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大灣區2024詳解!(震驚真相)

看到這麼多港人來參觀,黃伯有些興奮,主動招呼人們到自己房間坐,笑說「你們之後都來住就好啦!」他又悄悄告訴記者,雖然在惠州住得不錯,但還沒放棄尋找更滿意的院舍,因為慣了在香港生活,覺得這裏始終不夠方便、繁華。 黃伯定義這裏為酒店式服務的護理公寓,生活起居不用擔心,除每早按時量血壓外,時間都由自己安排。 十里銀灘一帶港人業主多,他喜歡周圍找人聊天,「講白話的都是朋友」,他曾抱怨護理人員多講普通話,後來院方便安排懂得講白話的人員來服務。 黃伯現在每周回港住三天,然後又坐看樓團的巴士返惠州,過上雙城生活。 何伯今年71歲,做玩具生意的他50歲出頭已退休,子女一早出了國。

住在大灣區

而雷頌德妻子Jade日前接受媒體訪問談及移民生活,認為港人最需要適應英國的,除了高物價和交通費,更需要習慣負擔頗重的稅項,全因稅款支出隨時佔了收入一半以上! 而且她表示移民並非一個人的事,需要徵詢家中所有人,包括小孩子的意見,才能下決定。 而涉事中介康華地產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客戶落實購買時,均直接與發展商簽訂合約,並通過發展商所指定的律師事務所辦理手續。 有關該物業的資訊,公司和客戶所接收到的全部內容也是由發展商提供;就盧氏的情況,公司一直致力協助買家與發展商溝通,同時亦正與法律團隊商議,盡快尋求解決方案。 近年港人掀起「賣樓移民潮」,選擇北望神州的大有人在,尤其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較香港吸引。 然而,中港兩地法律基礎始終有別,港人在大灣區置業仍要警惕留神合約細節,以免誤墮「禁區」欲哭無淚,今次買家血淚史就陷入「有樓無得住、又無租收」的「雙失」困局。

住在大灣區: 教育

我們需要探討的是:現時近九萬名65歲或以上經常居於灣區的香港永久居民,如何在日後有長遠照顧需要時,可以留在他們已適應的社區接受服務。 因鄰近國道一號,於大灣交流道開通後本重劃區成為出入永康區之交通門戶,市府藉由市地重劃方式開闢公共設施及活化當地土地利用,其中為解決大灣交流道周邊交通壅塞問題,已在國道一號高速公路東、西兩側進行道路改善工程,以提升直行及右轉車輛儲車空間。 而本港銀行則會以最優惠利率為基礎(P現普遍為5厘或5.25厘),通常全期按息低至P減1.5至2.25厘,即目前實際息率可低至2.75厘,按揭成數一般為五成。

新政策配合在香港科學園建設中的「醫療科技創新平台」,進一步推動香港醫療科技的發展。 其中有七項惠及港澳居民措施,當中的豁免港人在大灣區九個城市購買物業的限購安排,為一項新的政策方針。 目前,港人於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需買社保、居住內地等條件才附合內地置業的要求,新措施推出後,港人可享與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便利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深圳是一座創新魅力之都,改革開放的紅利讓其有了一次華麗轉身。 以科技創新產業為主導,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科創之都”、“創新之城”。 而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深圳在大灣區升級了新的定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住在大灣區: 退休大灣區?先想想……

隨着內地保險業迅速發展,對地震和颱風等自然災害的風險轉移需求甚殷。 香港有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大量具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可為內地保險公司提供平台發行巨災債券,推動金融業可持續地發展。 至於港人子女在內地升學可享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可便利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家庭,其子女的教育需要;而完善電子支付措施,則有助促進大灣區內人流互通,配合港人在大灣區內對移動支付服務的需要。

住在大灣區

星之谷按揭轉介營運總監莊桂雯指,與在內地銀行做按揭相比,在港銀申請的利息開支可減少約三分之一。 他續指出,單身人士和未有小孩的夫婦,移居大灣區也是好選擇,因為該區充滿商機,不論是創業或打工也適合。 不過,他亦補充,如果是連同子女一起移居,需要額外考慮教育的因素。 土生土長的灣區年輕人,一方面送別意興闌珊的朋友們, 另一方面迎來趾高氣昂的「新灣區人」,看見自己從小長大的社區變得名店林立,感受科技霸權左右政府政策,加上苦無上車機會…這種怨氣,香港年輕人一定毫不陌生。 我默默觀察朋友們的言行,間中為舉家移民的朋友餞行,但很少參與討論,因為一提起就頗感傷。

