堅拿道東2號8大伏位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堅拿道東、時代廣場」(Canal Road East, Times Square)。 至於動態巴士站表,將此站名稱顯示為「銅鑼灣希慎廣場」(Causeway Bay )。 過往,城巴將此站取名為「登龍街」(Tung Lung Street)。 2008年6月28日上午9時50分,灣仔道一間泰式菜館重200磅的木製招牌塌下,擊中一名47歲途經婦人,其頭部被壓住,7名途人嘗試抬走招牌不果,最後由消防員救出傷者送院,惟傷重不治。 堅拿道東2號 1972年12月6日,灣仔道 A號明德商業大廈(今已拆卸)8-10樓白宮酒店發生四級大火,釀成9死21傷。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堅拿道西的巴士站:關於位於軒尼詩道、九巴N680線的同名分站,詳見「天樂里 (軒尼詩道)」。 由2010年元旦起,政府在橋上架設電腦警告牌,在道路擠塞時提醒駕駛者改經軒尼詩道和高士威道轉興發街或民康街往東九龍,以減低擠塞程度。

  • 警方將視乎當時交通情況而更改封路、交通及公共運輸改道的安排。
  • 不過,行走此路線的22XX在兩年多後的2001年8月3日全數調離此路線,派往619、690等過海路線行走;此路線則改派富豪奧林比安(3XX-6XX),回復以非低地台巴士為主力。
  •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堅拿道東、時代廣場」(Canal Road East, Times Square)。
  • 197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配合紅磡海底隧道通車,於已被覆蓋的鵝頸澗上方興建行車天橋,由摩理臣山道起跨越軒尼詩道及告士打道,連接紅磡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口。
  • 1964年6月15日:往西營盤方向改經整條高士威道,不再途經銅鑼灣道及摩頓台,並在高士威道近摩頓台增設分站。

各專營巴士只行經禮頓道至堅拿道天橋之間一小段堅拿道西。 當跑馬地馬場舉行賽事期間,101與111線往中西區方向實施改道,經堅拿道西前往軒尼詩道西行,但不在此設站。 堅拿道巴士專用線(Canal Road bus only road,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CRB)是灣仔區銅鑼灣堅拿道天橋底,介乎軒尼詩道至耀華街的一段南行通道,屬只准專營巴士駛入的禁區。

堅拿道東2號: 資料來源

現時這條行車天橋,常被稱為「鵝頸橋」,惟實際上鵝頸橋應是指軒尼詩道在堅拿道天橋橋底橫跨鵝頸澗的一段。 橋底的堅拿道巴士專用線旁經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驚蟄的時候就更常見,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特色。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北角碼頭巴士總站遷移〉[新聞稿],2016年5月13日。 〈中華巴士由明日起 增闢北角水坑口綫 規定行車時間可能五分鐘一班〉,《工商日報》,1951年7月31日。

堅拿道東2號

1967年2月19日:下午三時十分,一輛往北角方向的佳牌阿拉伯五型(LW50/AC4701)駛至皇后大道東門牌66號時,遭銀湖冰室前所扯出的布篷和水喉鐵插入上層車廂,2人受傷。 1967年10月16日:晚上七時許,一輛往西營盤方向的中巴佳牌阿拉伯五型(LW39/AD4584)雙層巴士駛至灣仔街市附近時,售票員在上層車尾座下發現一枚用報紙包裹的可疑物體,遂通知司機報警。 1998年,中巴喪失專營權,旗下路線多交由新巴續辦,但此路線則成為當時少數交予城巴的路線。

堅拿道東2號: 途經路線

另外,途經銅鑼灣內告士打道西行右轉紅隧的巴士線,亦可因路面情況先繞經堅拿道天橋南行、堅拿道東、掉頭、堅拿道西、堅拿道天橋北行再入紅隧。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黃竹坑道天橋、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 堅拿道東2號 南端的黃竹坑道接上香港仔海旁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 在2019年1月20日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前,也曾與4號幹線連接。

堅拿道東2號

當中包括三條收費行車隧道: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 它是連接港島、九龍市區和新界東的幹道,是全港第4長幹線,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幹線。 1974年1月6日:上午十時起,交通處改善中區交通計劃第二期實施,往西營盤方向改經德輔道中及租庇利街,不再途經介乎花園道與租庇利街之間的一段皇后大道中。 ),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西面終點為皇后大道東,東面終點為堅拿道。 堅拿道東2號 當中西面由皇后大道至莊士敦道及菲林明道交界一段為程由北向南方向兩線行車。 巴士站鄰近堅拿道巴士專用線、堅拿道天橋、鵝頸街市(寶靈頓道街市)、南洋酒店、灣仔消防局、紀利華木球會、馬會總部大樓,向東北方步行數分鐘即達時代廣場。 東面路旁設有一組巴士中途站,主要由南區及過海路線使用。

1961年3月31日:下午五時許,一名疑為外埠歸僑的乘客乘坐此路線期間,突然聲稱登車時即被竊去鉅款,售票員聞訊隨即禁止乘客下車,並通知司機將巴士駛往上環海傍警署,召喚兩名警員上車對頓成疑匪的全車乘客逐一搜身。 因海傍警署在港澳碼頭旁,人流如鯽,事件吸引大批路人圍觀。 1974年10月25日:據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調查所示,當日全日乘客量共59,222人次(其中28,490為東行客量;30,730為西行客量),實開班次達編定班次的89%,最繁忙一小時的平均載客率為107%。 此路線於中巴營運末期屬「雞寶套餐」路線之一,主要使用丹拿珍寶、利蘭勝利二型等較殘舊的非空調巴士行走;隨著丹拿珍寶退役,丹尼士禿鷹11米(DM)、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等較大型的非空調巴士方於此路線出現。 堅拿道東2號 另外,雖然此路線於1996年正式獲派空調巴士行走,但早在九十年代初已間中有單層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用車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騎士〔CM〕)。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或雲閃付「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台繳付車資。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堅拿道東2號

