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中文課本202412大優勢!(小編貼心推薦)

學校亦可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採用「適用書目表」或「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以外的課本及學習材料。 教師可運用其專業知識,自行編訂或挑選其他教學材料,以切合學生的需要。 教師可善用教育局提供的免費教學資源及其他生活化材料作為輔助教材,以提高教學效能,並減少對課本的倚賴。 廖校長說,舊制的預科課程有「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講解現代社會如何應用和傳承中華文化,所選均是具代表性的文章,例如唐君毅的〈與青年談中國文化〉、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等。 雖然此科已取消,她仍會參考這些文章,以校本形式編訂教材,在高中教授。 本網站主要對《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600篇》作分析研究,簡介每篇文章的出處、寫作/出版年份、文白語體、字數篇幅有關情況,並附有「建議學習重點」、各文的「結構層次」和「篇章主旨」等參考資料。

母語教學制度實施下的英文中學皆報考課程乙的課程,而中文中學則有各自的做法:全部學生皆指定應考課程甲/乙,或按學生校內成績決定他/她適合應考的課程。 香港中學會考採用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 test)評級方法,俗稱「拉curve」。 學生各科成績分為A至F級,表現低於F級的成績被評為U,即「未能評級」。

中學中文課本: 英文科(課程乙)篇章引用事件

根據 2009 年開始實行的《數學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而編寫,全套課本包含必修部分和延伸部分。 本身喜歡舊事物的劉智聰是視覺藝術家,當初收藏舊課本,因覺得插圖好看,舊照片也很吸引,有時到夜冷店或網上尋寶,又或向其他收藏家購買,近來開始收集二三十年代,甚至是戰前和日治時期的舊課本。 教科書出版社的人到過灣仔的展示館參觀,更大讚倉庫的存貨不及劉智聰的收藏多。 啟思童心悅讀叢書系列通過幾位小主角的生活故事,啟迪學生的心靈,培養良好的品德。 小主角會隨年級與學生一同成長,增加學生閱讀的投入感。 此外,書後附有文學、品德情意、延伸閱讀及跨學科資料,亦有扣連故事內容的活動設計,方便教學。

1990年代初,因中文大學被港英政府強迫轉為三年制,暫取生計劃終止。 此後直至2000年的會考生,即使成績頂尖,都須應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才能報讀大學。 由2001年起,擁有6科最佳積點為滿分(即30分),並在英文科,以及中文/普通話/法文其中一科達4等/C級的應屆考生,更可直接申請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學士學位課程,並於中六完結後直接入學,即「中六生優先取錄計劃」,俗稱「拔尖計劃」。 (但過去也有出現院校以拔尖計劃以外的模式直接取錄符合拔尖計劃的條件的考生的例子。)故會考實較高考重要,很多成績平常之學生為了升學選擇重讀中五。

中學中文課本: 小學中文+數學練習下載:小一至小六|免費工作紙+答案|停課復課

香港中文大學更要求考生在任何一次會考中考獲最少7科及格(包括兩科語文科),但不需包括數學科。 自2002年考評局在兩個考試取消一級二等制以後,加上大學近年減少在聯招收生的比例,會考成績成為了高考成績之後,第二重要的收生考量。 而且部分大學的科目,甚至會把會考高考成績比例作四六又或五五之分。 中學中文課本 所以事實上,香港中學會考是現時學制下,大學入學考試的第一階段。 另外,政府推行不力,官辦的官立中學絕大部份是英中,連部份1990年代才創辦的新官立中學亦是英中。

  • E級則被廣泛視為香港中學畢業生求職時需要擁有的最低資格。
  • 持續下降的英語水平將會令香港難以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轉站的地位,而英語能力弱的學生升學亦較其他學生困難。
  • 本冊承接《悅心文言讀本》,繼續深入淺出地闡述另外26句經典名言,讓學生尋根究底,閱讀文言經典名篇,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 例如,在香港中學會考取得C級的考生,在英國普通教育文憑海外考試將極有可能取得A或B級成績。
  • 《悅心文言讀本》在修身、學習、世態等方面,精選26則經典文言名句,輔以相關的文化知識小百科、漫畫小故事、生活時事等,讓學生輕鬆掌握名句的文化精神。
  • 【最新出版】《啟思生活中國語文》(第五版) 全新推出的初中中國語文課本《啟思生活中國語文》(第五版),增加了讀、寫方面「教與學」的資源,並重點加強了語文能力和基礎知識的內容,幫助學生打穩語文根基。

