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坑村公所2024全攻略!(持續更新)

十九世紀時,這四條客家村落組成村盟,合稱為「四山」,在茜草灣天后宮偏殿設有「四山公所」。 村盟的主流經濟是採石,村內有很多「石堂」(客語,即採石公司),石材供本土及廣東沿岸村落作建築用途。 駐紮在九龍寨城的官員,奏准清廷冊封每山一人當代表,正名為「四山頭人」。 主管地方大小事務及獲清廷授權向官批石堂徵收稅務。 四山頭人雖不是官員,但享有特殊地位,可穿戴清官服飾,有儀仗隨員高舉「肅靜迴避」牌匾及鳴鑼喝道開路。

九龍坑村公所

1948年,新「天后宮」落成,兩村居民隆重慶祝,見證「媽娘」喬遷。 當日早上,村民鳴鑼打鼓,燃放爆竹,舞醒獅、麒麟。 「媽娘」從舊廟被移安坐轎上,由六名精壯「童男」肩負上路,並由管理廟宇的「值理」們領路。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村

「茜草灣」雖在地圖上已完全消失,但可幸的是,有些建設和設施的名字還帶著這「母地」的基因,可勾起市民的「集體回憶」。 「茜草灣」在十九世紀時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灘長水淺,西北望「牛頭角」,東南鄰接「茶果嶺」及「鯉魚門」。 村中沿岸盛產石材,立村原居民多是姓羅、曾、盧、鄭等的客家籍石匠。

九龍坑村公所

1995年,學生人數驟減,班數縮至四班;但受97回歸後實施的內地移民來港政策影響,學生人數增加,班數回復六班。 1949年美國基督教路德會在村中「嶺南新村」創立「聖腓力學校」,「賴約翰」為校牧及校長,但學校在80年代時已停辦。 「德基幼稚園」則在1962年由天主教「聖母聖心會」比利時籍「雷振東」神父創立,亦在70年代中停辦。 但最殘酷的現實是,為了配合目前教育改革,村中現存唯一的「海濱學校」預期最遲在2008年8月也要把門關上。 到時,百多年的鄉村文化及教育事業一夜之間就蛻變成村民的集體回憶。 到了40年代末,適學兒童增加,村民籌款建「四山公立學校」,取代了規模較小的「嶺東小學」。

九龍坑村公所: 沙田區西部

與此同時,渡船碼頭和「海傍道中」沿岸共泊著十多艘海鮮艇,讓遊客可親自揀選活魚,增加飲食情趣。 70至80年代,海傍道中兩傍的民居很多都改為海鮮商鋪,或重建為酒家。 從此,這條從來不是漁村的「鯉魚門村」便成為中外遊客必到之地,而「鯉魚門」這三個字便成為全球「海鮮飲食業」的品牌。 九龍坑村公所 1948年部份國民黨退兵在村北山坡建「嶺南新村」,村民從事養豬、耕種、發芽菜、造豆腐等工作。

1965年《工商晚報》報導提到,牛屎湖村有8戶人,原有100多人,但因漁業不景,部分人已遷離,剩下70多人。 九龍坑村公所 翻查資料,原來在1965年3月6日,一艘往來沙頭角與牛屎湖的街渡在榕樹凹附近翻沉,12人當中,8人獲救,船主及3位居民失踪。 從報導得知,當年每天只有一班街渡,是往來沙頭角的唯一交通工具。

九龍坑村公所: 香港鄉村列表

「牛頭角」於1965年遷拆,70年代起開始發展為一大住宅區,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半數住宅都是座落在「佐敦谷」及「鱷魚山」這兩地區。 「牛頭角 」原鄉(位於今「定富街」及「定安街」鄰近接壤區域)現今已亦成為主要住宅區;而填海取得之地則大部份成為工商業區。 十九世紀時「牛頭角」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海灣,西北望「九龍城」一帶村落,東南接壤是「茜草灣」、「茶果嶺」、「鯉魚門」等村。 村中沿岸盛產石材,立村原居民多是姓李、廖、申、盧、繆等的客家籍石匠。 因海灣兩旁的山嘴凸出九龍灣水道,使其海岸線酷似一對牛角,因而得名。

九龍坑村公所

鯉魚門區內還有專賣柴、米、油、鹽、雜貨等商號;家庭式工業還有糖果廠、瓷陶廠、染料廠、紙廠、香廠、藤廠等。 50年代,政府先後批出牌照給石商在媽環村一帶山坡採石。 「茶果嶺」是九龍灣水道東面一狹長小村落,嶺北山背為茜草灣、西北望牛頭角,東南鄰接鯉魚門。 九龍坑村公所 十九世紀時始有人煙,村民多以開採石礦及務農為生。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

