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8大優勢

昆明市委書記楊健強、市長張成寅對大觀樓長聯的修復工作非常重視,曾親臨長聯放樣現場視察聽取匯報。 一九六四)與孫髯同為陝西三原人,兩人均以美髯著稱。 于先生晚年曾有人請他書寫孫髯的大觀樓長聯,于先生非常愿為同邑的名聯書寫,留下書文具佳的珠聯名作。 但深感書此長篇巨製,要一氣呵成,現在體力下支,不能免為其難。

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大觀樓: 大觀樓軼事

大觀樓詞語解釋 / 大觀樓是什麽意思 簡體拼音: [dà guān lóu] 反義詞: 近義詞: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 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面臨 滇池 。 “天下第一联”又称“天下第一长联”,是云南昆明滇池的大观楼长联,作者为清朝乾隆年间人孙髯翁。 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孙髯翁便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民间学者,他终其一生都只是个穷书生,却创下了无人可以撼动的长联纪录。 (20)大觀樓: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濱,在今昆明大觀樓公園內。 大觀樓初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樓前懸掛孫髯長聯為昆明名士陸樹堂用行書書寫刊刻,至清咸豐七年(1857)毀於兵燹。

在中國四大名樓之中,大觀樓是最年輕的,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其間因戰火和水災兩次重修)。 大觀樓在離昆明市西兩公里的大觀公園內,南臨滇池,與太華山隔水相望,明代稱近華浦。 清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湖北僧人乾印到此講經,建觀音寺,遊人漸多,始成遊覽區。 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就寺址建樓二層,題名『大觀樓』,並建湧月亭、觀稼堂、懷古廊迂迴連貫催耕館、牧夢亭等附屬景點。 樓成之後,文人雅士經常在這裡聚會,酌酒賦詩。 乾隆年間,寒士孫髯出類拔萃,傲然自負,揮毫創作出『古今第一長聯』,吟為千古絕唱,至今已兩百多年。 大觀樓,位于云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筑。

大觀樓

”阮元號芸臺,人們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軟菸袋”。 孫髯晚年貧困落魄,寄居昆明圓通寺後的咒蛟臺上,自號“蛟臺老人”,卜卦為生。 相傳,孫老目睹官吏榨取民財,百姓流離失所,滇中深藏隱患,孫髯更憂國憂民,但登大觀樓,心緒難平,激憤如潮,於是奮筆疾書,為我們留下了“海內第一長聯”。 大觀樓 下聯掛在樓門的左邊,從左往右娓娓道來雲南這片熱土上如暮雨朝雲般轉瞬即逝的發展歷程: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儘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再修。 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 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 大觀樓、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圍添筑外堤,夾種桃柳,點綴湖山風景”,“從此高人韻士,選勝登臨者無虛日,遂成省城第一名勝”,達官顯貴臨湖宴飲,騷人墨客登樓歌賦。 清乾隆二十五年進士、臨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華浦》詩中寫道:“憶偕詩太守,高宴集朋輩。 ”吟詠近華浦的詩詞,有的描繪山光水色,有的粉飾“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頌德,不外吟風弄月,離愁別恨。

大觀樓: 大观楼长联对联

復建成功后的大觀樓,不僅可以再次成為長江四大名樓之一,還將成為“長江第一景觀樓”。 明萬歷年間(1573年-1619年)江防同知嵩建。 清軍入關進入揚州城后,對揚州城進行搶掠。 大觀樓 盡管后來陸續有人出資翻修,但原汁原味的大觀樓此時幾乎消失在了歷史的視野中。 對聯全文: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

大觀樓

現存長聯是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由年僅三十八歲的雲南劍川白族書法家趙藩以顏體楷書書寫的,此聯每隻長三點八五米,寬零點四五米,藍底金字,書法端莊適勁,氣勢恢宏。 刻製的木質對聯由雲貴總督岑毓英重立,故長聯上沒有寫是趙藩書寫的,這是一種歷史的遺憾。 至此以後,各地遊人絡繹不絕,長聯也就譽滿全國了。 我國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文化古老,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美不勝收。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騰王閣、雲南昆明的大觀樓為我國的四大名樓。 宋人滕子京說得好:『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于巨卿者不為著。』他正出于這種思想,才請大文豪范仲淹『作文以記之』。

