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涌道159號5大優點

香港島從12月13日起遭到日軍連日的空襲及炮轟,導致筲箕灣至北角一帶的工廠區及油庫起火並產生大量濃煙,港島東北岸的濃煙在風勢下籠罩整個維多利亞港,嚴重阻礙英軍的觀察視野,日軍於是在12月18日晚上利用濃煙作為掩護發動登陸戰,成功在香港島的東北岸登陸。 的機動登陸艇,而且運載量比折疊艇更大,但因為航行時會發出噪音,所以不適合在首波登陸使用,不過日軍故意將這些機動登陸艇停泊在位於新界西部的荃灣海面,企圖掩飾將會在港島東北岸登陸的圖謀。 為了增加登陸成功的機會,日軍計劃在夜晚登陸,將會先派較細小的折疊艇用人力划槳偷偷橫渡維多利亞港,避免因引擎發出噪音而被發現,至於較大型的折疊艇則由機動船隻拖往香港島。 黃泥涌道159號 日軍的炮轟不但使英軍在香港島北岸的多座機槍堡及炮位受損,亦時常切斷英軍的電話線路,使英軍的指揮及通訊受到干擾。 馬已仙峽的通信電纜在14日被日軍炮火破壞,使總司令部與港島南部的通訊陷入癱瘓,英軍須要搶修20小時才能恢復正常。 日軍的轟擊也使設在香港島北岸的多組探照燈損壞,削弱英軍在夜間監察海面活動的能力,使日軍更容易藉夜色掩護發動偷襲。

日軍在登陸後受到拉吉普營及華里士的炮火轟擊,三支日軍聯隊未能建立有效指揮及協調作戰,原定的作戰方案也未能執行。 首波日軍登陸一小時後,由第230聯隊第2大隊、第228聯隊第1大隊及第229聯隊第2大隊組成的第二波日軍,分別在北角、寶馬角及阿公岩上岸,已登陸香港島的日軍倍增至六個大隊,雙方在港島東北岸的兵力更為懸殊,拉吉普營陷入以一敵六的劣勢,但仍在頑強抵抗。 晚上7時,日軍第一波登陸部隊開始登船,日軍炮兵於7時10分將炮火由港島北岸往南轉移為炮轟港島內陸,首波登陸艇隊於7時20分陸續開往香港島。 當晚在北角、太古船塢、筲箕灣及愛秩序灣的日軍預定登陸點,都被炮轟造成的大火照亮,火警產生的濃煙又飄向英軍陣地,可為日軍艇隊提供掩護,有利日軍發動登陸戰。 由於英軍的視野受大火產生的濃煙阻礙,日軍艇隊將要靠岸時,在港島東北岸防守的拉吉普營才發現日軍渡海登陸,雖然在沿岸的各機槍堡及陣地旋即向靠岸的船隻開火,但為時已晚,未能阻止日軍登陸。 晚上8時15分至8時30分,第230聯隊第3大隊、第228聯隊第2大隊及第229聯隊第3大隊,分別在北角、太古及愛秩序灣登陸。

黃泥涌道159號: 灣仔區

上午9時許,7號和9號魚雷艇組成的第一梯隊從維多利亞港西面全速突入港島北岸,在北角以西轉向九龍灣,以艇上的路易士機槍掃射在九龍灣對出海面的日軍艇隊,成功擊沉兩艘日軍折疊艇,並擊傷多艘。 由於這些魚雷艇的船殼都是木造,連機槍子彈都擋不過,中彈較多的7號艇機房內有兩人陣亡,並在西環對開海面失去動力,所幸該處距離被日軍佔領的海岸較遠,仍能由9號艇拖回。 18日深夜至19日凌晨,日軍憑着人數優勢而逐漸取得上風,拉吉普營將營部撤到大風坳。 羅遜得悉日軍登陸後派出米杜息士營第16排到北角增援,卻在北角油庫遭日軍埋伏而分散,只有部分士兵到達北角發電廠與曉士兵團會合。 曉士兵團在凌晨2時派出隊員突擊日軍設於炮台山道的速射炮陣地,成功摧毀日軍炮兵小隊陣地,並擊斃炮兵小隊隊長仲西勝少尉及吉田光男少尉,但曉士兵團在英皇道已被日軍孤立,無法阻止日軍第230聯隊經賽西湖向西南面的渣甸山推進。

