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詳細介紹

棺內的土色則偏橙紅色,土中無任何的遺物或人骨遺留。 底板殘餘部份可見由一塊板所組成,兩側頂板亦皆由一塊板所組成。 北側側板殘餘一片,南側側板未受破壞,由兩片板岩所組成。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蓋板則十分複雜,各種大小的板岩片加起來達二十片之多,可能是完整的板遭壓破所導致。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2002 年發掘時,挑選了魚寮遺址上文化層出土的 3 件木炭標本與 1 件貝殼標本,送至美國 Beta 實驗室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另選 3 件陶片標本,送至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熱釋光測年。 此次發掘,發現了一個貝塚 F1﹝YLP8~P9﹞,三個灰坑F2﹝YLP7、YLP10、YLP13﹞、F3﹝YLP11~P12、YLP18~P19﹞、F4﹝YLP14~P17﹞。 探坑出土遺物全數起出後,探坑回填;文化遺物包含:石器標本 220 件;陶器標本近 8 萬片,總重高達 1,415 公斤;貝殼標本超過 1 萬件,重 213 公斤;獸骨標本則有鹿、豬、食蟹獴、狗獾與山羌等;另有魚骨、鳥骨和魚骨珠等。 為了連絡高鐵嘉義太保站與嘉義市區,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進行「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計畫,預定由嘉義縣太保市西北側的「嘉義縣治擴大計畫區」的東北側起,至嘉義市西側的世賢路,長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11.68 公里,寬度 50 公尺。 在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期間,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的劉益昌主任,於 1999 年 8–9 月,進行計畫道路沿線文化遺址地表調查,結果重新確認魚寮、白鴿厝兩處史前遺址,並新發現南新遺址。 上文化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湖文化魚寮類型,史前遺物分布密集,類型豐富而獨特;陶器以灰黑色胎的泥質陶為主,灰黑色胎的夾砂陶次之,器表常覆蓋著一層淺黃褐色、淺灰色或橙紅色的色衣;石器大部分是經過細磨的磨製有刃石器。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主要巴士總站

P1坑發掘至第五層的深度時,發現一塊厚約八公分的圓石,圓石下二十公分處方出現本墓葬蓋板。 側板深度是從 L7 延伸至 L9,而底板約在 L8 的深度。 而在石棺的西側頂板外,有一小型灰坑,含有密集的木炭和燒土,可能曾在棺頂或棺尾進行過焚燒的行為。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日據初期 (西元 1900 年) 由鳥居龍藏發現,當時稱為烏牛欄遺址 (鳥居 1900:478)。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從文化層 4 所出土的紅色細繩紋夾砂陶,則表示 Tanunas 遺址應該有著另外一個較早的細繩紋紅陶文化相,故此遺址共歷經兩個不同物質文化相時期。 不過究竟是清代時前來築路的兵勇,還是布農族向漢人購買硬陶器使用,還無定論,但以出土的漢人硬陶的文化層,可推斷陳有蘭溪與沙里仙溪流域,晚近時代的人類活動。 此文化的內涵,石器以打製斧鋤形器為大宗,也有石錛、石鑿、石刀、石箭頭、石槍頭、石片器、石鎚、砥石等;陶器以紅褐色粗砂陶為主,器型多為直口大罐,一般為素面,有時有折肩,偶見把手或圈足,但極為稀少。 範圍由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上溯拉庫拉庫溪至大分及上溯其支流清水溪至拉庫拉庫社。 複查1個遺址點,新發現 4 個遺址,共 5 處,其中 1 處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一般管制區。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大馬璘文化:文化內涵

洞角遺址一個校正後為 2769B.P.(朱正宜 1990)。 從這些年代來看,年代大致在距今 3,500-2,000 年前。 此外還有黑白圍棋子、銅錢、銅簪、銅煙斗、玻璃瓶等,以及許多貝殼、牛骨、蟹殼、蛋殼等食餘。 雖然因為發掘面積有限,無法得知這棟房屋的整體布局,也沒有證據來判斷這是否為笨港縣丞署,但是推測這棟房屋的年代,大約是清代雍正至道光年間;居住者的身份,至少是鄉紳或富商,絕非一般平民。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從出土的遺物,我們可以對當時臺灣與大陸之間貿易的情形,及富貴人家的生活方式,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歷史時代的漢人文化以板頭村遺址為例,板頭村 (厝)位於北港溪南岸,當地耆老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的舊址。 出土文物除了殘磚斷瓦外,以陶瓷器的數量最多,也最重要。

