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祥大廈成交7大優勢

按照發展商透露,電氣道地盤佔地約7,000方呎,將建總樓面面積約10.5萬方呎,用作興建1幢商業及辦公樓,項目預算的總投資額約25.6億元,以此計算,投資額每呎約2.4萬元。 另仲量聯行亦獲委任招標出售北角月園街18及20號全幢唐樓,於5月21日截標,市場估計市值2.1億元。 該物業位處月園街中段,此街連接渣華道及英皇道,現為一幢1955年落成的4層高唐樓,地盤面積1,618方呎,現畫為「商業/住宅」用地,高度限制為由主水平基準線上110米,可以地積比率最高15倍發展。

  • 資料顯示,目前吉祥大廈已進行清拆重建,正重建為樓高29層的甲級商廈,商廈樓面約48.75萬方呎,當中4至24樓會作辦公室用途,每層樓面約1.9萬方呎。
  • 上半年成交量低迷,本行研究部資料顯示,上半年共有32座大廈錄得零成交,較去年同期的20座大幅上升。
  • 此外,中環環球大廈及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等今年暫仍未錄得買賣,而環球大廈更已經連續39個月未錄得成交,相當於冰封超過三年。
  • 現時北角一帶已建有友邦廣場及京華道18號等甲級寫字樓,已具有商業氣息,加上電氣道218號港島麗東酒店重建項目,以及新世界發展(00017)的英皇道704至730號吉祥大廈重建為甲級寫字樓項目相繼落成後,將進一步提升該區的商業氣氛。
  • 該水務署大樓地皮面積約5.06萬方呎,現時已改畫成「商業」用途,以最高地積比率15倍計算,可建樓面面積達75.9萬方呎,屬於港島區罕有的大型商業地供應。

戴德梁行預計,由2019年起的未來2至3年,海外資金料將繼續爭奪廣州及深圳的優質投資物業,尤其看好寫字樓市場。 若單計6月份,50大甲廈共錄得18宗買賣,是連續6個月企穩雙位數的水平,涉及面積約4.39萬方呎,與5月份的15宗及4.51萬呎相若。 鴻祥大廈成交 另外,6月份共有38座大廈錄零成交,較5月份的37座略為上升。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董事潘靜儀稱,該物業重建為酒店、商廈或住宅均可,極具發展彈性。 最近有市場消息指出,北角英皇道全幢商住樓以4.85億易手,新買家為本地投資者,購入作為重建用途。 美聯翁鴻祥表示,上述成交為北角英皇道383至385號全幢,佔地面積約3,154方呎,現為1幢4層高舊式商住宅大。 他指出,新買家為本地投資者,因看好該區發展潛力,故購入物業作重建用途,日後將改建成商廈作長線投資,上址地盤最高地積比率為15倍,可建樓面面積為47,310方呎,以是次易手價計算,樓面呎價約10,251元。 鴻祥大廈成交 話說回來,因本港商業土地供應一向嚴重短缺,故即使早前即使大圍市況出現負面因素,但寫字樓市場並沒有如住宅市場般急挫,只是稍為調整而已。 據政府新財政年度的賣地計畫,本年度將推出7幅商業及酒店用地,合共提供約876萬方呎樓面面積。

鴻祥大廈成交: 香港50大甲廈首3季買賣131宗 按年升1 6倍

此外,單計2020年12月份,五十大甲廈合共僅錄得3宗買賣,創去年3月份後的新低紀錄,惟上月成交量大跌,主要原因是新世界(0017)旗下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甲級寫字樓新盤項目,吸去大量市場客源,令五十大甲廈交投冰封。 去年全年錄得零成交的25座甲廈,不乏核心區指標項目,包括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環球大廈及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等。 有市場人士認為,現時普遍大型租戶均傾向租用新落成商廈,除希望可享用更佳設備、更高質素的設施外,另一原因是近年各商業區的空置率均極低。 據仲量行的報告,截至今年1月底,甲級寫字樓的整體空置率為4.4%,中環甲廈的空置率為2.3%;港島東空置率也只有1.9%,在空置率處於歷史低位的情況下,租客為日後擴張自然較傾向租用新建寫字樓,亦願意支付較同區寫字樓略高的租金。 連同政府計畫將英皇道611號的水務署大樓搬往柴灣盛泰道,同時計畫騰空作甲級商廈發展。 該水務署大樓地皮面積約5.06萬方呎,現時已改畫成「商業」用途,以最高地積比率15倍計算,可建樓面面積達75.9萬方呎,屬於港島區罕有的大型商業地供應。 單是新世界兩個重建項目、麗東酒店重建,加上水務署大樓地皮重建項目,整個北角區潛在商業樓面供應已達191.5萬方呎。

