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街3號租盤必看攻略

現時北區居民主要依靠使用率高企的鐵路及新界環迴公路進出市區;如使用新界環迴公路進出市區,僅有兩條通道可以選擇 —— 雞嶺迴旋處或大頭嶺迴旋處,一旦該處或公路上發生交通意外,將可引致全區交通癱瘓。 據2019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人口約31.4萬;隨着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陸續推行,北區人口會持續上升,為該區帶來更大的交通壓力。 巡撫街3號租盤 而且北區位處香港最北面,鄰近中國內地,設有多個邊境管制站,包括羅湖、文錦渡、沙頭角及香園圍。

巡撫街3號租盤

在英國接管新界後,北區的範圍於1910年先被歸入「北約理民府」,而北區一帶稱爲「上粉沙打」分區;日佔時期北區被拆分成「上水區」(上水及粉嶺)、「沙角區」(沙頭角)兩部分(古洞一帶亦可能被劃入「新田區」,因資料不詳,現難考究);英國恢復對香港管治後,於1947年將原來北約理民府分拆,「上粉沙打」歸入大埔理民府;最終於1979年獨立成北區。 與上水相比,粉嶺在回歸後的發展較爲平穩,主要體現在居民人數的增長。 1999年至2003年間,粉嶺南牽晴間、昌盛苑、雍盛苑及聯和墟東北面三個私人住宅項目相繼入伙,粉嶺法院大樓及粉嶺健康中心亦於千禧年後於粉嶺站北面落成。 安樂村工業區則因香港工業北移大勢而多轉型爲貨倉。 隨着粉嶺南政府綜合大樓於2014年落成及粉嶺南公共圖書館於2016年啟用,粉嶺新市鎮的建設大致上宣告完成。 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粉嶺更先後有兩間戲院分別在粉嶺名都和聯合墟新建的逸峯廣場開業。 2003年4月,香港爆發非典疫情,北區雖然並非疫情重災區,但零售市況亦因此陷入蕭條。

至於聯和市場主體建築後方原爲聯和市場一部分的空地則售予信和地產公司發展名爲「囍逸」的地產項目,於2018年9月落成。 北區是香港最後一個仍有「鄉村車」營運的行政分區,分別是來往馬草壟至上水巡撫街的馬草壟鄉村車以及來往萬屋邊至粉嶺和豐街的萬屋邊鄉村車。 北區是香港少數仍有農業生產的地區,主要生產花卉、生菜、白菜、芥蘭以及菜心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支援香港的農業發展在上水蓮塘尾設有大隴實驗農場。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2號 近期成交

北區公共圖書館回復上水公共圖書館的舊稱。 環保署否決九廣鐵路公司就落馬洲支線興建高架橋貫穿塱原的計劃,令九鐵改以地底隧道形式穿過塱原。 整項工程耗資港幣18億5800萬港元,佔地5.80公頃,總建築樓面面積達66,940平方米。 1990年,粉嶺中心、北區中央公園(今北區公園)及沙頭角公共圖書館啟用。 巡撫街3號租盤 粉嶺郵政局由聯和墟遷至壁峰路政府合署現址。 1967年7月8日,一群中國共產黨武裝民兵非法越境進入沙頭角中英街,與沙頭角警崗爆發沙頭角槍戰,期後駐港英軍前往增援,直接駐守現場並調派踞喀兵到場及實施宵禁,事件共造成6死20傷。 港府於8月11日宣佈香港邊境禁區全面封閉。

  • 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由於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動的大躍進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等令大量的難民湧到香港,引發逃港偷渡潮,大批難民以陸路經位處香港邊界的新界北區湧到香港。
  • 1920年代以及1930年代起已有巴士路線為北區提供服務以取代過去的鄉村車,如現九龍巴士76K線的前身,往來元朗及上水的17號線、九龍巴士77K線的前身,往來粉嶺及沙頭角的18號線,以及往來粉嶺及大埔的16號線。
  • 北區的上水@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02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57人。
  • 至2020年代,上水西部的古洞北亦將發展成新一代的新市鎮,但由於多番爭議下古洞新市鎮的發展規模被限縮,預計僅有6萬人口入住,與原來的粉嶺和上水新市鎮的規模相差甚遠,再加上粉嶺/上水新市鎮將會繼續向梧桐河方向擴張,故此在可預見的將來粉嶺和上水仍然會是北區的地區中心。
  • 受惠於區內居民增長,粉嶺聯和墟更有不少具有特色的餐館開業,甚至出現數間酒吧,其發展態勢與上水石湖墟截然不同,商業發展仍舊以滿足本地居民消費需求爲主,在2010年後甚至被譽爲「北區美食天堂」。