  • 石器類型不多,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鏃及有槽石棒。
  • 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內所載資料的精確性、正確性及依賴付上任何責任。
  • 地層可能經些許的騷動,因此在灰褐色土層中常會見到年代早於暗褐色土層的遺物,但是大致上年代的範疇仍未超過這個數字 (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 何傳坤、劉克竑 1999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遺址發掘簡報〉,《中國民族學會通訊》第37期,臺北,中國民族學會。
  • 和 2060±160B.P.;碳十四年代為 2610±90B.P.,三筆數據的年代範圍在距今約 2,600-1,950 年前之間 (劉克竑、何傳坤1998),與之前張光仁在 Yingiana 遺址發掘所獲得的資料相比,整整往前提早了 1800 年。
  • 北鄒:分布在阿里山區、玉山部分山區、曾文溪流域、濁水溪上游及其支流流域,亦稱為阿里山鄒族;包含四大群落,魯夫都 Luhtu、伊姆茲 Imucu、特富野Tfuya和達邦 Tapangu。
  • 根據發掘結果,鹿野認為:「與布農族居地相同,鄒族所分佈的地域,也滿佈有薄形打製石斧。鄒族亦與布農族同樣地都很熟知這些石斧是用為鋤頭的,而磨製扁平偏鋒石斧是用作刮皮具的」 (鹿野1952:164;宋文薰譯1955:94)。

2002 年發掘魚寮遺址時,在 P8、P9 探坑的 F1 貝塚中,採集到大量的貝殼,還夾雜一些獸骨、鳥骨、魚骨,可能是當時人的食餘,由於埋在貝殼之中,獸骨保存的情形普遍相當良好。 根據當地耆老口述,魚寮大排由天然的河道改建而成;由於出土陶片的探坑,都位在魚寮大排沿線,而且陶片都出現在灰褐色黏性土之中,可能魚寮遺址牛稠子文化的陶片是被魚寮大排原河道搬運來,沈積在溪底或溪畔的淤泥中。 2002 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經公開招標,執行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委託的「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考古遺址試掘及監看」計畫,主要工作為工程前的試掘,以及施工期間整地和基礎挖掘時的監看。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2002 年 4 月 29 日開始探坑發掘和土心鑽探,至 8 月 23 日田野工作結束,共在白鴿厝段鑽了 5 個探孔,挖了 9 個探坑;在魚寮段也鑽了5個探孔,挖了29 個探坑。 由此數據看來,該文化系統較可能從海拔較低的淺山地區,往內陸高山地區逐 漸擴張開來的。 曾文溪與阿里山溪流域是阿里山鄒族的主要聚落分佈領域。 曾文溪上游的長谷川溪流向西南至達邦,支流伊斯基安娜溪來會,下切成深谷,形成左岸高位河階,於特富野高度約 1,000 公尺,於達邦高約 950 公尺,稱為達邦河階群,乃鄒族活動中心。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大馬璘文化:年代

板頭村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 17 枚銅錢中,除了 3 枚銘文無法辨認外,有 6 枚是乾隆通寶;3 枚越南銅錢,也鑄於雍正或乾隆年間;2 枚日本的寬永通寶,雖然可能的鑄造時間,橫跨了二百多年,但還不出清代的範圍。 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 2001 《國立埔里高級中學校舍重建工程暨大馬璘文化遺址發掘保存計劃第一期工作期末報告》,國立埔里高級中學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 1997 《水蛙窟遺址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 此外還有黑白圍棋子、銅錢、銅簪、銅煙斗、玻璃瓶等,以及許多貝殼、牛骨、蟹殼、蛋殼等食餘。
  • 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之「2004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
  • 表二,3 筆陶片熱釋光年代數據中,只有 2110±180B.P.
  • 青衣島巴士服務樞紐——長安邨巴士總站與 青衣站相距甚遠,以致東涌綫通車初期,使用青衣機鐵站巴士總站的路線並不多,只有九巴新路線63M、248M和249M,以及行經城門隧道路線49X及49P來回方向繞經青衣站。
  • 此次調查觀察到:臺灣阿里山地區在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定居;石器遺跡最高分佈到海拔約 1,545 公尺,和當時原住民在地理上的分佈高度相等;因此,在石器時代遺址與當地布農族、鄒族之間可能有歷史淵源 (鳥居1900 楊南郡譯1996:315-22, 606-7)。
  • 1964 年 11 月 19 日至 12 月 25 日,國立臺灣大學的宋文薰教授與美國耶魯大學的張光直教授,率隊發掘營埔遺址。