鴻祥大廈成交

今年首季,廣深兩地的投資物業交易金額已達227億元,已超出2016年全年的成交金額。 其中來自海外投資的資金亦錄得大幅增長,2016年時,海外投資者購入廣深兩地的投資物業涉資僅38億元,翌年便爆升至102億元,按年大幅增加約1.7倍。 直至2018年,金額雖回落至52億元,仍較2016年多36.38%,包括基金霸菱亞洲便以5.22億元購入深圳福田國際商會中心4層。 今年首季,海外投資者再度活躍,海外資金的交易金額共達75億元,較去年全年多出44%,並略高於2012年峰值(133億元)的一半,亦佔整體227億元的33%。 總計今年首4個月,50大甲廈合共錄得62宗買賣,已經達到去年全年76宗的81.6%。 另外,上月共有35座大廈錄零成交,數字亦創3年以來單月最低。

新界區逆市錄得上升,主要因為沙田石門京瑞廣場去年連錄8宗買賣,較2019年的5宗增加。 仲量聯行發表的商業用地供應研究報告指出,政府現時所持有作日後出售的商業地皮,可發展寫字樓總樓面面積達2,010萬方呎,而每年本港吸納量約200萬方呎,料新供應只夠10年使用,當中大部分供應更是位於九龍,涉及1,470萬方呎。 觀乎目前港島中環核心CBD的甲級商廈因嚴重短缺,空置率低於2%,中區的新供應亦是寥寥可數,故有不少外資企業都逐漸遷離中區,進駐港島東的商廈。 鴻祥大廈成交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鴻祥大廈成交: 成交紀錄 共 0 個

目前,區內已有數個重建項目正在進行中,隨著北角區內商業發展日趨活躍,大型商廈及大型酒店項目陸續落成,一方面北角區商廈租金較中區而言仍是十分便宜,加上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已通車,有分析料該區商廈造價有力再度攀升。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本港政治事件仍未平息,加上環球經濟環境也逐漸轉壞,投資市場氣氛極為負面,惟商廈業主未見大規模減價,令到寫字樓交投步入「冰河時期」。 美聯今天(1日)發出研究報告,表示受惠於商舖「撤辣」以及疫情趨穩,寫字樓市場交投急彈。 五十大指標甲廈於上半年共錄96宗買賣,按年飆升1.8倍(以面積計算按年升1.5倍,上半年成交面積為371,351平方呎),當中港島佔20.8%、九龍佔62.5%與新界佔16.7%。 不過,多個傳統核心區甲廈交投慢熱,除了中環中心錄得較多買賣之外,其餘多座傳統指標甲廈成交量低迷。

而港島區甲廈上月延續8月份「捧蛋」的局面,意味着已經連續兩個月零成交,情況極為罕見,而由7月份起計算,港島區近3個月合共只錄得1宗甲廈買賣。 今年首3季的131宗甲廈成交中,九龍區佔78宗,佔比近60%,按年大增1.3倍,但仍不及港島區(27宗)及新界區(26宗),增幅分別約1.7倍及2.7倍。 鴻祥大廈成交 港島甲廈樓面的成交更按年增長5.3倍,約18.3萬方呎,反映貨源較少的港島區,投資者視之為本港主要的核心商業區。 【大公報訊】本港疫情平穩,經濟開始有起色,今年工商舖成交量有所回升。

今年首3季的成交樓面約達56.25萬方呎,按年更升約2.1倍。 2019年,香港遭到黑暴重創,經濟大受打擊,二手甲級商廈交投急速下滑,繼而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本港經濟雪上加霜,甲廈首3季的成交更跌至僅51宗。 事實上,今年以來,本港受中美貿易戰及股市波動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整體工商舖市場表現慢熱,加上近期的政治事件,部分工商舖板塊交投更於短期內急凍。 鴻祥大廈成交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受外圍經濟因素影響,上半年先後經歷不同的「政經角力」,整體工商舖市場交投明顯放緩。 至於在電氣道226至240號鄰近亦有不少重建發展,包括毗鄰的電氣道218號港島麗東酒店,恒基地產(00012)已展開重建,將興建25層高的商廈,總樓面約14.4萬方呎。