1964年6月15日:往西營盤方向改經整條高士威道,不再途經銅鑼灣道及摩頓台,並在高士威道近摩頓台增設分站。 1963年5月26日:下午二時起,往北角方向改由德輔道中直接駛入遮打道,不再經昃臣道;原設於歷山大廈及高等法院之分站取消,改停新設於於仁行外的車站。 堅拿道東2號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堅拿道東2號: 行車路線

堅拿道的前身,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的河口,其後於1860年代末擴建為寶靈頓運河。 由於這條運河又長又窄,彎曲成鵝頸的形狀,因此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橫過這段河道的橋便稱為「鵝頸橋」,該區附近一帶更得名為「鵝頸區」。 後來於1922年至1929年,香港政府於灣仔進行填海工程,舊有的鵝頸橋被拆卸,建成大致成為現時的電車路的模樣。 堅拿道東2號 而軒尼詩道以北的一段寶靈頓運河不久亦變成暗渠,到了1960年代末為了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香港政府更把於軒尼詩道以南,即電車公司以西的一段寶靈頓明渠填平,及後並在上方興建堅拿道天橋,俗稱的「鵝頸橋」也從此變成了行車天橋。

其時城巴車隊已全面空調化,故此路線易手後亦立即改為全空調服務,主要派出利蘭奧林比安(3XX)及丹尼士巨龍(8XX)等12米非低地台空調巴士行走。 而為提升此路線之競爭力,城巴將投入服務不久的市區版丹尼士三叉戟(22XX)投放至此路線作主力,並與同樣往返堅尼地城及北角,亦已於1999年4月全冷的18線,以較新用車,更多次加密班次,以圖與該路線爭一日之長短。 城巴當時更在此路線電牌加上「全程只收 $3.4 ONLY」的字樣,宣傳此路線車費低廉,較諸18號線廉宜,吸引不少乘客乘搭。 不過,行走此路線的22XX在兩年多後的2001年8月3日全數調離此路線,派往619、690等過海路線行走;此路線則改派富豪奧林比安(3XX-6XX),回復以非低地台巴士為主力。 堅拿道東2號 1958年5月2日:北角總站由琴行街遷往北角碼頭,以配合書局街因鋪設地底電纜而臨時封閉。 由尾場賽事開始前三十分鐘起,不多於三十部電車將獲准於黃泥涌道馬場公眾席入口處至跑馬地電車總站之間等候接載乘客至跑馬地。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此段灣仔道行車流量較多,不少由中西區開出的過海隊道巴士皆行經此路。 堅拿道西(Canal Road West)為一港島灣仔區灣仔的道路,依黃泥涌西面堤岸而建,南起禮頓道,北訖內告士打道,中間被軒尼詩道分隔為南、北兩段,車輛不能直駛。 堅拿道西屬北行道路,南行相應道路為堅拿道東及堅拿道巴士專用線。 灣仔區議會於2010年2月9日斥資600萬展開「灣仔堅拿道天橋底美化工程」,拆卸原有在巴士站旁邊的「堅拿道休憩處」,冀能改善空氣流通及增加候車空間,工程已於2011年2月25日正式竣工。 堅拿道東2號 其後,巴士公司於9月30日在城巴路線月台加設傍椅,並於12月6日在各候車月台增設欄杆。 〈關注23號、904號、5B號及10號巴士繁忙時段等候時間過長(城巴/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的綜合回覆)〉,中西區交運會書面問題第4/2016號–附件I。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擴展實時抵站時間服務至130條路線 服務預計於2018年第三季內覆蓋所有專營路線〉[新聞稿],2018年2月12日。

〈中華巴士今起實施 首期改善服務計劃〉(1980年5月1日)。 〈改善銅鑼灣交通 明日開始試行車輛改道辦法 由東至西車改經伊榮街行駛〉,《工商日報》,1961年5月16日。 2015年9月19日:傍晚六時許,一輛往北角碼頭方向的富豪奧林比安(589/HL3130)停靠德輔道西「修打蘭街」站時,被一扇從高空墜下的鋁窗擊中車頂,無人受傷。 2001年10月2日:一輛往堅尼地城方向的富豪奧林比安在中環金鐘道長江集團中心對出,撞倒一名十四歲騎單車的男生,送院後情況危殆。 1992年8月18日:早上十一時許,一輛往北角方向的中巴利蘭珍寶(LF59/BJ4800)在高士威道失事墮坑,巴士右邊車身傾側,無人受傷。 堅拿道東2號 1968年6月12日:晚上九時廿分,一輛往北角方向的佳牌阿拉伯五型(LX5/AC4771)駛至干諾道西門牌10號地盤對開時,因閃避一輛九人私家車,失控撞斷馬路中心的燈柱,7人受傷。 1989年3月10日:清晨六時許,一輛中巴艾莎富豪B55(AV6/BW1367)在北角碼頭停泊期間,上層車頭位置突然起火,消防到場動用兩條喉把火救熄,因巴士在意外後嚴重焚毀,事後中巴將其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