黃泥涌道159號

因為英軍撤到香港島前已將九龍的供電設施破壞,而香港島因戰時實施燈火管制,所以在晚上,除了英軍操作探照燈搜索海面的燈光,及炮戰引致火警的火光,夜晚的維多利亞港兩岸,尤其是九龍一側是漆黑一片,日軍亦趁着黑夜在九龍半島密鑼緊鼓準備登陸戰。 黃泥涌道159號 日軍從13日起徵集各式小艇停泊在九龍半島,並尋找登陸香港島的合適地點。 日軍每晚都伺機渡海,於15日晚上7時許,日軍派遣偵察小隊嘗試利用木筏及橡皮艇偷偷在鯉魚門登陸香港島,但途中被白沙灣炮台的英軍發現而失敗。

物業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159號地下A1至A4及B1、B2號舖位,面積約800呎,呎租約300元,租期為2年死約,2年生約。 跑馬地舖以6250萬易手,物業位於黃泥涌道55至57號翠景樓地下B舖,面積約2000呎,呎價約3萬。 踏入2000年代,德士古道郵政局所在樓宇日久失修,中央空調系統及天花屢有損壞,惟業主未能向香港郵政承諾和落實承擔維修工程;郵政署認為該處不宜繼續用作郵政局,遂決定另覓鋪位搬遷,最終選定樂悠居商場為新局址,並在2008年4月21日遷往,按所在街道易名為「楊屋道郵政局」。

黃泥涌道159號: 分段收費段數

同日下午,土生飛行戰隊再度出動襲擊英軍艦艇,日本海軍南支航空隊亦出擊,空襲在維多利亞港佈雷的色雷斯人號驅逐艦及啟德機場,但成效不彰,一無所獲。 雖然日軍一直希望對香港發動突襲,對攻打香港的行動一直保密,但因為日軍攻擊香港的通訊被英軍截獲,日軍在8日早上的首波空襲是英軍意料之中,不過駐港英軍僅有5架舊式軍機,而且不是戰鬥機,無法主動出擊攔截來襲的日軍機隊,只能採取疏散措施避免傷亡。 在日軍首波空襲後,駐港皇家空軍的希爾少校與格萊中尉曾經提議利用餘下的兩架角羚式魚雷轟炸機空襲有日軍機隊駐紮的廣州機場,但因為莫德庇反對進行自殺式攻擊而沒有執行。 第38師團的作戰方案,大致被第23軍採納,只是將攻陷香港島的時間縮短至三日內。 進攻香港的主力是日軍陸軍第23軍,軍團的最高指揮是司令官酒井隆中將,參謀長栗林忠道少將,參謀副長樋口敬七郎少將。 第23軍屬下包括第38師團、第1炮兵隊,以及第51師團所屬的荒木支隊。

黃泥涌道159號

雖然第228聯隊第3大隊在城門棱堡之戰立下戰功,卻因為參與私自進攻而被罰作預備隊,不獲指派參與進攻九龍的前線作戰。 由於聯隊隊長土井定七大佐及聯隊內的各大隊隊長都因為違抗命令而遭到責備,而聯隊內由春日井由太郎率領的第9中隊在攻打城門棱堡的402號機槍堡時又遭受損傷,因此攻破城門棱堡的戰功,便被記在攻陷炮兵觀測站的第10中隊隊長若林東一身上,致使後來不少日本史料都將擅自行動攻佔城門棱堡一事,誤記為若林東一的「獨斷」行事。 9日晚上7時許,率領第228聯隊的土井定七大佐下令發起進攻,第228聯隊第3大隊超過500人取道上城門水塘的主壩進攻城門棱堡。 黃泥涌道159號 由於英軍沒有派兵在晚上看守水壩,而且黑暗又有雨霧,在棱堡北面防守的蘇格蘭營A連第8排也未能及時察覺日軍來襲,日軍順利移除埋在該處的炸藥。 第228聯隊第3大隊的第9和第10中隊率先經由水壩攻打城門棱堡;至於第228聯隊第2大隊則先前往城門河以北攻擊在該處的英軍,再跟隨第3大隊進攻棱堡;第228聯隊的其餘部隊則留作預備隊。

