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轉讓印花稅20246大優勢!(持續更新)

甲香港公司於2010年1月1日注册成立,公司注册文件顯示,甲公司之授權注册資本及實收資本皆爲港幣10, 000元,劃分爲10,000股,每股面值港幣1元正。 並且,甲公司全資擁有於中國大陸注册成立之乙公司。 印花稅於買賣雙方正式完成所有簽約程序,落實物業成交之後繳交。 由於樓宇交易涉及的契約文件十分複習,律師會代會處理妥善及打釐印,而同時將會向印花稅署繳交釐印費及印花稅。 首先,必須修訂首置定義,不論業權多少,曾經持有物業者應不可恢復首置身份,儘管他在另購物業時並無擁有任何住宅物業,亦不應再視為首置人士,才能杜絕「假首置客」的出現。

一般來說,轉名沒有實際期限,故有些業主會以拉長轉名期的方式,確保另一半不會即時放售物業。 政府限制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不過銀行對審批按揭準則在出招前後則未有改變,有銀行界人士指出,只要物業獲得公司股東或董事擔保,仍會批出按揭。 他續稱,銀行評估標準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以及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至於該公司股東是否透過公司股權轉讓獲得物業,並不影響其按揭審批。

內部轉讓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ssd8大伏位

不少準買家會向親屬「借人頭」來入票抽籤,以增加新盤中籤的機會率。 但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指出,一旦單位仍有按揭「跟身」,經內部轉讓時亦要重新申請按揭,換言之要為物業重新估值及銀行的壓力測試。 內部轉讓印花稅 若果網上估值與市場價格差幅頗大,用家不宜單單參考網上估價,因為網上估價主要以市場成交價基礎、樓價水平及物業條件如樓層等因素,以估價程式定出物業價值,當中未必可撇取內部轉讓這影響。 很多時,地產代理已搜集較多物業資訊,若心儀單位受內部轉讓偏低價格影響,買家或業主可主動向銀行提供有關資料,方便估價行更快瞭解並作出更貼近市場的估值。 其他稅項和業權考慮:一些業主可能傾向以大幅低於市價來轉名(以節省印花稅),但稅務局有權追回差價,甚至追討額外罰款。 如果通過「送契樓」(原業主以送贈形式將業權轉讓予新業主)方式來進行業權轉讓,有關交易仍被視為財產轉讓,需根據物業銷售準則課稅。

  • 如需要,本所可以提供豁免印花稅申請服務,費用另議。
  • 一般來說,轉名沒有實際期限,故有些業主會以拉長轉名期的方式,確保另一半不會即時放售物業。
  • 如其成交價嚴重偏離市價,不經代理交易,亦有機會被銀行視作送契。
  • 此舉雖然合共仍要支付8.5%,即$340萬的印花稅,但對比起由媽媽直接購入單位,要付15%印花稅即$600萬,則節省了$260萬的稅款。
  • 不過「龍床盤」並不多見,現時大部分住宅單位售價均高於200萬,那麼低價轉讓是否可行?

這種做法既可以令其中一方回復首置身份,亦可以避免另一半賣樓,雙重保障。 樓宇轉名沒有明文規定的實際期限,所以有些業主會無限拉長轉名期限以確保另一方不會即時出售物業,主要還是給自己一個保障。 不過如果在物業還沒正式甩名,供款人已經向銀行提交第二個物業的按揭申請,銀行在計算壓力測試時會連原本物業的按揭也一同計算,供款人必須有足夠的收入證明才可以通過銀行的審批。

內部轉讓印花稅: 香港印花稅簡介

因為在現行法例下,假如轉名前已聯名持有物業超過三年,額外印花稅只會就轉名的情況計算,不過賣樓時仍要繳交從價印花稅(AVD)。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摸貨」 被視為炒高當時樓價的主因之一, 摸貨即是以確認人身份轉讓,在簽署買賣協議後,抬高價格轉讓予下一手買家,確認人藉此賺取差額,並在簽署轉讓契前沽貨離場。 為杜絕短炒風氣,政府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但是,香港稅務局網站明確指出,買賣雙方(以及使用該工具的任何人)將共同或分別承擔AVD印花稅,無論是按1級還是2級稅率計算。 換句話說,根據法律,買賣雙方以及使用該工具的任何人將承擔同等程度的責任,以對應收費工具支付的任何AVD款項,無論雙方之間是否達成相反協議。 本所代辦香港公司股份轉讓(適用電子印花)的服務費用,首個轉讓390美元,其後每個轉讓爲190美元。