這個程序是要確保所有中六學位都能分配給合資格的學生,不致出現學位空缺情況。 而大學聯招中,不少院校及學系也會參考這個積點作為收生基準。 在會考中考獲最佳六科成績合共14分的考生,可在中六收生程序的第一階段向原校申請升讀中六,若未能(又或不打算)於原校升讀中六,可在第二階段到其他學校申請入讀中六或到各區聯合招生中心申請其他學校的中六學位。 未能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取得學位和最佳六科成績不足14分的考生,可於往後的三個階段到仍有剩餘學位的學校申請入讀中六。 在最後一個階段,仍未能取得中六學位的學生可參加教育局的統一派位,但若果在最後一個階段前已沒有,或只餘下一所官、津學校有剩餘學位,統一派位程序會取消。 近數年因為學位競爭十分激烈,自2006年首次因學額不足取消統一派位以來,只有2007年及2010年實行過統一派位階段。

中學中文課本: 歷史沿革

古代「散文」,泛指與韻文相對的散體文章,即不需押韻、不講對仗的文章,而現代「散文」,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 這篇作品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作具體細緻的刻畫。 「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都跟父親有關的。

中學中文課本

小學數學《解題+思維 雙向訓練》的題目數量充足、題型多元化、有效幫助孩子解題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並提高考試成績,涵蓋小學數學所課題,鞏固所學,提供多元化的題目,備有專家解題策略,提升數學思維,設非常規應用題訓練。 曾任中學教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於香港文學研究中心擔任顧問。 著有《承教小記》、《翠拂行人首》、《縴夫的腳步》等。 多種調適資源,一站照顧差異:「差異調適資源庫」備各類課前、課後工作紙、課文測驗卷和評估練習,全面照顧「診斷及跟進」、「調適」和「評估」的需要,助學生螺旋深化所學。 人文和工具 兼善並重:本書每個單元既有強調工具性的「語文能力訓練」重點,也具備富人文性的內容主題,圍繞主題精選經典篇章及精彩時文,使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在單元中自然結合,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豐富其文化素養。

中學中文課本: DSE 中文 Past Paper 可以喺邊度搵到?

提升文學欣賞能力:閱讀材料選自內地、港、台三地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語文規範、文體典型、擴闊閱讀視野。 工作紙庫,全程照顧:工作紙庫備每個單元的預習、課堂、課後、應試工作紙,照顧每一個學習和教學進程。 每個單元的工作紙數量超過二十張,幫助學生螺旋深化所學。 綜合訓練,銜接高中:課本中步驟清晰的指導和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四條支柱,為他們日後應考高中「文憑試」作準備。 三個文言單元均以「文言基礎 → 文言導賞 → 文言鞏固」的模式編排,由淺入深地教授學生閱讀、理解、評價文言文。 豐富人文素養:因應單元的內容主題,精選經典篇章、趣味短篇及精彩時文,並聯繫品德情意,適當引入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

《我愛學語文》 跨課程閱讀理解,配合中文科閱讀重點,選材配合中文科與常識科學習內容,方便跨課程學習,教材配合常識科主題,擴闊閱讀範疇,參考閱讀層次擬題,加強理解能力。 「常識資料室」,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字詞庫」,幫助孩子累積詞彙;「字詞分類表」,加強運用效果,附「參考答案」,方便查核。 由耳熟能詳的文言名句入手,或許是認識中國文化的入門之法。 《悅心文言讀本》在修身、學習、世態等方面,精選26則經典文言名句,輔以相關的文化知識小百科、漫畫小故事、生活時事等,讓學生輕鬆掌握名句的文化精神。

中學中文課本: 英文科(課程乙)聽力測驗

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英語文學、普通話、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及佛學這9科外,所有科目均可以選擇以英文或中文應考。 就讀英文中學的考生通常會以英文應考;中文中學考生會以中文應考。 不過,應考語言不一定與學生所就讀是中文中學還是英文中學有必然關係。

別人當草,他視之為寶,十多年前開始蒐集舊課本,後來在面書設置專頁,2015年於灣仔富德樓創立「舊課本展示館」,然後出版了《我們的舊課本》,最近推出了續集《讀書好時光》。 形式活潑:練習輕鬆有趣,活動形式多樣,易於實行,既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學習字詞,亦鼓勵學生把課文所習與生活結合,靈活運用。 中學中文課本 課文優美:每冊課文包括民歌童謠、古典詩歌和白話散文,使學生樂於誦讀,亦切合兒童的生活語境,讓學生在優美的篇章中學會字詞。 提升文學欣賞能力:閱讀材料選自內地、港、台三地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語文規範,文體典型,擴闊閱讀視野。 易學易記三部曲:本書精心編排「拼音學習三部曲」,使拼音學習變得容易、具成效、充滿趣味。 第一部,「創意圖畫學拼音」,把拼音和圖像結合,使拼音深印腦海;第二部,「趣味兒歌記拼音」,把語音融入兒歌,聲入心通;第三部,「幽默笑話辨拼音」,讓學生在歡笑聲中分辨語音。

