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拿道東3號詳細懶人包

經渣甸街、軒尼詩道、堅拿道巴士專線、堅拿道東、黃泥涌道、香港仔隧道、黃竹坑道、香島道、淺水灣道、舂磡角道、環角道、佳美道、赤柱村道及東頭灣道。 位於黃泥涌道北行馬場公眾席正門對面的巴士站,於首場賽事開始前一小時與首場賽事結束後十五分鐘期間將暫停使用。 堅拿道東3號 該巴士站於尾場賽事開始前三十五分鐘起,將再次暫停使用,直至交通回復正常為止。

堅拿道東3號

另外,途經銅鑼灣內告士打道西行右轉紅隧的巴士線,亦可因路面情況先繞經堅拿道天橋南行、堅拿道東、掉頭、堅拿道西、堅拿道天橋北行再入紅隧。 789(往小西灣)減$1.590分鐘屯門/天水圍過海隧道路線互轉,以及轉乘629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支付全程車資的乘客。 堅拿道東3號 轉往西區、半山區及小西灣路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或之前各站登車的乘客。

1972年12月6日,灣仔道 A號明德商業大廈(今已拆卸)8-10樓白宮酒店發生四級大火,釀成9死21傷。 〈中華巴士今起實施 首期改善服務計劃〉(1980年5月1日)。 〈改善銅鑼灣交通 明日開始試行車輛改道辦法 由東至西車改經伊榮街行駛〉,《工商日報》,1961年5月16日。 〈大道西巴士 東行今改線 由朝光街轉入德輔道西 堅拿道東3號 乘客須留神以免搭錯車〉,《大公報》,1956年3月1日。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5B, 10, 40M美利道巴士站臨時安排〉[乘客通告],2017年10月31日。 2015年9月19日:傍晚六時許,一輛往北角碼頭方向的富豪奧林比安(589/HL3130)停靠德輔道西「修打蘭街」站時,被一扇從高空墜下的鋁窗擊中車頂,無人受傷。

堅拿道東3號: 堅拿道東3號

天樂里(Tin Lok Lane)位於灣仔天樂里,軒尼詩道路口以南,為東西行混合單向車站,亦是跑馬地分支路線回到主線前最後一個分站。 香港墳場(Hong Kong Cemetery),是電車離開跑馬地電車總站後第一個中途站,編號109,位於跑馬地黃泥涌道1J號食環署港島區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外,跑馬地馬場會員入口對面。 連接香港仔隧道的黃泥涌峽天橋及堅拿道天橋南段於1976年動工,此後,電車線便改為在橋底,並由與汽車道路混合改為獨立行車線。 1985年10月7日:由於面對同樣途經堅尼地道的港島專綫小巴28線競爭,加上1980年落成的合和中心設有升降機來往皇后大道東3樓大堂與17樓堅尼地道出入口,此線客量嚴重流失,中巴最終決定停辦,最後服務日期為10月5日。 堅拿道東3號 197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配合紅磡海底隧道通車,於已被覆蓋的鵝頸澗上方興建行車天橋,由摩理臣山道起跨越軒尼詩道及告士打道,連接紅磡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口。 巴士站鄰近堅拿道巴士專用線、堅拿道天橋、鵝頸街市(寶靈頓道街市)、南洋酒店、灣仔消防局、紀利華木球會、馬會總部大樓,向東北方步行數分鐘即達時代廣場。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北角碼頭巴士總站遷移〉[新聞稿],2016年5月13日。

灣仔區的銅鑼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07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6,694人。 主要街道包括駱克道(銅鑼灣段)、軒尼詩道(銅鑼灣段)、禮頓道(銅鑼灣段)、謝斐道(銅鑼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珠城大廈,伊利莎伯大廈,維景花園,樂聲大廈,百德大廈。

灣仔區的灣仔@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5,56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3,589人。 主要街道包括軒尼詩道(灣仔段)、駱克道(灣仔段)、謝斐道(灣仔段)、告士打道(灣仔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囍匯,尚翹峰,灣景中心大廈,永德大廈,星域軒。

」個人八達通卡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0的票價優惠。 若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正價車費折半後之優惠票價低於$2.0,受惠人士只需支付該原來優惠票價;若60至64歲香港居民或合資格殘疾人士的原來全費票價已低於$2.0,受惠人士亦只需支付原來的全費票價。 堅拿道東3號 2005年5月9日:增設來往堅尼地城及跑馬地(下)之黃昏特別班次。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7,760,年齡中位數為 43.9歲。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堅拿道東3號 經羅便臣道、屋蘭士街、列堤頓道、柏道、羅便臣道、天橋、羅便臣道、花園道、金鐘道、皇后大道東、摩理臣山道、禮頓道、邊寧頓街、怡和街、高士威道及興發街。 由赤柱村往淺水灣及由銅鑼灣往摩理臣山道的65歲或以上乘客可享有$2.00優惠。 乘客上車時須出示長者咭及使用現金付費才能享有上述優惠。