內部轉讓印花稅

如果買賣雙方就買賣股份簽署了協議書,並且,協議書所述之轉讓代價款額不低於資産淨值,那麽印花稅之計算基礎應以協議書所訂定之轉讓代價爲准。 遇到這問題,可同稅局上訴,稅局也接受14天內上訴。 以朋友個案為例,筆者建議先準備當日地產代理的臨約以及佣金收據,證明該買賣不是內部轉讓,是市場交易。 其次,朋友當日買樓前也曾向幾間銀行估價,也要準備當時的估價結果以及whatsapp截圖。

內部轉讓印花稅: 物業印花稅是什麼?

樓市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反彈,二手樓價由谷底反彈升勢凌厲,背後跟不少炒家加入市場有關,他們慣於以「速戰速決」的方式買樓,旨在買入後短時間內提價沽出。 這類在簽署「轉讓契約」前已經沽走,以「確認人身份」轉讓,俗稱「摸貨」的物業買賣,加劇了樓市升勢。 內部轉讓印花稅 有見及此,政府為杜絕短線炒風,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可以,律師樓操作則看律師樓怎樣處理,我們公司可提供相關服務安排及跟進服務。 包括物業定價,估價,安排律師等等手續,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相比15%辣稅,適用於首次置業的印花稅稅項僅為1.5%至4.25%,如果是樓價2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更只需支付100元釐印費。 根據Q房網綜合統計數字,今年首7個月,內部轉讓個案佔整體二手成交超過一成;單計7月份,有關個案繼續增加,佔整體二手成交升至16% 。 筆者認為,這個現象反映業主對後市審慎樂觀,希望在「甩名」後尋找最佳時機,以首置客的身分再度置業。

內部轉讓印花稅: 近親轉讓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如果丈夫每次買到新樓,之後都將物業轉讓予妻子是否可行? 另外,如果以$0轉讓,有關交易法律上定義為送贈契,轉售方可能會被視為破產前將資產轉移而逃避還債責任,5年內原有業主破產,物業是可以判為交易無效,並由破產署接管。 內部轉讓印花稅 同時有關物業5年內是難以找銀行按揭的,因此,轉售後5年內要出售會很因難。 不過,稅局徵收印花稅時並不會以轉讓價$1計算,而是會以市價計算。 若稅局根據物業估值600萬元評估稅收,所需印花稅會是18萬元。

內部轉讓印花稅

須要知道,內部轉讓物業將無視額外印花稅(SSD),即使業主在購置物業後24個月內轉讓予直系親屬,亦毋須繳交SSD,故投資者實無後顧之憂,可借親人之手無限首置。 舉例說,某業主持有一層價值600萬元的物業,如他希望另購相同價值的物業作投資,理論上須付相若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即90萬元。 但如他內部轉讓物業予其妻子,便可以首置客身份置業,新物業的印花稅僅為樓價的3%,即18萬元;而由於近親轉讓關係,其現有物業的「交易」亦即須付上3%的印花稅。 換言之,上述例子經近親轉讓後重新首置物業,所須成本僅為36萬元,避稅額高達54萬元。 更甚者,坊間更有業主以分批業權轉讓、壓低物業成交價等手法,進一步降低轉讓現有物業所涉的印花稅,避稅額甚有可能更高。

內部轉讓印花稅: Table 3: 香港額外印花稅(SSD)價格

另一例子夫婦聯名各持有一個800萬物業的50%物業業權,丈夫將其50%業權轉讓予妻子,則需繳付15萬元印花稅(50% X 3.75% X 800萬元)。 不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帶起全球的稅務申報及銀行業對離岸公司的開戶難問題後,離岸公司持有物業的目的也由隱蔽財產變為慳物業交易稅。 若住宅物業的正式買賣合約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十四天內簽訂,則印花稅須於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三十天內繳付。 政府徵收的物業印花稅或者釐印一般都會出現於牽涉物業轉讓的過程。 印花稅一方面是政府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繳交印花稅後這筆轉讓才會正式註冊在土地註冊處。 如果過程中沒有繳交印花稅,物業轉讓在法律層面不會受到認可。