住在大灣區: 青年發展

當中估計約266,200人表示極有或頗有興趣將來到大灣區生活,佔有想過將來到香港以外地方生活的15歲及以上人士的38.1%。 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6類內地人才可以申請辦理往來港澳人才簽注,包括傑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衞健人才、法律人才、其他人才。 住在大灣區 為了女兒陳禛,羅敏莊特地為她選擇了國際學校的IB課程,全因這能夠在泰國當地的國際學小銜接,相對上更具認受性。 她亦計畫將香港物業出租,將收入轉換成他們一家三口在泰國的生活資金,相信在物價相對低的泰國已經非常夠用。

梁宏正與該會名譽主席冉波一邊用膳,一邊探討如何加強粵港兩地合作,支持青年到大灣區發展,以及進一步優化同擴展兩地青年實習及交流計劃。 北上置業文件Check List 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通車,成就「大灣區」生活圈,門檻相對貼地的內地物業,成為不少港人目標,惟中港樓市環境及房策各有不同,港人北上置業,宜袋… 現時經港珠澳大橋可24小時往返香港及中山,亦可選擇搭船或火車方式出行,最快僅需個半鐘即可抵達。 而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將全線通車,屆時由中山前往深圳僅需半個鐘,返到香港也不過九個字。 有人或會選擇去外國享受退休生活,但亦有人在體會到遠離家鄉、難以融入、語言不通、飲食不慣的痛楚之後回來。 但你是否想過將眼光望向香港的西北面,隔著珠江口,就有一個最適合退休生活的城市——中山,其在城市幸福指數、宜居程度、空氣質素等多個方面,都名列前茅。

住在大灣區: 香港人大灣區生活意向報告出爐 逾26萬人有興趣到大灣區生活

大灣區聽得多,但很多人都想不知道大灣區包括什麼地方,打開大灣區地圖,除會發現包含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亦包括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九個城市,其總面積達5萬6千平方公里之廣。 根據廣東省及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提供的最新數據,2020年大灣區的總人口已經超過八千六百萬,地區生產總值更達16,688億美元。 2018年9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表示,大橋有利於香港和澳門、珠海、中山、江門等地共謀發展,未來往來珠海與香港機場的行車時間將由4小時減至45分鐘。

  • 合資格的港澳台人士可申領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持證者將與內地居民享有多項權利、基本公共服務、便利,涵蓋就業、教育、醫療、旅遊、金融等日常生活範疇,滿足持證者在內地的工作、學習、生活、出行等需要。
  • 除此之外,新香港人還愛「新」,因此一些新區及新盤受到「港漂」買家的追捧。
  • 2021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與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中大商學院落戶羅湖區。
  • 面對龐大機遇,本港多間大專院校也準備在大灣區開設學校,同時不少本港教育相關企業也積極在區內找尋機遇。
  • 深圳灣公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後海大道與東濱路交匯處,社區為世界500強聚集的深圳灣總部基地,臨深港跨境通道深圳灣口岸。
  • 《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佈和「同城化」提出(2011年)2011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佈《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眾諮詢文件,稱要「逐步使粵港、粵澳臨近地區的交通條件接近同城化水平」。

2009年9月21日,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出席由規劃署舉辦的「大珠三角區域規劃研討會」致辭時提到,城市群已成為國際競爭舞台的新主體,透過粵港澳三地的緊密合作,展望建設一個優勢互補、享有優質生活、以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城市群。 2003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提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又稱「9+2」經濟圈,「泛珠三角」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份,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住在大灣區 整個地區的面積佔全國面積的五分之一,人口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合計達到52,145億元人民幣 (6,300億美元)。 自此,不少港資企業,尤其製造業大規模北移至鄰近的珠三角地區如深圳、東莞等城市開廠,而設計、管理、行銷等服務功能仍留在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粵港競合關係,即「香港接單銷售、珠三角加工」。 「前店後廠」模式的成功,促使香港經濟轉型,香港工業起趨向式微,而廣東省卻成為全國領先的製造業基地。 2020年起,在內地居住、讀書的港澳台居民(往日只准在內地工作者買社保),可按《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申領社會保險。