黃泥涌道159號: 大廈資料:黃泥涌道141號

10日凌晨城門棱堡失守後,位於英軍左翼的蘇格蘭營分別退到金山及「256高地」旁邊的青山公路。 11日凌晨,日軍第230聯隊私自帶兵攻打金山及256高地,並且擊退蘇格蘭營,距離攻入九龍半島已經不遠。 不過第230聯隊的行動再次打亂日軍先前的部署,而且入侵馬來亞的第25軍傳來捷報,也對入侵香港的第23軍帶來加快進展的壓力,日軍在沒有充足準備下便倉促翻過山嶺侵入九龍,行軍速度卻不及有完善撤退計劃的英軍,故此在防線左翼的英軍主力及時在下午撤回港島,英軍大陸旅也於13日早上被日軍追上前全數撤到香港島。 黃泥涌道159號 1941年11月21日,日軍為進攻香港而開始秘密部署,第23軍在羅湖及南頭等地設立兵站設施。 作為侵港日軍主力的第38師團先在虎門集結,最先出發的第229聯隊在11月21日離開中山,在唐家灣經水路前往虎門;第228及第230聯隊,也於26日至29日離開佛山及三水,經陸路南下虎門。

  • 米杜息士營於上午7時40分向司令莫德庇報告日軍攻擊淺水灣酒店,莫德庇則下令華里士的東旅立即攻擊日軍,華里士派出來福槍營A連及D連,以及香港防衛軍第2連的兩排步兵到淺水灣酒店增援,並順路沿淺水灣道北上反攻。
  • 物業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159號地下A1至A4及B1、B2號舖位,面積約800呎,呎租約300元,租期為2年死約,2年生約。
  • 不過到1940年,香港政府有感於日軍入侵的壓力不斷增加,於是推出資助計劃,將防毒面具以每個2港元的售價賣給市民,希望辦到「一人一罩」。
  • 10時45分,英軍參謀長紐臨上校乘坐香港防衛軍第1連的裝甲車到荔枝角視察,他與布恩少校在大華鉛筆廠會面,紐臨要求布恩必須守住九龍水塘配水庫以南的山坡,紐臨於11時45分將溫尼伯營D連調到九龍水塘以南的琵琶山,防守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及大埔道。
  • 1939年2月21日,日軍飛機越過邊界入侵香港領空,並在羅湖站附近開火掃射,導致30多人死傷,英國隨即向日本提出抗議,並由香港輔政司史美向日方交涉,日軍辯稱是誤擊,同意道歉及賠償2萬港元,事件雖然以日方賠償而平息,但當時社會有輿論認為爆發軍事衝突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

黃泥涌峽及渣甸山最初約有350人駐守,之後再有150名溫尼伯營士兵來到增援。 寶馬山沿岸早於17日已因日軍炮轟而起火,再加上北角油庫在18日遭日軍炮彈擊中起火焚燒,冒出的濃煙隨東北風吹向英軍陣地,使英軍的視野大為下降。 同日下午,在筲箕灣的橡膠廠及在寶馬角的油漆廠,也因日軍的炮轟而起火,引起更多濃煙,在東風下濃煙籠罩港島北岸。 銅鑼灣近天后的英皇道同樣因日軍炮轟而陷入交通癱瘓,守備港島東北岸的拉吉普營更多次被切斷通訊,安裝在港島北岸的大量探照燈亦告失靈,防守港島東北岸的拉吉普營與駐守在北角發電廠的曉士兵團通訊後,俱認為日軍在晚上有機會渡海登陸。 英軍炮兵的反擊主要針對日軍設於何文田及魔鬼山等地的炮位開火,又炮擊在井欄樹及馬游塘等地的日軍據點,同時炮轟在九龍的油庫,並擊沉在維多利亞港的船隻,避免被日軍利用。