大觀樓: 大觀樓長聯品鑑

長聯問世以來,被譽為“海內外第一聯”,“海內長聯第一佳者”。 清嘉慶年間,迤西道宋湘撰聯:“千秋懷抱三杯酒;萬里云山一水樓。 大觀樓 孫髯翁長聯問世,大觀樓躋身“中國名樓”。

細讀長聯,就會感到作者激越深沉的情感,像一根紅線貫穿其間,全聯氣勢雄沉,一氣貫注,渾灝流轉,滔滔然若江河行地,強烈的情感與寫景敘事水乳交融,渾然一體。 髯翁對昆明山川景物,對雲南歷史的真切感受,深刻的思想境界,深深打動了讀者的心弦。 凡吟誦之後,都會使你如嚼甘果,果雖盡而味不絕,迴腸蕩氣。 全聯以寫景入手,由景入情,由現實描寫轉入歷史評述,轉換自然。 故自長聯一出,『聞者莫不興起,冀一登臨為快。』最早的長聯由當時(乾隆年間)昆明名士陸樹堂以草書書寫刊刻(今陸書摹刻聯尚存二樓)。 道光八年(一八二八)樓增為三層,此後大觀樓更成為文人墨客賦詩、論文的雅集之地。 到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大觀及長聯同毀於兵火。

大觀樓: 成交走勢

嘉慶年間,阮元巡撫江西時,所制船最穩最快,“曉發南昌暮至瓜洲”,瓜洲紅船比馬快,後各處皆仿造。 中國揚州大觀樓位於瓜洲古鎮,曾與滕王閣、黃鶴樓和岳陽樓並稱為長江四大名樓。 大觀樓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後由於地質原因,加之兩次戰爭破壞,逐漸消失。 2012年,揚州市擬參照南京儀鳳門,對大觀樓實行復建。

  •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歲春正月初九日,孫髯翁於玉皇誕辰跨鶴西歸,享年九十上壽。
  • 清 康熙 二十九年建, 道光 八年增修, 咸豐 七年毀于兵火, 同治 八年又重建。
  • 坐北向南,立於佔地402平方米的兩級石台基之上。
  • 髯翁對昆明山川景物,對雲南歷史的真切感受,深刻的思想境界,深深打動了讀者的心弦。
  • 下聯:數千年的往事,湧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
  • 大觀樓的平面佈局簡潔,主要入口在南北向,東西向各有兩道拱形小門。

大观楼结构稳重精巧,和谐美观,体量适中,庄重秀丽。 既与中国主流传统建筑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其昆明“五墨”彩绘及挑檐檩枋头木雕均为象头或花卉图形等,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融。 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与其长联相映增辉,形成滇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昆明深厚的人文积淀相结合的文化景观。 大觀樓 咸丰七年(1857年),云南“回民起义”,由东、南、西三面进攻昆明,迤东回民马德新、马如龙、徐远吉一道率领滇南回民起义军进攻昆明。 5月21日,滇南起义军进围昆明时与守城清军开战,南城外六街三市火光冲天。 南面由滇池乘舟进攻的回民路过近华浦时,放火将大观楼及其后的观音寺、华严阁一并烧毁。

崔顥、李白、王勃、范仲淹、孫髯這些文學巨卿所留下的傑作,使得名樓勝閣以文傳盛名,文因樓而名更盛。 名樓與名篇相得益彰,中國各地名樓自古以來就與詩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由一座有名的樓閣引出一位大手筆的名作。 由此而引起歷代文人墨客的千種文思萬般風情,形成一個以名樓勝閣和名文為中心的綿綿不絕的文化藝術作品大蒼萃,這種優秀樓閣文化輻射到民間,起著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應。 大觀樓 這樣,景遊與神遊相結合,風光與文化相補充,產生無窮樂趣。

大觀樓

两层檐枋之间设有吞口和如意托(装饰物),檐枋下有挂落(北方称倒挂楣子)。 大门的安装,下用石门枕,上用连楹,门扇、窗扇的中部为透空斜格梅花纹样、两头为木浮雕,门窗均漆果绿色。 建筑外装修为栗色柱、白墙,柱头、梁坊采用云南风格彩画。 大观楼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140平方米。 大觀樓 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东西方向宽21.30米,进深4.75米,台高1米,设有石栏杆,通过七级台阶下到地面,使大观楼的正面蔚为壮观。 月台南北方向长18.90米,北面月台因西面缩回,宽18.60米,进深2.40米,由于北面地坪抬高,月台仅0.15米高。 整个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长廊为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