中學中文課本: 考試獲准使用物品

有7所學校額外接收600名考生,其中1所更額外接收了287名考生。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已於2011年為自修生舉行最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2010年為最後一屆讓應屆學校考生參與的會考。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KDSE)現已取代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考評局於若干考試科目加入校內評估一項,目的是希望減少學校為應付會考而特地操練學生。 由2006年會考開始中國歷史科、歷史科引用校內評估機制取代實行前的公開考試多項選擇題一卷。 大部分會考科目C級或以上成績,等同於英國通用教育證書考試(GCSE)及格(C級或以上),而2006年或以前則等同於英國通用教育證書普通水平考試(GCE O LEVEL)及格(C級或以上)。

  • 另外該屆的數學科考試當日,紅色暴雨警告在開考前約一小時發出,考評局在教統局宣佈停課下決定當日考試如常進行。
  • 然而,多年下來,中學師生對於「思維教育」還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 政府容許符合指定條件的中中在中四和中五年級使用英文授課,又容許所有中學自行決定中六和中七年級的教學語言。
  • 專題研習講解製作專題的每個步驟,以實例說明,並附有參考題目和資料。

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英語文學、普通話、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佛學這9科外,其餘所有科目的試卷均可以選擇以英文或中文應考。 兩種語言的試題、評分要求和分級標準相同,應考語言不列於成績通知書和考試證書上。 根據《中學教學語言指引》,獲教育局批准以英文授課的公營中學,除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等中國文化相關科目外,其它科目均須使用以英文編寫的課本及講義,課堂上教師亦須以全英語講課。 一些特殊情形可酌情處理,例如宗教科、術科、商科及工科等,以及個別學校的一些特殊情況。 學校如不使用《指引》規定的教學語言授課,即屬違規,校董最嚴重會被判監。 教育局為幼稚園至高中提供「適用書目表」,因此不論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常識以至文學、歷史等科目,不同學校所使用的書本均大同小異。

中學中文課本: 初中校本閱讀教材篇目

他指着展覽的其中一幅畫,嘆道:「你看,畫中的家很大很乾淨,有多士爐,還有一個工人。可是,當時有多少人住在這樣家裡?至少我不是。」他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住的是板間房,房子很小,未曾見過多士爐,只知道火水爐。 部分經典篇章亦因為無可替代的獨特性而保留,廖校長舉例如〈大鐵椎傳〉中的俠義精神,現代文章難以找到,「俠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故有保留的必要。 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簡稱「教育出版社」) 為香港、澳門知名的教科書出版社,於1950年創立,擁有豐富的出版經驗。 2017年文憑試中文口語溝通(卷四)舉行在即,同學可利用這段時間多作訓練。

中學中文課本

您可在網上發放試卷給學生作答,以及查閱每個學生的作答紀錄、作答時間和班平均成績。 但於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實施咗之後,香港唔會再分純中文中學同純英文中學。 1980年至1992年的會考中文科,則設有三組課文,分別是共同課文、甲組課文和乙組課文。 1993年,中文範文改為26篇必修,其中13篇文言文,13篇語體文。 2007年開始的新會考和2012年開始的文憑試則不設指定範文。

中學中文課本: 出版社

過往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 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 而2010年「末代會考」(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的報考人數有127,162名,其中90,063名為學校考生;37,099名為自修生。 中學中文課本 2011年香港中學會考為最後一屆考試(俗稱「終極會考」,意指最後一次會考)於當年4月至5月期間舉行,考生只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而不會再開放予學校考生應考。 根據課本的學習重點,擬定各類型的研習主題,並提供有關的活動建議、網址、參考圖片和資料等,以便教師輕鬆地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習。 雖然香港居民以日常使用中文的華人為主,但是1842年開埠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是由英國管治。

中學中文課本: 成績等級

考評局進行常模參照評級時,會選定一批近年在公開試中表現較穩定的學校為「對照組」,以鑑定在該次考試中,對照組學校按預定百分比考取不同等級的學生得分,稱為臨界分數(Cut-off Score);再根據臨界分數,考生須獲得相應的分數才能達到某個等級。 不過,常模參照主要比較學生的相對表現,未能顯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具備的能力。 理論上只要在該屆會考或以前,語文科 以外的科目取得不低於4科及格,或3科及格但5分以上的成績,就可以申請預科學位。 每年會考約有8萬名的應屆日校考生、重讀中五的考生和自修生,當中約5萬多人成功考獲上述成績,然而,由於中六的日校學額大約只有3萬個,所以相對而言,會考分數偏低,或校內行為有嚴重偏差的學生在升讀中六時會有困難。