「鯉魚門商會有限公司」在1966年成立,不時與商戶、有關政府機構聯合舉辦各類活動,推廣旅遊。 70年代晚期,「互助委員會」成立,為村民服務。 「鄉公所」、「商會」、「互助委員會」全都是咨詢架構組織。 此外,區內「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之「鯉魚門社區服務處」自80年代開始向區內人士提供多元化服務,造福各階層村民,特別是弱勢社群。 沙埔鄉民是雜姓聚居,其中吳氏居民與衙前圍吳氏族人同一宗祠,另大磡村朱氏在沙埔鄉也置有土地,這幅土地後來租給冠珍醬園,每年租金撥歸蒸嘗,作春秋二祭的經費。 (參考朱石年寄來的手稿)原鄉公所設於東利道尾。

九龍坑村公所

該道路設有一條商業貿易街直至沙埔道尾段終止,俗稱「打鐵街」,非常熱鬧。 1880年樂善堂在打鐵街32號建立,與沙埔鄉隔鄰。 它是一個民間慈善組織,贈醫施藥,開辦學校,以及提供殮葬幫助服務。 樂善堂後來搬移到龍崗道口,仍辦學校和醫療所。 五十年代末,政府開始徵收沙埔鄉地,九龍十三鄉委員會成立專責委員會,成功爭取獲政府給予以屋地換樓地的賠償。

九龍坑村公所: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IMXHK)2022

40年代,村中最早的茶居叫「樂華園」及「明昌居」,除提供客家傳統飽點給村民外,還用小艇把飽點外賣給停泊在酒灣一帶的船艇。 1941年,日軍佔嶺鯉魚門,各行業都關了門。 十九世紀末,英殖民政府重新測量及登記土地,村內多個「官批石堂」封山;因經濟轉營,村民漸多以耕種、養豬、養雞為生。 當年,鄰接東北之地開設很多大小雞場,該地後來竟正名為「雞寮」。 由於海灣的淺灘長滿「茜草」及盛產海貝,每當潮退時,也吸引無數「鯉魚門」的婦女攀山越嶺前來「撈茜」作豬糧和「扒螺仔」加一道菜。 二十世紀40年代末,「亞細亞火油公司」在村闢地作庫區,致使「茜草灣」的地貌蛻變。

該宗祠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這使得吳氏有需要將祖先上溯至古代的延陵季子,使到無論吳成達或其他吳氏子孫,均繼承了貴族的身份,於是建祠祭祖便完全符合清朝的法律。 (參考張瑞威,<九龍衙前圍村吳氏祖先的追尋>,《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45期(2006年10月),頁6。 曾姓族人於1671年遷入荔枝窩,黃姓族人則於1735年遷入,全村村民皆為客家人,以漁農為業。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山 (大埔頭 – 鳯園)

這群「特別客人」使村內賣糕點、粥、粉、麵、飯、糖水等之商店生意興旺,尤其是在傍晚。 路經渡船碼頭兩傍擺賣的魚販時,有些人便選購一些活海鮮到附近的茶居蒸炒作菜;這可說是鯉魚門「海鮮飲食業」的雛形。 東起牛頭角,上至彩雲,西至斧山道東九龍診所,皆曾是本鄉範圍。

  • 二十世紀50年代,居民漸搬離村,少數留村的亦融入茶果嶺社區及共用其設施。
  • 面對七約聯盟,大埔頭鄧族亦聯同七約成員以外的鄰村,例如南坑村、九龍坑、三門仔等組成「聯益鄉」抗衡。
  • 有心人找到春花落遺址在青衣島南灣角附近,在谷歌地圖重生;雲山下雖沒標出,但石板古道、頹垣荒田和古墓,都有迹可尋,就在流水響郊遊徑營地以南。
  • 樂善堂後來搬移到龍崗道口,仍辦學校和醫療所。
  • 東起牛頭角,上至彩雲,西至斧山道東九龍診所,皆曾是本鄉範圍。
  • 當年,鄰接東北之地開設很多大小雞場,該地後來竟正名為「雞寮」。

翻查資料發現,1959年10月19日華橋日報的報導提到將於鎖羅盆山腰建一小型水塘,除接駁喉管供應食水予鎖羅盆村居民外,亦安裝了海底水管引水至鴨洲。 香港工商日報1960年7月23日報導提及是項工程由新界民政署籌劃,並由英軍及美國經援會合作興建。 60年代初,村內很多家庭式工業和山寨廠;而媽環村、媽背村的石礦場和在三家村的「潮記船廠」可說是村中的重工業。 1967年政府實施火药管制,不再給石廠續牌;石廠遂全面停業,而有二百年長的鯉魚門石礦業終於劃上句號。 但隨着香港工業開始蓬勃,經濟趨好,市民消費力強。 吸引很多本地遊客專程來鯉魚門吃海鮮,三兩年內,多間新酒家在鯉魚門開業。