其中,東九龍期內共錄得8宗買賣,是上月表現最佳的分區,尖沙咀(包括尖東)亦錄得6宗交投。 不過,若以大廈分類,上月葵涌新都會廣場連環錄得4宗買賣,是成交量最多的大廈,而近期有拆售活動進行的中環中心,上月也錄得3宗易手個案。 本港物業投資市場氣氛回暖,帶動工商交投轉趨活躍,特別是北角區,近期有不少成交均與商廈有關,如恒隆系上週便宣布會在區內興建1幢商業及辦公樓,預算總投資額約25.6億元。 事實上,港島區的新商業用地可謂捉襟見肘,故有不少舊樓的北角區成為收購重建的目標。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症大流行及本地政治因素影響,投資市場表現沉寂,寫字樓交投更連環破底。 綜合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美聯商業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50大指標甲廈僅錄得33宗買賣,較去年同期的急挫63%。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本港正值內憂外患時刻,除了本地政治事件之外,環球經濟也恐有衰退之虞,不少企業部署收縮,對於寫字樓市場帶來極負面影響。 然而,目前大部分業主未有大劈價,即使個別減價,幅度也只有10%,令交投陷入膠着,情況較1997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更差。 他認為,除非業主願意大幅劈價,否則甲廈成交仍然難有起色。 自從2017年初研究制訂大灣區規畫公布以來,投資者及發展商對大灣區內的投資意欲在過去2年穩步增長,焦點集中在廣州及深圳,皆因此兩區經濟體系成熟,又鄰近香港,投資回報看俏,目標以投資寫字樓為主。

美聯翁鴻祥指出,北角區內商業發展日趨活躍,大型商廈及大型酒店項目陸續落成,同區京華道18號曾錄得近百億成交,平均呎價逾3萬,故預測該區商廈造價有力再度攀升。 事實上,港島區可供發售地皮少之又少,故北角區的舊樓成為不少發展商的收購目標,特別是近年有不少企業轉租北角及鰂魚涌寫字樓作為總部,區內發展潛力大,故吸引多間財團展開併購,部分將地盤重建發展成住宅項目,以及用作商廈或酒店用途。 他又指,本港疫症已見緩和,加上美國推行無限量化寬鬆,令市場游資泛濫,而大批中概股回港上市,也意味著香港將成「中國納斯達克」,金融中心地位更穩固,種種因素均有利商廈市場,若本港口岸稍後得以解封,甲廈交投將可望迎來大反彈。 鴻祥大廈成交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承接去年中美貿易戰,加上今年中本地政治事件惡化,正常的商業活動接近停頓,商廈買賣也近乎冰封,50大甲廈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沙田石門京瑞廣場共錄14宗,屬表現最好的物業,其次為葵涌新都會廣場及中環中環中心,各錄得12宗買賣成交。 中環環球大廈及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今年仍未有買賣,而環球大廈更連續39個月未錄成交。 鴻祥大廈成交 今年首三季的成交量集中於九龍,期內共錄得78宗,佔整體約6成,其次為港島的27宗及新界的26宗。

據戴德梁行的《機遇與潛力:大灣區房地產投資趨勢》報告指出,2016年廣深兩地的物業投資成交總金額只有175億元(人民幣.下同),但自大灣區規畫公布後,2017及18年分別錄得575億元及545億元,較2016年勁升2.3及2.1倍。 值得留意的是,自有發展商宣布棄購啟德商業地以來,工商舖交投立即急挫。 黃氏指出,本月12日至17日共6天內,工商舖合共僅錄54宗買賣,較6月6至11日的71宗,下挫約24%,當中商廈表現最差,期內僅錄得9宗成交,跌幅達七成,50大指標甲廈更錄得「零成交」,反映市場觀望情緒升溫。 鴻祥大廈成交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稱,香港疫情影響逐漸減退,在新進投資者入市帶動下,加上去年低基數效應,寫字樓交投按年大幅反彈,但現時與高位比較仍有一段距離,預計今年全年甲廈買賣表現仍會不俗。 至於工商舖各類物業合計,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2020全年累計共錄得約4,226宗工商舖買賣個案,創2001年後新低,涉及總成交金額約771.65億元,對比2019年分別下跌約13%及32%。

