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618號6大分析

其實,昔日上海街是原材料店舖與山貨的集散地,「黑地」這類型雜貨店正好伴着舊建築度過時光未央。 整列建築群於2019年11月完成工程重開,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新建築部分上層玻璃於上海街稍為外移,令騎樓下有蓋街道走廊得以保持連貫性。 上海街618號 另外,唐樓原有建築物部件,例如拱型木門、石柱、木窗等,均重置到活化建築的不同部分,體現上海街項目的新舊建築並融。 原本在新蒲崗開設第一間店舖的無用生活,第二間店選址在「618上海街」──一幢建在旺角的文創新地標。

人物是慧惠最愛創作的題材,尤其是默默耕耘、專注工作的大叔最能吸引她的眼球。 為了連結人與社區,她探訪了不同的小店,了解他們的工作日常和故事後,利用水性顏料為主要媒介作畫,在二○一六年舉行了有關香港小店的個人畫展。 同年四至五月,她參加了日本MI-LAB舉辦的藝術家進駐計劃,學習木刻水印及繪手紙。 二○一七年,她參與香港電台電視部《采風》拍攝,探索中國黑龍江民間藝術──魚皮畫,同年亦推出首本個人畫集《給油麻地的情書》,反應熱烈,一年後獲得再版。 上海街618號 「618上海街」原身為上海街十幾幢有百年歷史的騎樓式唐樓,騎樓的麻石柱、招牌、以及走廊盡頭的紅磚牆仍然保留,極具香港建築特色。 13支麻石柱由本地開採的花崗岩所製,原是用來支撐唐樓建築群中伸延出行人路的騎樓部分。

不時開辦主題陶藝班,分享做陶器的快樂,發掘日常生活之美。 這裏陳設以大地色為主調,甫進門已感到舒適,不自覺地陶醉於悅目的器物之間。 直至1909年3月19日,因香港島有差館上街,為免引起混亂,把全段易名為上海街。 上海街618號 此外,在設計和施工階段採用了BIM設計,以減少樓宇結構和機電設備之間的衝突,從而減少材料浪費並節省施工成本和時間。

由於戰前唐樓的樓宇結構狀況欠佳,亦鑑於現行的法例對建築、結構及消防安全等的要求,以及為了提供先進的機電設備配套,建築群因而需要較大規模的重塑工程。 於19/20年度,生命工場於本地推行超過122個項目,讓14500多基層人士直接受惠。 上海街618號 你的捐款能成為我們的強大後盾,讓我們更獨立、更創新和更堅定地解決因社會單一化受影響、極有需要的群體,倡導更多樣化的社會。

上海街618號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在殘障人士面試時,餐廳會了解他們的情況和需要,獲錄取後提供四星期培訓,之後根據能力,安排員工負責的工作。 麵檔煮食員Carol年幼時因意外導致左邊身痙攣,在這間來自新加坡的社企餐廳「廚尊」工作。 餐廳有39名員工,九成是弱勢社群,餐廳為他們設置特別煮食工具和標準化的程序,方便他們工作。

上海街618號: 海街活化項目 成「打卡」新熱點

建築群中,最具特色的騎樓仍在,而支撑着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是其亮點,柱身的「華生電器行」、「單車行」招牌及顏色,已作保留修復,足證昔日上海街的繁榮。 「618上海街」由市建局活化,他們亦特製了各式QR Code講述其建築及上海街各行當的故事,算是頗有心機。 旺角「618上海街」,隱然已成為半年來之「MK文青綠洲」,古迹與文脈相融,它由一排14幢的建築群組成,樓高3至6層,主要由磚牆、石屎搭建而成。 上海街618號 當中10幢騎樓式建築,建於20年代,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另外4幢(6層高)則建於戰後60年代,今天拔地而起,有新舊錯落的味道。

  • 樓高三層,為了保留當年樸實的人情味,這裡找不到大型連鎖品牌,而是設有獨立經營的文藝小店。
  • 同時,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更會不定時舉行文化活動企劃:當中包括籌劃市集、導賞、展覽、企業合作等各方面的活動。
  • 由三位醉心陶藝的年輕人創辦,店裏大部分的陶瓷器物均出自三人的巧手,小部分陶藝精品從世界不同角落搜集得來。
  • 店主是兩個追求生活質感的女子,因此挑選的生活器物亦充滿靈氣,丹麥陶瓷餐具、西班牙 Alicante 草帽、西班牙 Mary Jane 皮鞋、葡萄牙蘆葦織袋等等。
  • 品牌來自日本,主力採購富玩味及懷舊感覺的日本飾物雜貨,手羽、塑膠公仔、鞋履、帽子等等,種類既雜且多,淘寶過程往往充滿驚喜。