標準面定在發掘區東側的水泥界牆上,所有現象的相對深度,都是從這一點計算。 瓷器的年號款識包括明代的宣德、成化,清代的雍正、乾隆、嘉慶等五朝,其中宣德、成化款瓷器,是清代的仿製品,可以不予考慮。 雍正款瓷器只有 1 件,最多的是乾隆年製瓷器 16 件,其次是嘉慶年製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3 件。 同時,在 T6P10 探坑中,也有明顯的地層證據,嘉慶年款的瓷盤位於探坑上層,其下有一層平鋪的瓦片,再其下則出現大量遺物,其中包括許多乾隆款的瓷器。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石板棺由八塊板岩重疊而成的蓋板、一塊東側板、一塊西側板、兩塊北側板、兩塊南側板,以及兩塊底板組成。 棺內長 185cm,棺內寬 50cm,棺內深 30cm。 棺內不見人骨,也沒有陪葬品,但由棺板組合方式,南、北側板及底板都是長板在西而短板在東,推測埋葬時頭向可能朝西。 水蛙窟遺址的地點位於東經 120°52’44″,北緯 24°26’56″,也就是在埔里鎮市街中心的西北方約四公里處,在地形上屬於埔里盆地的北端。 在遺址東側兩百公尺的溪谷階地上,有臺二十一號省道通過。

除此之外,大馬璘遺址還有一些獨特的石器類型,如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打製石片器等,都不見於其他史前遺址,或形制上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複雜且自成一格,所以我們認為,若以「大馬璘文化」一詞來敘述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可能會比「營埔文化大馬璘類型」來得合適 (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營埔文化遺址分布的範圍在中部自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陸延伸。 代表的遺址有清水區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區水源地、火葬場、外埔區大甲東、神岡區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區水底寮、七份、矮山坪。 在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和頭份鎮後庄里北面的臺地上,曾採集到類似中部營埔遺址及北部芝山岩文化的陶器、石器。

範圍由高雄縣桃源鄉復興村上溯荖濃溪至帕帕西溪會合處,東至禮觀。 複查7個遺址點,新發現7個遺址,共 14 個點,其中有 5 個點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一般管制區。 根據移川子之藏等 (ibid.) 的調查,布農族各部族的移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期的移動是在中央山脈之西,玉山之北;第二期的移動是越過中央山脈向東方和南方移動。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從玉山國家公園涵蓋的地緣,範圍包括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四個縣行政區,區域內更涵蓋布農族 (含郡、巒社群) 及鄒族 (含南鄒、北鄒) 兩大臺灣原住民族。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玉山國家公園史前文化:玉山國家公園簡介

國分直一 1959 〈臺灣先史時代庖石刀〉,《民族學研究》23 :1-38。 本坑在 P2A 及 P2AEex 發掘結束後,由於發現 P2AEex 鍾山臺23 24號平面圖 的 a 區有直立石板,北牆亦有石板,判斷為另一石棺,因此才發掘本坑及本墓葬。 此墓走向為西偏北二十六度,其棺口距地表深約為 76cm。

代表遺址包括大甲區的番仔園遺址、外埔區麻頭路遺址,清水區的清水遺址、沙鹿區的鹿寮遺址、龍井區的山腳遺址、龍泉村遺址,以及臺中市麻糍埔遺址、惠來遺址等,遺址常出現貝塚,墓葬為俯身直肢葬。 第二階段的發掘工作,從 2 月 24 日至 3 月 19 日,共 18 個工作天。 發掘地點位於西半部的玉米田中,改為以 2m×2m 的探坑進行抽樣試掘,若有重要現象再擴大探坑,主要目標為尋找房屋基址。 民國 87 年 3 月發現遺物的地點,位於板頭村內嘉 74 與嘉 71 兩條縣道交會處附近,也就是板頭村 4 號民宅東側的路旁。 因此發掘的預定範圍,就選擇在出土遺物地點的南側,杜姓農民的田地上。 而此次發掘區可能是在遺址最東邊緣,位於板頭村 4 號民宅東側,杜姓農民的田地上,大約在北緯 23°34’02″,東經 120°18’15″;也就是方格座標 N m×E180250m 處,海拔高度約 13 公尺。 北港溪全長約 83 公里,流域面積約751平方公里,是嘉南平原上主要的水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