上水第27區(彩蒲苑以北)土地將會興建公共屋邨寶石湖邨,共3座樓宇提供900個單位,預計2020年落成。 粉嶺第49區(雍盛苑以西)將會興建2座公屋樓宇,預料提供超過900個單位。 粉嶺第48區工業用地(現何家樓村一帶)正進行公營房屋發展研究,初步估計可興建提供超過4000個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 1965年,賽馬會石湖墟醫療所,位於新界上水,由香港賽馬會捐款67萬港元興建。

主要街道包括上水蕉徑村、馬會道(上水段)、上水唐公嶺、上水麒麟村、上水蓮塘尾、上水虎地坳村、上水紅橋新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彩蒲苑,天平邨,翠麗花園,皇府山,上水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00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根據《星島日報》統計,過往藥房美妝店林立的區內十條街道,包括新康街、新發街、巷仔街、新功街、新豐路、龍琛路、符興街、新樂街、新祥街及巡撫街,現時共有約四百四十四家商戶,鋪面張貼招租廣告的吉鋪,共有六十八個,有區內代理表示,由於區內民生行業有需求,加上疫情放緩,在憧憬通關效應下,令商戶租鋪做生意興趣增加,近月吉鋪情況已大為改善。 巡撫街3號租盤 2013年李根興決心把公司升級轉型,向香港證監會申請牌照,2016年成功轉型為「全港首間證監會持牌並專注於香港商舖投資及發展的基金管理公司」 。 2001年911美國恐襲後,在紐約被投資銀行裁員。

衛奕信徑的第九段以及第十段亦途經北區,為市民提供遠足的選擇。 為配合北區的發展,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82年已計劃興建公共屋邨。 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是位於東鐵上水站附近的彩園邨,於1982年落成,共設4座舊長型住宅大廈及2座三座相連工字型。 巡撫街3號租盤 第二個公共屋邨為祥華邨,於1984年落成。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88DB 是一個香港最全面的分類目錄,包括商業、場地出租 、寵物、美容、進修、設計、家居、物業、音樂 、運動健身 、結婚、親子、應急服務、汽車等多個分類,為服務商包括中小企、個人業務、各行各業商戶等提供最全面之網上推廣平台,以聯繫眾多之用戶。 而用戶則可瀏覽及搜尋服務商的資訊,並直接聯絡相關服務商。

北區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1920年代以及1930年代起已有巴士路線為北區提供服務以取代過去的鄉村車,如現九龍巴士76K線的前身,往來元朗及上水的17號線、九龍巴士77K線的前身,往來粉嶺及沙頭角的18號線,以及往來粉嶺及大埔的16號線。 巡撫街3號租盤 現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東鐵綫前身為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當時已於粉嶺設站,而1930年於上水再設一站。

2009年中央開放深圳市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深圳市居民可以隨時隨地前往香港購物,更將上水的商業發展推向高峰。 1970年代,香港開始制定全新的行政區劃。 北區原屬大埔區,1980年才從大埔區分拆成北區。 1978年政府在北區發展第二代的香港新市鎮,名爲粉嶺/上水新市鎮。 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的20年間,上水和粉嶺迅速建立起現代化的社區和商業中心,高樓林立,不過其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仍然較大部分新市鎮爲低。 打鼓嶺則大致上維持原來的村郊爲主的狀態。 上水孔嶺、上水華山、吉澳等地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及靑銅器時代文物,至於先秦時期和兩漢時期的文物,則在而沙頭角谷埔以及上水華山發現。

1911年,由港英政府購入十多條村的村民土地再租予皇家香港高爾夫球會建成的粉領高爾夫球場建成。 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土地連同離島租借給英國,北區自此納入香港的範圍。 1669年,清康熙八年(己酉),海禁令尚未廢除,船隻仍不能出海,但准許居民可以陸續遷回故地。 王周兩人逝世後,上水侯氏、上水廖氏、龍躍頭鄧氏和太坑文氏四大族集資在石湖墟現巡撫街一帶興建「報德祠」,以紀念兩人的恩惠。 巡撫街3號租盤 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邊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除少量哨崗外,基本上不設防,香港市民可以自由從北區出入邊界,文錦渡、羅湖和沙頭角為主要地點。 然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冷戰的開展,兩地政府開始在邊界設立關卡,香港於1951年設立邊境禁區。 時任警務處處長麥景陶自1948年於邊界建設了多座被稱為麥景陶碉堡的混凝土碉堡作為監察深圳河對岸用途。

政府亦計劃興建北環線接駁西鐵線與東鐵線以至建設支線到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 落馬洲支線亦已因應規劃預留位置,以便日後於古洞設站。 發展局表示,除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外,新界北部仍然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土地(包括從邊境禁區釋放出來的土地)可以考慮作為應付香港土地供應需要;特首梁振英在《201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更提出,規劃署將會就新界北部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規劃研究。 巡撫街3號租盤