堅拿道東3號: 大廈資料:堅拿道東5號

過海路線之間免費轉乘必須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只限由天水圍開出的巴士路線)、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只限由屯門開出的巴士路線)、荃灣(只限930糸列巴士路線)或港島轉車,若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車只可享有$5.0轉乘優惠。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黃竹坑道天橋、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 堅拿道東3號 南端的黃竹坑道接上香港仔海旁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

  • 1968年6月12日:晚上九時廿分,一輛往北角方向的佳牌阿拉伯五型(LX5/AC4771)駛至干諾道西門牌10號地盤對開時,因閃避一輛九人私家車,失控撞斷馬路中心的燈柱,7人受傷。
  • 電車早在1904年通車時已經有一分支路線前往跑馬地,當時出入口是由軒尼詩道轉入天樂里,經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與現時的回程大致相近。
  • 堅拿道西(Canal Road West)為一港島灣仔區灣仔的道路,依黃泥涌西面堤岸而建,南起禮頓道,北訖內告士打道,中間被軒尼詩道分隔為南、北兩段,車輛不能直駛。
  • 〈大道東冰室布篷水喉鐵 插入雙層巴士車廂 撞毀上層玻璃窗兩女受輕傷〉,《工商日報》,1967年2月20日。
  • 」個人八達通卡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0的票價優惠。
  • 其後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政府興建了黃泥涌峽天橋,連接堅拿道天橋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離開總站後,與山光道匯合,黃泥涌道回闊,電車線便返回行車道路中心,此時是雙綫行車道路之中最內的一條行車綫。 過了天主教墳場後,便進入黃泥涌峽天橋(連接香港仔隧道)橋底,再直往摩理臣山道,直至越過禮頓道左轉入摩理臣山道北段才離開橋底。 走畢摩理臣山道後,便經天樂里往軒尼詩道,返回主線任何一方向。 電車先在軒尼詩道任何一個方向轉入波斯富街,右轉入禮頓道,再左轉至黃泥涌道。 堅拿道東3號 至此電車線一直都是在路中心的,但通過藍塘道路口、跑馬地(下)巴士總站及成和道路口後,黃泥涌道收窄,便開始轉向馬路左邊進入跑馬地電車總站。 已停辦的港島市區斜路巴士路線17,由中巴營辦,循環來往天星碼頭及掃桿埔,途經堅尼地道及銅鑼灣(軒尼詩道),只在平日清晨至傍晚提供服務。

後來於1922年至1929年,香港政府於灣仔進行填海工程,舊有的鵝頸橋被拆卸,建成大致成為現時的電車路的模樣。 而軒尼詩道以北的一段寶靈頓運河不久亦變成暗渠,到了1960年代末為了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香港政府更把於軒尼詩道以南,即電車公司以西的一段寶靈頓明渠填平,及後並在上方興建堅拿道天橋,俗稱的「鵝頸橋」也從此變成了行車天橋。 其後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政府興建了黃泥涌峽天橋,連接堅拿道天橋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堅拿道東3號 報告指此路線當日之實際班次間隔和數目皆與服務詳情表百分百相符,又特別提及當時設置之44個中途站當中,有30個缺乏候車亭。 此站為堅拿道西唯一巴士站,除789、X8及X15線外,其餘設站路線均為過海隧道路線。 該等巴士停站上落客後,駛經堅拿道天橋及灣仔交匯處,取道海底隧道前往九龍方向。

由2010年元旦起,政府在橋上架設電腦警告牌,在道路擠塞時提醒駕駛者改經軒尼詩道和高士威道轉興發街或民康街往東九龍,以減低擠塞程度。 堅拿道西(Canal Road West)巴士站,位於港島灣仔區灣仔堅拿道西門牌21-23號外,介乎祥和里與霎西街之間,屬單向北行路邊中途站。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堅拿道西的巴士站:關於位於軒尼詩道、九巴N680線的同名分站,詳見「天樂里 (軒尼詩道)」。 2008年6月28日上午9時50分,灣仔道一間泰式菜館重200磅的木製招牌塌下,擊中一名47歲途經婦人,其頭部被壓住,7名途人嘗試抬走招牌不果,最後由消防員救出傷者送院,惟傷重不治。