住在大灣區: 香港經驗珍貴 萬八月薪堪比中產

拜登較早時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提到習近平正面對龐大問題,包括脆弱的經濟。 拜登說,中國的經濟運轉不是很好,由於需要保護國際貿易,中國在抗衡美國方面受到限制,習近平的處境並不令人羨慕。 其實醫保、社保,在九市內都陸續落實,包括好像中山、惠州、廣州,其實對65歲以上長者,他們領取了居住證的話,可以享受與內地長者一樣的福利服務,例如交通、景點參觀。 我們看到比較聚居的都會在廣州、深圳、中山及惠州,自從2019年國家推出了《大灣區規劃綱要》,其實都落實了在大灣區九市,推出一些不同的措施,能夠優惠港人。 中央政府計劃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下,實施便利生物材料入境通關的措施,簡化審批程式,壓縮審批時間等,便利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進行動物實驗。 住在大灣區 「綜援長者廣東計福建省養老計劃」則向符合申請資格——香港永久居民;65歲或以上/60至64歲符合綜援計劃下年老受助人定義;申請前已連續領取綜援最少1年,並選擇到廣東省或福建省的綜援受助長者繼續提供現金援助。

住在大灣區

娛樂休閒:附近設有多個購物商場,擁有多家餐廳店鋪,而未來沙中線啟德站廣場亦是商業、餐飲、零售店及酒店集中地。 區內除了有九龍灣單車公園、九龍灣運動場外;另有國際級啟德郵輪碼頭、東啟德遊樂場、彩虹道遊樂場等。 住在大灣區 購物休閒:區內設有高達100層的「天際100香港觀景台」、大型豪華商場圓方、世界級文化地標「西九文化區」以及海濱長廊等,休閒生活多姿多彩。 他填寫工聯會有關大灣區的問卷時,安老方式一欄選擇了不去安老院,原因是「有子女」和「價格貴」,雖然宋叔此前不曾了解過當地的安老院收費。 這欄他本毋須填寫,但他想了想之後勾選了「港式管理」和「人手充足」。 隨着年歲增長,宋叔愈來愈少回港,覺得「人太多、空氣太污濁」,已經不適應,只偶爾過關與友人飲茶敍舊,探望和前妻生的子女和孫輩,再買點藥油和日用品帶回惠州自用。

住在大灣區: 中國遊客的「回歸」能否為全球商家帶來新生機?

在用家市場方面,以香港彈丸之地的規模,始終較難吸引國際供應商;但如果能結合整個大灣區人口的規模,又當別論。 與此同時,若能充分發揮港深創科發展雙引擎效應,必可為推動樂齡科技研發注入動力。 此帖一出,獲不少「知音人」, 原來有不少人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有其他網友提醒,返內地生活但香港樓收租,要記得交物業稅, 或者可以考慮將香港物業賣出,轉買收租或者收息股。 至於做生意,有網友稱10多年前已付諸實行,但結果失敗,而且總結經驗,認為內地做生意要成功要有三項條件。 一是由內地來港不過10年的新移民;二是未過40歲;三是在當地有官方人脈。

  • 她原來的住處在2016年一場暴雨引發的水災後已無法居住,不得已搬回去與父母同住,卻沒料到兒時居住的小社區已成為新晉遊客區,搬進不少富人。
  • 【明報專訊】不少港人已經或有興趣在大灣區置業,本港與內地料於3日後(1月8日)逐步恢復正常通關,對大灣區樓市會帶來甚麼影響呢?
  • ◎ 城市配套 :肇慶先後邁入高鐵時代、城軌時代,積極構建大灣區一小時、廣佛肇半小時、市內一小時三大交通圈,主動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中。
  • 拜登說,中國的經濟運轉不是很好,由於需要保護國際貿易,中國在抗衡美國方面受到限制,習近平的處境並不令人羨慕。
  • 香港樓價高企,用相同的金額可在大灣區大部分城市,購買面積大幾倍的房屋,加上基建發展迅速,減少了往來香港和內地的時間,置業相信是港人其中一個關心的「粵港澳大灣區」題目。
  • 此外亦通 對在內地工作、經商、居住、就讀的港澳台居民,加入社會保險作出具體規定。
  • 突破發展限制︰創科是全球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本港擁有大量科技業界人才,本地企業亦對國際科技潮流趨勢及技術標準具一定程度的了解。

此外,廣州地方上亦有反對廣東省主導擬建「深中通道」和「伶仃洋大橋」,認為一旦落成,會阻礙大型貨輪進出廣州港及南沙港的航路。 珠澳第四供水通道2019年10月17日,珠澳第四供水通道開通,每年供水能力增至2億立方米。 住在大灣區 該項目依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工程於2016年4月25日動工。