至2020年代,上水西部的古洞北亦將發展成新一代的新市鎮,但由於多番爭議下古洞新市鎮的發展規模被限縮,預計僅有6萬人口入住,與原來的粉嶺和上水新市鎮的規模相差甚遠,再加上粉嶺/上水新市鎮將會繼續向梧桐河方向擴張,故此在可預見的將來粉嶺和上水仍然會是北區的地區中心。 粉嶺和上水由於缺乏天然地理分界,其分界線在新市鎮發展期間因應既有市鎮發展及交通資源分佈而有所調整,例如原來的粉嶺第36區在建成清河邨後,因該處與上水市中心的距離和交通網絡更緊密,故改劃入上水區,現今多稱該地爲「上水南」。 2010年後,香港現有城市土地發展已近飽和,而填海造地又受到環保團體及建議選址附近的居民強烈反對,政府再次將目光放到至今仍有大量平原土地未作都市開發的北區,提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在北區增建三大新市鎮,包括粉嶺北、古洞北和坪輋及打鼓嶺以供香港未來人口增長所需及疏解市區人口。

粉嶺皇后山前軍營土地,原用作私立大學發展,後期港府將191萬平方呎改劃作房屋發展。 港府現時正就皇后山一帶進行規劃,在皇后山公屋及居屋發展計劃中,總單位數目由1.1萬個增至1.2萬個(包含居屋2千多個增至3千個、公屋單位數目增至9千個),整個項目可容納住3萬多居民,有商場、街市和巴士總站,成為自給自足的小社區,預計項目2020年至2021年落成。 巡撫街3號租盤 相關的工程還包括上水迴旋處、沙頭角公路與粉嶺樓路及馬適路的十字路口改建工程。

巡撫街3號租盤: 上水貿易廣場成交紀錄詳細資料

上水新豐路55-57號紹計樓地下A號舖及入則閣,地舖建築約1,964+入則閣1,736呎,合共3700萬。 這間舖位於新康街及 巡撫街之間, 不算是新豐路的最旺段。 此外,近年亦有不少組織和團體意欲推動復興香港農業,而新市鎮的建議選址有不少地方仍然維持小規模的農業活動,對於新市鎮建設與本地農業發展孰先孰後的爭論也成爲針對北區新市鎮的主要反對力量。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2號的實用面積由479呎至543呎。 巡撫街3號位於上水巡撫街3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巡撫街3號的實用面積由737呎至737呎。 由於2013年後預測香港人口增長比2010年前預計的增長速度減慢,政府宣佈暫時擱置坪輋/打鼓嶺新市鎮的發展計劃,而粉嶺北新市鎮和古洞北新市鎮仍然會按計劃繼續進行,預料可以提供超過6萬個住宅單位,之前已預留站位未作具體建築的東鐵線古洞站也會隨新市鎮建設而正式興建。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9號 近期成交

龍豐地產高級營業副董事鄭燕萍表示,年前封關後,內地客「一夜消失」,店鋪生意停頓,吉鋪隨之湧現,並以去年中情況最差,惟隨着鋪租暴跌五至七成,生力軍出現,大部分生意人目標是銀碼較細、月租六萬或以下鋪位,鋪租廉宜,造就民生行業興起。 ),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79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 巡撫街3號租盤 北面和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 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

根據2020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4,50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21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4,400元。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18號 共有2層,提供2個單位。 巡撫街18號 於1958年09月起入伙。 巡撫街18號 於過去3年共有0宗成交。 北區的上水@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02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57人。

同年回流香港創立「香港商機」,成為香港首間主攻小生買賣及成交過千宗生意轉讓的創業顧問公司。 2006年起開始「租舖」、2009年再「買舖」創業售予創業者,先後創立了78盤不同小生意。 巡撫街3號租盤 2011年公司十週年正名為「盛滙商機」,以父親李常盛起名。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2號 成交記錄