堅拿道東3號: 行車路線

堅拿道東24-25號位於銅鑼灣堅拿道東24-25號(中原樓市片區:銅鑼灣)。 堅拿道東24-25號的實用面積由379呎至481呎。 堅拿道東24-25號交通便利,鄰近港鐵銅鑼灣站。 1967年2月19日:下午三時十分,一輛往北角方向的佳牌阿拉伯五型(LW50/AC4701)駛至皇后大道東門牌66號時,遭銀湖冰室前所扯出的布篷和水喉鐵插入上層車廂,2人受傷。 堅拿道東3號 1967年10月16日:晚上七時許,一輛往西營盤方向的中巴佳牌阿拉伯五型(LW39/AD4584)雙層巴士駛至灣仔街市附近時,售票員在上層車尾座下發現一枚用報紙包裹的可疑物體,遂通知司機報警。

  • 「堅拿」是英文Canal的粵語譯音,意思為運河。
  •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黃竹坑道天橋、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
  • 主要街道包括駱克道(銅鑼灣段)、軒尼詩道(銅鑼灣段)、禮頓道(銅鑼灣段)、謝斐道(銅鑼灣段)。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 南端的黃竹坑道接上香港仔海旁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
  • 往北角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書局街後,改經渣華道及電照街駛入新總站。

另外,有別於其餘全部電車站,當沒有乘客需要在此站上下車時,電車不會停站,站牌上寫有「隨意站 REQUEST」字樣以資識別。 此分站的電車軌道沿三線行車道的中線鋪設,其左邊行人路上只設有站牌,沒有上蓋。 乘客下車後需橫過一條行車線才能回到行人路,因此須注意左方之路面情況。 黃泥涌道(Wong Nai Chung Road)為往跑馬地總站方向的單向中途站,編號108,位於跑馬地黃泥涌道79A號雅谷餐廳門外,近聖保祿中學。 堅拿道東3號 出入廠線方面,以前主要車廠是位於銅鑼灣主線以南的。 初期在波斯富街及羅素街一段設有電車線來往羅素街車廠,後來車廠在1953年擴建至霎東街車廠,出口改為途經堅拿道東、禮頓道,一直右轉返回摩利臣山道主線。 1989年3月30日霎東街車廠停用,出入廠的軌道從此停用。

堅拿道東3號: 灣仔 @中原樓市片區

城巴當時更在此路線電牌加上「全程只收 $3.4 ONLY」的字樣,宣傳此路線車費低廉,較諸18號線廉宜,吸引不少乘客乘搭。 不過,行走此路線的22XX在兩年多後的2001年8月3日全數調離此路線,派往619、690等過海路線行走;此路線則改派富豪奧林比安(3XX-6XX),回復以非低地台巴士為主力。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或雲閃付「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台繳付車資。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堅拿道東3號 1999年8月22日:平日早上加開特別班次,由西營盤(正街)經皇后大道東開往銅鑼灣(邊寧頓街),以配合5號線全面延長至堅尼地城及改經軒尼詩道。 1998年1月18日:往北角方向改經加多近街、吉席街及堅彌地城海旁,不再途經北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及山道,以配合當局實施「堅尼地城第三階段交通管理措施」,將整條卑路乍街及皇后大道西改為西行單程路。

堅拿道東3號

此分站亦是唯一夾於兩邊行車線之間,但沒有欄杆的車站。 本分站兩邊分別是天樂里南、北向,前面(北面)是軒尼詩道橫越天樂里的行人過路處。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全程非空調收費(成人)1984年1月1日$1.31981年4月12日$1.01980年2月3日80¢1976年3月15日50¢收費備註此路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學童乘車証持有人半價優惠。 堅拿道東3號

其東邊有律敦治醫院的行車入口,及有即將拆遷的舊灣仔街市。 西邊有新灣仔街市大廈,其中設有香港市區重建局的地區辦事處。 ),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西面終點為皇后大道東,東面終點為堅拿道。 當中西面由皇后大道至莊士敦道及菲林明道交界一段為程由北向南方向兩線行車。 1974年1月6日:上午十時起,交通處改善中區交通計劃第二期實施,往西營盤方向改經德輔道中及租庇利街,不再途經介乎花園道與租庇利街之間的一段皇后大道中。 )是香港中部的一條主要幹線及公路,連接香港島香港仔和新界東沙田區。

1998年,中巴喪失專營權,旗下路線多交由新巴續辦,但此路線則成為當時少數交予城巴的路線。 其時城巴車隊已全面空調化,故此路線易手後亦立即改為全空調服務,主要派出利蘭奧林比安(3XX)及丹尼士巨龍(8XX)等12米非低地台空調巴士行走。 而為提升此路線之競爭力,城巴將投入服務不久的市區版丹尼士三叉戟(22XX)投放至此路線作主力,並與同樣往返堅尼地城及北角,亦已於1999年4月全冷的18線,以較新用車,更多次加密班次,以圖與該路線爭一日之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