中學中文課本: 【學語習文】授課語文分中英 考試範文有多少

【最新出版】《啟思生活中國語文》(第五版) 全新推出的初中中國語文課本《啟思生活中國語文》(第五版),增加了讀、寫方面「教與學」的資源,並重點加強了語文能力和基礎知識的內容,幫助學生打穩語文根基。 「差異調適資源庫」更提供一站式的診斷、跟進、調適和評估材料,全程支援老師的需要。 中學中文課本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授曾榮光,於2008年3月14日,公佈曾被教育局禁止公佈的母語教學成效追蹤研究。 追蹤研究顯示,首批接受母語教學的中學生,入讀本港大學的機會率較英文中學學生大減一半。 若中文中學學生在中四、中五轉用英語學習,入大學的機會明顯增加。

中學中文課本: 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初中階段試用)

香港的中文學校大都跟從此制,而畢業生如要進一步升學,也大多選擇內地大學。 1976年5月29日,一份中文報章讀者版,刊出疑是兩日後會考中國文學科的試題,來自考生中流傳的「溫習資料」。 當時主理會考的教育司署即日宣佈,將重新擬定該科兩卷全部試題,考試會照常舉行。 中學中文課本 由於擬題時間短促,當日的試卷全為油印,題數減少,由十題選八減至八題選六,無註明每題分數。 試卷為避開「溫習資料」,卷中所問的課文,大多數過往兩年已考問過。 詞句解釋題和作文卷的文章論述題,這兩類指明必考的題目,考試竟然完全不出。

中學中文課本: 甲類 – 新高中科目核心科目: 中國語文

而英文科就一直保持兩個課程,兩者深淺不同,直至2007年英文科改革為止。 1974年會考亦把原來的中國語文科,分拆為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兩科。 後來考試局接受教育統籌委員會建議,從1986年會考起取消註明應考語言。 以上考試主要目的在篩選學生入港大,學生報考科目少,未能全面考核其中學學業成績,不是理想的中學畢業考試。

中學中文課本: 中學課本

於1992年5月8日舉行的會計學原理科考試,考試局在每小時100毫米暴雨下(當時沒有暴雨警告制度)宣佈考試如常進行,但因為天氣理由導致部分考生無法前往試場,更有考生於前往試場途中不幸遇上山泥傾瀉而身故[來源請求]。 雖然在會考守則明確指出颱風或暴雨警告不直接構成延考的理由(因兩者屬獨立的組織),但考試局仍決定在5月30日再次舉行一次會計學原理科的考試,而已經應考第一次會計學原理考試的考生,可選擇應考與否,但應考的話,成績皆以第二次考試作準。 每年中學會考都會發生一些事故,經常涉及題目出錯、試題外洩(例如補習社試題和正式試題雷同,以及考試局或印務局員工偷取試題給參加考試之子女等)、試題難度過高、用語不當(例如使用非正規(英式)英語、港式通俗口語等)等,從而引發社會討論,日漸成為中學會考的家常便飯。 考評局在2003年起更改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Past paper and Examination Report)的出版形式,新版附上了試卷參考答案,並可讓任何人士閱覽。 1986年, 會考英文科課程甲和課程乙首次加入聆聽考試。 當時聆聽測驗是在裝有無線感應迴線系統的試場舉行,考試局向考生供應聽筒。

共同課文有9篇文言文,14篇語體文,共23篇;甲組課文有5篇,全為文言文,乙組課文有7篇,全為語體文。 為解決上述問題,考試局在1995年起率先嘗試將課程乙聆聽考試錄音交由香港電台廣播,考生須自備耳筒收音機應試。 中學中文課本 此舉也是要預備1996年英文科的新課程,原來的聆聽卷改為聆聽、閱讀和寫作綜合卷,不適宜再採用多種版本。

E級則被廣泛視為香港中學畢業生求職時需要擁有的最低資格。 各級所對應的積點,是為中六收生程序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報考資格而設。 積點從1991年起使用,配合教育署同年開始實行的中六收生程序。

條目豐富:精選適合小學至初中學生程度的常用成語共760條,連同近義詞成語及反義成語計算,則多達1200條。 照顧差異,緊密銜接高中:結合聆聽和綜合,備聆聽筆記、寫作大綱,綜合訓練有系統;照顧差異堂課紙讓學生填寫主旨段意、文言語譯、課文總結圖,鞏固課堂所學。 以讀帶寫,兼重情理辭法:課文後設以讀帶寫,學習運用課文中的詞語、修辭及表達技巧。 另針對不同題型,通過寫作三部曲:「審題立意、構思組織、表達修訂」教授各種寫作方法。 讀寫緊密扣連,扎穩語文根基:設閱讀焦點讓學生帶目標閱讀,理解文意、細味作品情韻;以讀帶寫,助學生賞析名篇手法後學以致用;另以課文及生活化的例子,配合圖像、圖表闡釋語文概念,鞏固學生語文能力。 選用優質名篇,提升語文素養:課文題材多樣化,收錄全部建議篇章及多篇優秀白話文章,拓寬學生視野,深化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