內部轉讓印花稅

下列的從價印花稅表說明,物業稅項是不同樓價根據不同稅率計算得出,首次置業人士最高繳付的稅率為4.25%。 安全起見,有些大銀行更不會為 8 至 10 年前送出的物業承造按揭,大大影響了受贈人將來放售物業的市場。 所以一般近親轉讓都是以「轉讓契」的方式操作,無後顧之憂。 用送讓契或無償轉讓契送出物業後 5 年內,假若原業主不幸出現財務問題,終致破產,根據《破產法》,破產管理官或債主有權向法庭要求索回該物業。 這種做法是為了避免欠債人在申請破產之前,刻意把自己的資產轉移,從而逃避還債責任。

內部轉讓印花稅: 按揭查詢

例如可能部份業主在轉讓時,以過低價格讓予近親。 不過,稅局徵收印花稅時並不會以轉讓價1元計算,而是以市價計算。 若當局根據物業估值600萬元評稅,所需印花稅將會是18萬元。 打個比喻,如果一對港人夫婦本身聯名持有物業A,他們打算以1,000萬元購買物業B,若沒有進行其中一人「甩名」的程序,他們需繳交的稅項便高達樓價的15%、即150萬元。 要注意的是,若物業本身有按揭,情況便有所不同。 在辦理「甩名」手續時,雙方需簽署臨時轉讓合約,然後到銀行申請轉按,當銀行批出新按揭金額後,雙方再到律師樓辦甩名手續。

不過,買家這樣可能會被稅局發現,稅局會將以上2個交易視為一系列交易,除非買家有合理解釋,否則稅局有權以300萬元的樓價計算印花稅,追回原來印花稅的差價。 政府於去年10月放寬按揭保險後,首次置業(簡稱「首置」)名額非常珍貴,究竟原因何在?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劉圓圓曾經撰文指,長者申請按揭時,一般限制較多,銀行會以75年或80年,減去人齡或樓齡計算可承造按揭的年期,並以較低者為批核結果。

內部轉讓印花稅: 銀行審批原則不變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居屋申請人按現有資產限額計算,理應為首置客,因此需要以居屋原價價值,按首置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以計算。 內部轉讓印花稅 二、物業價值:印花稅依據物業價值而定,目前非首置從價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從價印花稅,稅率均是15%,如果屬於首置客,則須按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繳交。 為了應對過去樓價高企的狀況,政府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另一項要提醒是,有按揭負擔物業,轉讓時是否未過罰息期。

每當個人或公司購買財產然後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售時,都必須繳納特別印花稅(SSD)(有關價格,請參見下表3)。 內部轉讓印花稅 對“房屋翻轉者”徵收印花稅會阻止房屋翻轉活動,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速度更加可控。 幫助改善社會平等:如果房屋所有權不僅限於超級富豪,還可以幫助縮小貧富差距。 使更多的人可以擁有房屋的一種方法是為也是香港永久居民的首次購房者提供更便宜的印花稅。 1866年,英國香港殖民政府在所有書面法律文件中將其引入香港。

內部轉讓印花稅: 重點3: 誰人支付繳付「額外印花稅」及何時繳付?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見下列表),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首次置業有3個好處,首先最大好處是慳稅,這是吸引真正首次置業人士,以及所謂「自製首置」人士入市的主因。 內部轉讓印花稅 特別是後者,據近期美聯物業研究報告指,內部轉讓「自製首置」再買樓的個案持續增加,今年首季共有1267宗個案,跟去年第四季僅微跌10宗,相差不遠。

內部轉讓印花稅: 印花稅遲交會有罰款嗎?