鴻祥大廈成交: 成交紀錄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 本港政治事件仍未平息,加上環球經濟環境也逐漸轉壞,投資市場氣氛極為負面,惟商廈業主未見大規模減價,令到寫字樓交投步入「冰河時期」。 綜合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美聯商業數據顯示,9月份全月50大甲廈僅錄得1宗買賣,按月再跌86%,而全月僅得1宗的成交,不但為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有記錄最差,甚至挑戰「史上最低」。 綜合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美聯商業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五十大甲廈合共錄得131宗買賣,較去年同期的51宗大幅增加1.6倍,成交面積合共56.25萬平方呎,按年更大升2.1倍,反映今年的成交不乏大單位、大銀碼物業。 鴻祥大廈成交 按地區劃分,上半年錄得最多成交的為九龍區,錄得60宗買賣,港島及新界區各錄得20宗及16宗。 上半年交投較活躍的大廈,包括中環中心佔8宗、尖東新文華中心佔8宗、觀塘寧晉中心佔6宗,以及葵涌新都會廣場佔6宗,但仍有多座大廈未錄得買賣,包括中環環球大廈及金鐘海富中心等港島核心區指標甲廈。

若以區域劃分,去年九龍區錄得74宗,按年僅跌26%,不論成交宗數及跌幅,均為港、九、新界之中表現最好的地區。 此外,去年全年市場錄得的50大甲廈買賣之中,上半年佔逾三分之二,甫踏入下半年起,本港受到政治事件影響,成交量急跌,2019年下半年合共只有42宗,佔全年成交不足三分之一,當中,8月份至12月份更是連續5個月錄得單位數買賣。 以上成交資料只供參考,一切應以土地註冊處所提供資料為準。 所有資料 / 圖則 / 鴻祥大廈成交 數據亦只供參考用途,並不代表任何以上資料之準確性及真實性。 為加強保障客戶及員工,提升會客及睇樓的安全,中原網頁及APP新增「代理疫苗接種徽章」,方便客戶辨別已接種疫苗的前線代理。 惟本公司非常重視及尊重員工的私隱,「已接種」的前線代理亦可選擇「不顯示」疫苗徽章。 據美聯工商舖統計,今年首3季錄得131宗甲廈成交,是2018年同期的180宗以來兩年新高,較2019年及2020年分別升約15%及1.57倍。

鴻祥大廈成交: 地產博客

主要街道包括通菜街(旺角段)、花園街(旺角段)、廣東道(旺角段)、上海街(旺角段)、新填地街(旺角段)、彌敦道(旺角段)、砵蘭街(旺角段)、亞皆老街(旺角段)、渡船街(旺角段)、西洋菜南街(旺角段)、洗衣街(旺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順景大廈,鴻都大廈,仁安大廈,麥花臣匯,得寶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500,年齡中位數為 45.3歲。

若以大廈劃分,沙田石門京瑞廣場共錄14宗,屬表現最好的大廈,其次為葵涌新都會廣場及中環中環中心,期內均各錄得12宗買賣成交。 九龍區的成交較為分散,最多為尖東新文華中心的11宗,及觀塘寧晉中心的7宗。 至於廣州區的商廈空置率僅約4.1%,屬於健康偏低水平,未來5年的供應約有3,720萬方呎,若按季度吸納量約73萬方呎計算,供應不算多,對基金來說回報率頗穩定。 鴻祥大廈成交 其中天河體育中心是廣州成熟的商業中心,擁有中信廣場等多座地標寫字樓,而企業對天河體育中心附近的寫字樓需求十分強勁,預計於2020年落成的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將會是該區未來幾年唯一的新寫字樓供應,提供11.8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 葉國平稱,未來將有更多海外房地產私募基金進軍廣州及深圳的投資市場,外資及內資爭奪投資機遇,尤其是商用資產,很可能導致競爭加劇。