拉吉普營A、B、C連及第1山炮連,於11日晚上11時許全數抵達魔鬼山一帶,並進駐馬游塘防線和海灣防線,拉吉普營D連則在魔鬼山擔任預備隊。 在12月8日清晨戰爭爆發後,總督楊慕琦在下午召開行政及立法兩局緊急會議;晚上8時,楊慕琦在廣播電台發表講話,他譴責日本為達成惡毒的目標而策動戰爭,又讚揚守軍和市民面對日軍的空襲表現英勇,楊慕琦表示自己會堅定與香港市民共同進退,一起面對艱難的戰爭時期,他又呼籲全港軍民保持團結、齊心抗敵。 黃泥涌道159號 在戰爭爆發後,政府即時宣佈糧食及必需品實施統制,由政府支配供應及分發,又規定米店不得閉門停業,並訂立及發放指定米店的名單和地址。 公共交通方面,電車維持正常服務,但因為部分巴士已被軍方徵用,所以巴士站大排長龍,而被徵用的車輛還包括的士和貨車。

黃泥涌道159號: 跑馬地住宅出售樓盤

與此同時,日軍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亦伺機策應攻打香港的第23軍發起新攻勢,日軍於24日對長沙發動大舉進攻,長沙戰況告急,國軍須要應付日軍的新攻勢已無暇他顧。 然而,第230聯隊在19日凌晨循金督馳馬徑行軍,卻意外地改變香港島的戰局。 第230聯隊計劃在這兩支大隊抵達賽西湖後,便繞道寶馬山東面及南面,當抵達渣甸山北面後,再轉向大坑方向推進,便可繞過在炮台山及天后的一段英皇道,從南往北攻打大坑及銅鑼灣。 然而,因為金督馳馬徑是依山而建,沿途大多是一邊是山崖,另一邊是峭壁,加上聯隊的領隊不熟山路,卻要摸黑行軍,所以第230聯隊第2及第3大隊走入金督馳馬徑後,不但未能按預期找到可落山前往大坑的路徑,還一路走入黃泥涌峽。 17日早上7時30分,日軍首次炮擊在維多利亞城的住宅區,銅鑼灣及堅尼地城遭日軍炮轟達兩小時,這次行動明顯是針對在維多利亞城周邊的民居,日軍又派飛機空襲筲箕灣和灣仔的防衛設施,並特意襲擊山頂及花園道一帶,企圖利用平民性命脅迫總督楊慕琦投降。

  • 陳策獲救後便與英方軍情人員及軍官,以及協助籌劃突圍行動的英軍官兵,合共70餘人在鴨脷洲分別登上五艘魚雷艇(編號:7、9、10、11、27),嘗試趁夜色循海路突圍。
  • 日本陸軍直接投入攻打香港的地面部隊約有29,120人,即是第38師團及荒木支隊的總和,這個人數尚未包括第1炮兵隊、憲兵及其他支援單位。
  • 第1山炮連在11日傍晚撤退前,曾炮擊登上水牛山的第229聯隊及在大埔道的第228聯隊。
  • 金巴利大廈地舖獲文具店承租,物業位於尖沙咀柯士甸路15號金巴利大廈地下I-BLK E號舖,面積約750呎,月租約3萬,呎租約40元,前租客為美甲店,月租5.8萬,租金大跌約48.3%。
  • 晚上7時,日軍第228聯隊進攻金馬倫山,溫尼伯營B及C連作出頑抗,使第228聯隊第4中隊及第2大隊陷入苦戰,直至23日凌晨才攻佔金馬倫山,而溫尼伯營B及C連的殘部則退守到馬己仙峽及歌賦山,只剩下蘇格蘭營及工兵守住灣仔峽。