然而隨着2012年後香港禁區邊境的逐步開放,有不少香港市民對沙頭角一帶原來位處禁區、外人無法進入而保存原好的村落和自然生態感興趣,開始出現「前邊境禁區遊」等深度旅遊項目。 北區與深圳的區界一直根據深圳河中心線而劃分。 然則自1997年至2006年間開展的「深圳河治理工程」後,部分河道被拉直,雙方亦交換拉直後分別與香港和深圳靠近的新土地。 在1997年5月頒佈、提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之行政區域界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1號》中,特有一段提及「深圳河治理後,以新河中心線作為區域界線。」在接近羅湖一段的拉直工程於2003年完成後,雙方在近羅湖的界線已依照新河道重新劃分。 巡撫街3號租盤 然則在每四年一度更改的區議會劃界工作上,自工程完竣後一直未有隨着邊界的變更而作出修改,導致北區依舊以舊河道為界線,部分管轄的地方位於深圳市上,而港方新獲取的土地亦未被歸入北區範圍。 目前雙方皆未就該兩塊土地作出任何發展,仍處於綠化狀態,但2018年傳真社掲發廣東邊防部隊佔用沙頭角邊境禁區內一幅面積約兩萬呎土地最少6年,引起廣泛報導。 大體而言上水市中心的商業活動更發達,而粉嶺則爲行政中心和工業中心。

2009年,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開幕,其中分區中屬北區的吉澳、印洲塘等地亦被納入範圍之內,並設立荔枝窩地質教育中心。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施政報告提出於新界東北以「無煙城」概念興建新發展區,即粉嶺北新市鎮、古洞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同時,董建華亦提出於烏蛟騰發展中藥港的計劃。 1971年2月5日,社會福利署上水社區中心舉辦第二屆香港節上水區兒童遊藝大會,共1600位兒童及65名義工參與。 1943年,夏天,蓮麻坑少年葉維里、葉盤嬌、葉煌青企圖炸毀蓮麻坑礦山,以摧毀日本在香港的軍備原料產地,事敗被新界沙頭角的日本憲兵逮捕,毆打及折磨,其後獲釋。

為數不少的跨境貨車及私家車亦會途經北區前往香港各地,使北區交通更為繁忙。 沙頭角的中英街熱潮則因港澳個人遊政策開放、內地旅客可以通過申請個人遊簽證自由出入香港而漸趨平靜。 由於與香港沙頭角爲鄰的深圳市鹽田區本身並非深圳市中心地段,且遠離各大火車站,至今未通地鐵,當內地民衆不需要再依靠中英街香港一側的商店採購港貨時,當地對旅客的吸引力便大大降低。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2號 位置地圖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用戶須依賴自己查証以確定資料的準確性。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巡撫街3號租盤 巡撫街9號位於上水巡撫街9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巡撫街9號的實用面積由648呎至648呎。 巡撫街2號位於上水巡撫街2號(中原樓市片區:上水)。

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由於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動的大躍進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等令大量的難民湧到香港,引發逃港偷渡潮,大批難民以陸路經位處香港邊界的新界北區湧到香港。 其中1962年5月一次大規模逃港潮中,曾有3萬多名難民聚集在新界上水華山,不少香港市民前往華山接濟。 除此以外,六七暴動期間,因中國民兵越過邊界攻擊新界沙頭角警崗,爆發沙頭角槍戰。 除了新市鎮的發展,北區仍保留不少自然景觀。 印洲塘海岸公園是不少物種的棲息地,具保育價值;塱原主要為種植通菜和西洋菜的水耕農田和紅蟲塘,是香港重要而罕有的一片淡水濕地,曾因落馬洲支線工程而引起關注;蓮麻坑的蓮麻坑河和蓮麻坑鉛礦場分別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擁有稀有的淡水魚類品種以及香港十分重要的蝙蝠棲息地,更是僅餘一條連接內地和香港的生態走廊。 蓮麻坑昔日曾有鉛礦開採,蓮麻坑鉛礦場於19世紀末已有葡萄牙人經營開採,為香港最早採礦的地方,曾開採出產鉛、鋅、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產。 北區部分地方劃入林村郊野公園、船灣郊野公園和八仙嶺郊野公園,而紅花嶺郊野公園亦在規劃。

巡撫街3號租盤

但農業式微,目前北區共有約1861公頃荒廢農地。 北區為郊遊的好去處,設有船灣郊野公園、八仙嶺郊野公園以及林村郊野公園三個郊野公園以及印洲塘海岸公園,而紅花嶺郊野公園亦正在規劃中。 巡撫街3號租盤 此外,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亦於北區的範圍內。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為加強保障客戶及員工,提升會客及睇樓的安全,中原網頁及APP新增「代理疫苗接種徽章」,方便客戶辨別已接種疫苗的前線代理。 惟本公司非常重視及尊重員工的私隱,「已接種」的前線代理亦可選擇「不顯示」疫苗徽章。 巡撫街3號租盤 地產界人士透露,侯氏將鋪位以每月二十八萬放租,利嘉閣(工商舖)商舖、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表示,新發街藥房美妝店最集中,向來專做內地客生意,現時鋪位不容易租出,惟只要內地客重臨,預期該鋪位月租可高達三十萬,回報不錯,侯氏進可攻退可守,旗下樓上燕窩莊產品多元化,日後適合自用,大做內地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