住在大灣區: 規劃中工程

雖然大灣區名字經常被提及,但到底包含了哪些地方,區內各地生活及發展又是怎樣? 領展計劃以5供1形式,供股集資約188億元,每個供股基金單位價格44.2元,較停牌前價格折讓近30%。 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今次是首次建議以供股方式集資,供股有3個原因,包括預示在加息周期及利率正常化時代,未來一、兩年房地產資產重新定價時,會帶來不少投資機會,有更強資本就有更大能力捕捉機會。 其次是期望透過多元化發展,提升投資組合,更多的資本基礎,就有更充足彈藥及優勢探索與更多資本夥伴的合作。 最後要維持財務融資競爭優勢,強調建議供股完成後,淨負債比率料降至20%以下穩健水平。

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2014年,「灣區經濟」首次被納入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將依託毗鄰香港、背靠珠三角、地處亞太主航道優勢,重點打造前海灣、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等灣區產業集群。 《廣東海洋經濟地圖》公佈(2011年-2012年)2011年8月,國務院批復《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是廣東省繼《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之後的一個國家戰略。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2011年)2011年3月6日,廣東省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兩地政府於在北京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其目的在於持續推進兩地的合作交流,並全面推展兩地在經濟、社會、民生、文化 及基建等領域上合作。 《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佈和「同城化」提出(2011年)2011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佈《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公眾諮詢文件,稱要「逐步使粵港、粵澳臨近地區的交通條件接近同城化水平」。 ,簡稱GPRD),目的促使粵港澳在經濟上更緊密合作,由行政長官委任馮國經為首屆主席,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界別,包括商會、銀行界、船務及紡織業、會計界、法律界、物流業、科技界、地產界、建築業、環境及教育團體,以及中小型企業和智囊團組織的代表。

住在大灣區: 廣州

另一方面,由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特別是交通愈來愈方便和快捷,一個小時內已可以到達灣區的不同地方,甚至由香港巿中心到廣州,時間上和由港島香港仔到元朗差不多。 未來有多少香港人會在退休時,選擇在其它灣區城巿生活,現在雖然仍是未知之數,但現時已有不少香港居民在灣區經常生活,他們如何可以選擇「在粵」退休生活,及到「高高齡」時接受長期照顧服務而無須回港接受服務,便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工作。 中央政府亦支持建設由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及深圳「深方科創園區」,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便利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流動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住在大灣區: 香港居民在廣東省養老

現時有多少香港永久居民在灣區內經常生活,我們有以下的一些較為明確的資料:統計處根據入境處出入境的資料,估計於2019年年中,約有53.8萬名香港永久居民經常在廣東省生活1,當中16.5%(即約8.9萬人)為65歲或以上。 台南貨櫃公園就座落在永大夜市旁,萬坪探索教育公園也在永大商圈。 鹽行商圈歷史頗久,早年因鹽商巨賈成庄而得名,商埠鼎盛;發展至今,當地的中正南路、中正北路有多間銀行,和多家大型連鎖企業如全聯、寶家等,商業活絡、人口聚集;而永康復國商圈在永康舊市區,居住人口眾多、生活機能完整,因此小吃店雲集。

住在大灣區: 經濟

2013年12月26日,中共深圳市委五屆十八次全會,市長許勤在市長許勤首次提出發展「灣區經濟」,表示前海開發開放是「灣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此條目介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粵港澳地區,提出的一個區域融合發展戰略。 關於地理概念上的南粵核心地區,請見「珠江三角洲」和「粵港澳」。 前特首林鄭月娥卸任後少有公開露面,曾有傳會晉身政協常委,但最終未有在新一屆名單入選。

住在大灣區: 交通基建

譚伯和周婆婆現在也會收看香港的新聞,希望緊貼香港消息,宋叔則堅持閱讀《廣州日報》,對大灣區概念不陌生。 宋叔覺得,「這些大政策,小人物有什麼資格討論」,只希望能令生活變好,但不要以物價上升為代價。 他說,其居住的屋苑,三年之間呎價已翻近倍,憂慮現時15元人民幣(約18港元)一碗的雲吞麵,價錢將來會逐漸追貼香港。 上述計劃是讓選擇移居廣東或福建並符合資格的香港長者,毋須每年回港,亦可繼續領取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而政府已在今年初,將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這兩個計劃,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發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2,770港元)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3,715港元)。 惟深圳樓價過往已累升甚多,投資者應着眼潛在升值幅度,一些樓價相對低水的城市如惠州,料倍升的機會較高,因當深圳的商業中心區域要向外伸延,較大機會移向東面的惠州,將吸納更多公司在惠州設立廠房和辦公室。