兩營加軍於1941年11月16日抵達香港,隨軍的裝備卻因各種延誤,未能如期在12月6日抵港,故此只能使用隨行的輕武器作戰,也沒有充足時間熟習香港的地形和環境便要在12月9日投入實戰,令加軍的戰力有所不足,不過在香港島的多場戰事,加拿大軍俱竭力而戰,使日軍的攻勢屢屢受阻。 )及龍虎山的松林炮台(2門3吋高射炮);港島中央有黃泥涌峽(2門3.7吋高射炮)。 由於守軍的高射炮數量不足,又缺乏雷達指揮,面對日軍飛機的空襲,所能發揮的空防效能受到頗多限制。 香港守軍僅有的3艘S級驅逐艦都是一次大戰的貨色,在佔絕對優勢的日軍海空兵力下實難以生存,當中的兩艘更於開戰當晚緊急撤退到新加坡以保留英國海軍在遠東的實力,僅留下色雷斯人號在香港水域苦戰。 黃泥涌道159號 這些驅逐艦雖然是香港守軍「最大型」的軍艦,但日軍認為並不足以構成威脅,日軍較擔心的反而是守軍的魚雷艇,恐防守軍利用這些小型及高速的魚雷艇干擾日軍對香港島的登陸戰。 當時英國正增兵香港及東南亞殖民地,並聯合美國、荷蘭及中國組成ABCD包圍網,藉此嚇阻日本的開戰意圖;但美國向日本石油禁運一事,卻逼使和戰不定的日本政府內閣必須作出抉擇。

因為參與私自進攻城門棱堡而被罰殿後的第228聯隊第3大隊,被安排駐守九廣鐵路以東的區域,並以位處窩打老道和亞皆老街交界的中華電力總部大樓作為聯隊指揮部。 華里士與大陸旅指揮人員於11日傍晚6時離開位於九龍塘歌和老街的大陸旅指揮部,華里士與一部分旅級指揮人員於晚上7時30分到達啟德,在九龍城碼頭登船前往魔鬼山西側的三家村,在照鏡環山的海灣防線另設大陸旅指揮部,並於12日凌晨近4時與總司令部取得聯繫,而餘下的旅部人員則直接返回香港島。 黃泥涌道159號 雖然司令部已於10日嚴令各支部隊不得私自行動,但若松少佐幾經考慮後,仍然決定獨自進攻。

第二波日軍成功登陸後,三支聯隊合共六個大隊的人數已完全壓倒在港島東北岸防守的英軍,但日軍的指揮依然混亂,只能憑兵力優勢強行向內陸的東、南、西個方向推進。 第228聯隊在北角東面的寶馬角登陸後,受到拉吉普營C連的抗擊,其第1及第2大隊在混戰中向寶馬山及畢拿山進發。 第229聯隊登陸後兵分兩路,在愛秩序灣登陸的第3大隊向柏架山及大風坳推進,先後遇到拉吉普營A連及香港防衛軍第1連的阻擊,而在阿公岩登陸的第2大隊則向偏東南的西灣山及柴灣坳進軍,並且攻打鯉魚門軍營,期間與拉吉普營A連及來福槍營C連激戰。 黃泥涌道159號 第230聯隊在北角登陸後的指揮較為完善,其第2大隊進攻北角發電廠時,卻遇到曉士兵團頑抗,未能進入英皇道,而其第3大隊往賽西湖行軍時亦遇到拉吉普營D連的抗擊。

由於駐港英軍兵力不足,他沿用前任司令賈乃錫少將的策略,以香港島為防守核心,新界及九龍則用作拖延日軍,不過醉酒灣防線及新界多處仍因兵力所限而被棄守。 兩營加拿大援軍在11月中抵港後,莫德庇重新派兵進駐醉酒灣防線,以期加強拖延效果,但該防線卻比預期中更早被攻破。 黃泥涌道159號 醉酒灣防線經常被簡化為一條延綿不斷的防線,但更準確是指英軍沿九龍山脊設下的四個防禦區域,阻止敵軍從新界入侵九龍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