九龍坑村公所: 資料連結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過去連接大窩西支路的橋頭行車天橋跨越粉嶺公路,但並無繼續跨越 九龍坑村公所 東鐵。 東鐵東面的居民如要駕車往粉嶺公路,需使用位於東鐵軌道下的一條行車高度有限制的隧道,由於車身較高的車輛不能通過該隧道,對居民構成不便。 相比大欖、西貢西等郊野公園,林村郊野公園名氣稍弱,林村鄉正積極提升市民的認識。

九龍坑村公所

牛牯嶺行山徑終點處約高360米,接入林村郊野公園。 這時兩邊高樹形成的林蔭清涼,泥土山徑走來舒暢。 約走20分鐘見三岔路口,前路兩方分往粉嶺車站及白牛石經大刀屻。 牛牯嶺行山徑位處北大刀屻東南山腰,它實質是昔日的軍用石屎公路,10多年前,此徑名稱並未出現,行經旅人只稱它為登大刀屻捷徑。 2008年,大埔區議會將它整理好,清除路邊雜草野樹,建設兩個涼亭及路標指示牌。 指示牌跟一般郊野公園的不同,是木製的,每200米有一個,因此全程2600米的山徑共有14個木製指示牌。

九龍坑村公所: 鄉村名冊

1992年,政府決定向朱氏收回大磡村土地作商住發展用途,朱氏雖不滿賠償數額,亦樂得藉此賣出有名無實的土地。 據他們說,先祖原居於流水響上方的谷地,名為雲山下,以耕田維生。 步往村公所的路途上,我們遇上每塊瓦片都完整、似是新修的陳氏祠堂,陳村長說最「正宗」的祠堂在雲山下,不過都倒下了。 一八九八年前,他們太公輩有兩家人離開了交通不便的原居地,落戶在可以通往大埔的九龍坑,向原居民買地,並登記入籍,後來雲山下其餘的村民都陸續遷居至此。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老圍(小巴總站)

英政府改派金文泰接任,金督按兵不動,靜待國民政府,由依循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逆轉為清黨。 果然,在1926年10月,國民政府解除香港封鎖,罷工結束。 因主持的更迭,抑或太平盛世下坊眾無憂無慮,祠廟到了八九十年代,都衰落了。 近年重開,其一幻化金碧輝煌八層高廈,其一保留天然野趣,善信各取所需。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村公所

此山徑亦有幾個刻有數目字的石柱,應是昔日英軍作標距之用。 毗鄰大埔富亨邨的近市區村屋,步行至富亨邨只需數分鐘,飲食、購物、街市買餸、學校、醫療診所、出外交通等等生活所需,皆可以靠富亨邨一帶之配套。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 – 獲批項目 (截至2022年10月)」,漁農自然護理署 (網上資料)。

我們經過有大榕樹盤踞於中心的休憩公園,據知村中的燈花會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會在此舉行。 客家話中「丁」與「燈」同音,添丁的村民從前會在這一天帶一盞燈掛到樹枝上,向村中宗親報喜,舞麒麟隨後會臨到他們的家門前道賀。 後來儀式簡化,同樣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添丁的村民會把一整隻雞帶來榕樹下,四分之三在樹下讓其他村民分食,餘下的四分之一(通常是一隻雞腿)就會帶回家中,寓意吉祥。 沙羅洞村是香港唯一的淡水濕地,具有極高生態價值,因此被漁護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另外沙羅洞村的荒廢村屋亦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九龍坑村公所: 路過 大埔北南坑村

除此以外,新界東北的寧靜和美景也是促成我寫這篇簡介「慶春約」七村資料及行山路線的專題文章。 30至40年代,村內設施不足,交通又不便,很多服務特別是醫療服務均須倚靠外區「筲箕灣」或「西灣河」提供。 村民前往牛頭角可沿海邊山路行數十分鐘,很多村民駕駛單車或由單車改裝而成的「孖車」(車前是駕駛座位,後是乘客座位)穿梭鄰近有小路貫通之地區。 此外,往香港島筲箕灣或九龍灣水道沿岸村落則要坐手搖的橫水渡或「三順利電船公司」的「電扒」(即電船)。 範圍約為彩虹道新蒲崗工廠區東北面至龍蟠苑、鳳德邨一帶。 今鳳德邨的雙棷樹標誌,來源於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會長陳金華結婚時在家門種下的一對棷子樹。

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國內新移民在區內定居,此時村中人口最盛。 到了80至90年代,香港貨運業興盛;政府在海傍設「貨物裝卸區」給「躉船」上落貨物及貨櫃車運作,帶起了一個新經濟活動。 位於九龍半島最東面的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居民以客家為主,打石為業。

香港行山誌

1946年,這裏建立了九龍坑,成為昔日的鄉村名校,隨着就學兒童減少,學校在2004年停辦,現校址保存良好。 由於立村較遲,所以在1819年編《新安縣志》中,並無本村的記載。 在1899年輔政司駱克的接收新界報告中,登記了這村共有130名客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