香港藝人肥媽鍾情大灣區樓,多年來購入不少優質物業入囊中,是名副其實的大灣區置業專家。 之前肥媽為大家推介了大灣區中山十分適合安養自住、部署投資… 自從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不再受居住及社保年限等限制,區內樓盤的諮詢和成交量飛速增加,很多人想享受灣區政策福利的同時;也用較低的價格,… 大信活力城之1層為醫療康復中心,提供體檢、上門服務、中醫推拿、24小時醫護救援、急診急救住院綠色通道等10項醫護保障,令你住得健康又放心。

住在大灣區: 港人北上置業慎防「雙失」

長遠而言,網友希望搞些小生意,計劃一兩年後安定下來,適應了內地的生活,就會沽出手上所有股票,做點小生意,過下老闆癮。 網友也坦白說, 身邊很多朋友對他的大灣區生活有不少疑問, 例如返內地生活上網去不到You Tube及香討、 會不會識不到朋友、考車牌等問題。 在新措施下,符合內地當局訂定的資格的六類人才可以向內地當局申請有效期5年、3年或1年的人才簽注,在簽注有效期內多次往來香港,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30天。 港人北上置業要順順利利,除了充裕首期,考慮地區、樓盤、價錢、社區配套等重要因素,還有甚麼準備功夫? 「大信‧活力城」(沙溪店)位處中山市沙溪鎮翠景南路1號,設有1座樓高26層的住宅,共提供489伙,單位建築面積約31至112平方米,公寓提供開放式至2房戶型,並設有特色花園戶型,選擇多元化。

但是,不會獲發特別津貼或其他援助金(例如租金津貼、特別膳食津貼、交通費津貼)。 另外,由於人民幣非自由流通貨幣,故存戶每日只能兌換最多2萬元,日限匯款內地的金額不得超過8萬元,且須是同名帳戶;匯款設手續費。 除此之外,專案集合健身室、恒溫泳池、瑜伽室、室外健身區、環跑經、球類運動室、茶藝室等20大設施的康養會所,更讓你的退休生活既注重養生又充滿活力。 市場往往對喝“頭啖湯”的參與者回報是最大的,如果沒抓住深圳上一波樓價的起飛,就不要錯過今次的大灣區騰飛了。

住在大灣區: 新聞資訊

綜觀近年來內地買家購買一手私宅宗數地區分布,當中最受內地買家鍾情的地區為啟德區,佔約兩成左右。 近年來成為市區焦點區域的啟德,區內未來供應充足,差不多每隔一季都有全新盤推出應市,而且戶型選擇,以至發展商品牌都十分多元化。 現行政策下,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不再需要提供繳納社保、個人所得稅、學習、工作或居住的證明,使購房程序更便利。 局方表示,交流團先與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就粵港兩地青年發展進行交流,探討未來加強合作的方向;隨後參觀支援港澳青年於內地創業的基地、龍頭創科企業及創意園區,以了解大灣區在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等方面的最新發展。 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設立的分校、醫院或分支機構如能符合特定條件,可列為試點單位,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出境來港。

穩步試點內地銀行可通過其香港分支機構或同一法人集團的控股銀行,採用異地見證方式,為香港居民開立內地銀行,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使用移動支付。 從申請方面來說,優才和專才的區別主要是,香港優才由申請人本人申請,人才類型包括行業翹楚、精英人才及世界冠軍。 而審核對象為申請人本人,續簽形式為2+3+3,另香港優才拿了香港居民身份證期間,如果失業,續簽時入境處會酌情多給一年簽證,不會直接拒絕續簽。 內地電子支付/電子錢包流行(如支付寶、微信支付),日常生活幾乎可以不用現金。

大灣區一體化發展,不僅要加快城市的物理空間融合,更要圍繞灣區產業布局,促進人才合理流動,以人才科學分布加快大灣區融合。 團結香港基金去年8月發布的研究指出,在大灣區發展過程中,人才的雙向流通是推動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 此次大灣區內地人才赴港澳簽註新政策,涵蓋科研、文教、衞健、法律等6類人才,正是本港建設「八大中心」所需。 按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設計,大灣區要建設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更需要吸納海量人才,促進人才流動,建設高水平的「人才灣區」。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由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河北側毗鄰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區」組成,是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個重要平台。 中央政府將會在便利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流動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