近親之間轉讓物業可以較低的第2標準稅率 (舊稅率)計算,即使對方原本已有物業,仍以舊稅率計算。 舉例丈夫持有一個800萬物業,並轉讓予妻子,即使妻子本身已有物業,仍只需繳交3.75%稅率,即30萬元印花稅。 不過業主可以透過近親/內部轉讓方式「甩名」,回復首置身份,避免再買入物業時需付辣稅。 近親轉讓及非近親轉名大有不同,本文與大家探究兩者計算方法的分別以及是否有慳稅方法。

內部轉讓印花稅: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名人先前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之後可以以私人名義持有另一物業,繳交較低印花稅。 首置人士除了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不逾1萬元)、地產代理佣金(約1%)、管理費等。 不過,要提醒業主的是假設銀行批核的按揭成數一樣,拉低物業估價同時也會拉底按揭貸款額。 二是按揭成本,如承接的近親需要向銀行申請按揭,則要有把握成功申請,若為退休人士,沒有收入就未必申請到按揭;至於夫婦甩名,承接一方收入能否成功申請按揭也是須考慮的問題。 內部轉讓印花稅 不過「龍床盤」並不多見,現時大部分住宅單位售價均高於200萬,那麼低價轉讓是否可行?

不需要, 稅務局訂明,在有關住宅物業的「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或「轉易契約」上增加/刪除原有買家的近親名字,可獲豁免。 本所代辦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股權)轉讓的服務費用,首個轉讓爲390美元,其後每個轉讓爲190美元。 我們的費用包含編制股份轉讓相關文件(並不包括轉讓協議書)、安排提交轉讓文件予印花稅署打印花及代繳納印花稅等服務。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本服務主要適用於準時提交的物業及股票轉讓文件加蓋印花申請。 若有逾期不超過 4 年的非大批加蓋印花申請,並沒有減免罰款的要求,也可使用本服務,在網上繳付印花稅及罰款後取得印花證明書。

《印花稅條例》並沒有要求買賣雙方必須就股份轉讓簽署書面協議書。 但是,如果買賣雙方就股份買賣簽署有書面協議,那麽,買賣雙方所簽署之書面協議書即構成股份轉讓之部分文件,需要提交予印花稅署加蓋印花。 目前政府規定,如果業主購買新物業後,業主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並正式完成該項交易,直到業主個人資料上顯示只持有一項物業,即可以申請退回之前支付的從價印花稅款項。 香港政府為打擊樓市炒賣風氣,因此勒令規定所有持有一項物業或以上的非首置客人士,購買物業時,必須繳交樓價15%的印花稅。 樓市回春,一手、二手樓交投興旺,投資客入市意慾亦隨之增加,欲藉財技避稅者頗不乏人。

內部轉讓印花稅: 什麼是「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本港樓市過往炒風熾熱,政府早年便引入從價印花稅,任何持有住宅單位的非首置人士,當購買另一物業時,均需要繳付劃一為樓價15%的印花稅。 由於不少夫婦以往以聯名形式購買物業,當他們想添置另一物業時,為免支付高昂的稅項,很多時會選擇把其中一人在聯名物業「甩名」。 至於繳付了「額外印花稅」後,又是否代表可不用交「利得稅」呢?

內部轉讓印花稅: 業權轉讓印花稅: 重點5: 近親轉讓

例如,如果一手居屋最初估價為580萬元,售價為480萬元,印花稅估值則定為500萬元,政府就會以此金額計算印花稅。 透過近親轉讓獲得另一邊業權的一方需要重新通過壓力測試做按揭,如果未能通過整個近親轉讓就會不成功。 先等銀行批出按揭再委託律師樓處理程序可以避免先交律師費但銀行唔批按揭風險。

如果你買物業時,名下已承繼此長命契物業的話,則失去首置稅務優惠,取而代之則需要支付樓價15%之稅款。 你好,名下有一單位及一車位(分開契)三人聯名,想將自己三分一業權甩名予家人,如單位三分一業權值2百萬及三分一車位業權值35萬,請問兩者厘印是否各只需付100元? 除了要留意有沒有「Deed of Gift」字眼,以及列出的代價 是否為零外,若估價嚴重低於當時市價,亦有機會被視之為送契樓。 因如果定價過份低於市價,稅局有權以市價來追討各項印花稅的差價。 建議定價時先參考各銀行的估價,盡量不要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