而一街之隔的油街物料供應處貨倉,近年亦由長實集團(01113)發展成私人住宅及酒店綜合項目維港頌。 不過,該行預計,隨著本地疫情緩和,加上環球資金大泛濫,大批中概股回歸港股上市,本港的金融市場地位可望維持,對商廈有利好作用,預計下半年甲廈成交量可望出現反彈。 鴻祥大廈成交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分析員陳浩璋補充指,以近期成交量表現而言,商廈是工、商、舖三個板塊之中最差,雖然近期舖位利淡因素多,但由於商舖業主願意大幅減價,故仍能吸引準買家入市,令成交量得以保持;惟商廈業主大多未有減價,因而令成交接近停頓。 該行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本地疫情緩和,加上受惠去年低基數效應,令所統計的50大甲廈於今年首3季交投大增。 不過,近期股市表現波動,加上有多個一手甲廈新盤拆售,包括觀塘觀塘道368號、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及快將推出的黃竹坑宏基匯等,都吸去部分市場購買力,令二手甲廈的交投略為放緩,然整體商廈市場氣氛仍然平穩向好。 鴻祥大廈成交 深圳因鄰近香港,兼有多項創新科技發展支持,對資本增值有較大憧憬;至於售價較深圳平近三成的廣州甲級寫字樓,吸引追求穩健租金回報的海外基金投資廣州寫字樓市場,故兩地都有海外資金追捧。 他說:「之前海外資金入市比例較少,皆因本地資金和發展商入市意欲大,出手往往較海外資金積極。」現時本地資金投資速度放慢,反而海外投資者未來2至3年的投資活動將進一步增加。 以上海為例,海外資金佔整體投資金額最多達六成,廣州及深圳具潛力追上。

2017年寫字樓市場大牛市,全年錄得高達356宗買賣,惟相隔一年,2018年交投量已縮減至196宗,插水45%,隨後在2019再下挫32%至133宗。 以2020年全年的75宗計算,五十大甲廈交投量已較3年前大牛市大幅萎縮約79%。 事實上,北角區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與其交通配套方便有很大關係。 現時魚涌已被視為港島新商業區的核心,仲量聯行預料,隨著北角新建商廈今年相繼落成後,該區將成為港島東商業區的門廊,擴展商業版圖。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已通車,新連接路可直達港島東核心商業區,貫通發展日趨成熟的港島商業長廊,由中環前往北角及鰂魚涌等地,僅需5至10分鐘,交通時間較以往大幅減少,從而帶動更多商業活動。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雖然政治事件於年初減退,但上半年緊接疫症全球大爆發,各國紛紛封城及封關抗疫,令到正常商業活動受阻,而及至年中再有國安法擬立法,為市場增加不確定性,準買家紛紛觀望,成交量因而維持低迷。 油尖旺區的旺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502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0,565人。

綜合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美聯商業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50大甲廈僅錄得132宗買賣(實時數據),按年再挫33%,平均每月僅得11宗買賣,當中以下半年情況最為淡靜,市場已經連續5個月錄得單位數成交量。 上半年交投較活躍的大廈,包括中環中心(8宗)、尖東新文華中心(8宗)、觀塘寧晉中心(6宗)及葵涌新都會廣場(6宗),但期內仍有多座大廈未錄得買賣,包括中環環球大廈及金鐘海富中心等港島核心區指標甲廈。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及美聯商業數據顯示,9月份50大甲廈成交量較8月份的7宗,按月再急挫86%,成交面積僅1,279平方呎,按月重挫逾90%。 雖然,該行的50大甲廈成交資料只包含2016年起的時期,但在早年部分屬於50大指標甲廈的大廈尚未落成的時候,整體指標甲廈成交量每月仍錄得數宗,故此,上月的表現實際上已經創逾二十年新低。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本地疫情緩和,加上受惠去年低基數效應,令到今年首三季的指標甲廈交投大幅反彈。 此外,翁氏稱,預期3,000萬或以上至1億元以下的中價商廈買賣減少,因該類物業的客源主要為資深投資者,惟該類買家在市況未明朗下,多會選擇觀望,故成交量料減少。 2020年的成交量主要集中於九龍區,全年錄得43宗,涉及約19.3萬平方呎,惟宗數按年仍跌42.7%,至於港島及新界分別錄得21宗及11宗買賣,全年按年分別跌57.1%及上升22.2%。

這還未包括前文所提及恒隆的商業項目,以及一些中小型發展商的重建項目。 就連近年主力發展內地業務的恒隆地產(00101)亦落實在北角發展。 據恒隆地產發出通告指,將會與同系的恒隆集團(00010)組成合營公司,發展電氣道226至240號地盤,當中恒隆地產將佔三分之二權益,而恒隆集團則佔三分之一權益。 鴻祥大廈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