生命不需要贏輸比拼,所追求的可以是對貧乏生命的關顧、享受人與人的相處、珍惜不同生活模式的多樣性,細味生命,讓生活更多可能性。 在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和充滿競爭的香港,慣常用同一把尺去量度所有人,往往抹去了人的獨特性和生活的多元性,令人進入困境。 上海街618號 在這個被高效及速食文化所淹沒的社會,慢工出細貨的傳統手藝就好像奢侈品一般。

本活化項目位於旺角上海街 號,合共14幢樓宇,當中4幢為戰後住宅樓宇,10幢為戰前商業樓宇,後者由古物及古蹟辦事處於2010年訂為二級歷史建築。 商場仿效昔日建築設計,商場和商店都加入了不少傳統元素,其中一個影相位可以見到現時在香港已經寥寥可數的通花鐵閘及竹鳥籠。 上海街618號 古著通常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件具有二十年或以上劃時代的經典設計、背後承載着特殊意義。 走上一樓,有家古著服飾店「美華氏」,店內裝潢亦跟建築群的歷史有幾分呼應。 霓虹燈及工業風吊燈,配襯建築裸露的混凝土牆,散發出不羈美感。

上海街618號: 使用情況資訊

今日來旺角上海街呢間西餐廳食飯,地點好方便,朗豪坊行過少少就係,門口擺咗好多乾花同假花圃💐,裏面嘅天花頂都有乾花裝飾🌷,💙藍色主調好搶眼但俾人感覺好舒服好relax, 座位寬敞,坐得好舒服。 Brunch Set 都幾多選擇,除咗基本嘅飯同意粉,仲有All day breakfast, Egg Benedict, pizza 🍕, 肉類,仲可以自選組合。 LUCKYS ASSORTED GRILLED PLATTERLUCKYS 什扒拼盤(澳洲肉眼扒,單骨羊架,牛仔腸, 大蝦,燒菠蘿)呢個拼盤可以一次過滿足食肉獸幾個願望,夠哂大份,兩個人share食都可以。 我們提供各種新加坡當地的小販美食,包括煲仔飯, 囉喏,慢煎糕,摩摩喳喳。

每樣食品均是由我們學員充滿愛心和有尊嚴地烹調出來。 位於荃灣海安路的赤橙色隧道不論遠看或是近觀,都十分仿似日本京都的千本鳥居,不失為一個攝影好去處,吸引不少人特意到訪打卡。 若想到赤橙色隧道打卡的話,建議選擇平日下午,因為人流較稀疏,可以輕鬆影到無人之境的打卡相。 上海街618號位於旺角上海街618號(中原樓市片區:旺角)。

上海街618號

所以這裏又有日本工藝設計大師柳宗理的產品、型格露營用具、歐美日本生活精品等。 )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街道,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 街道從北至南走向,南起柯士甸道,北至荔枝角道,即是與彌敦道、廟街、砵蘭街及新填地街、廣東道大致平行。 由於項目需保留原有建築的面貌,未能提供太多地面的綠化空間,但通過垂直綠化,種植和屋頂綠化達到40%的綠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熟食中心大部份員工為有特殊需要者,例如茶水檔由聾啞人士掌理,有專人教授簡單手語點餐。 店主是兩個追求生活質感的女子,因此挑選的生活器物亦充滿靈氣,丹麥陶瓷餐具、西班牙 Alicante 草帽、西班牙 Mary Jane 皮鞋、葡萄牙蘆葦織袋等等。 如果閣下是女生,更加會捨不得離開,因為店主跟本土裁縫合作設計生產衣服,又從外地搜羅質地與美感並重的衣物,風格偏向簡約清新。 上海街618號 God Dag 是丹麥語好日子的意思,店主希望透過對日常生活一絲不苟的追求,讓日子過得美好。 由三位醉心陶藝的年輕人創辦,店裏大部分的陶瓷器物均出自三人的巧手,小部分陶藝精品從世界不同角落搜集得來。 無論創作者是誰,這裏的器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簡約實用而富質感,一碗一碟都充滿溫度,讓人愛不釋手。

旺角的無用生活,空間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空間專門展示售賣的各式陶瓷,隔着木屏風則是一片教學天地,用來開辦陶藝班,主打手揑課程。 講到618上海街最多打卡位的店舖,肯定非2樓全層的「廚尊」莫屬。 Dignity Kitchen廚尊自2010年於新加坡成立,其實是一間愛心社企,為弱勢社群出力,餐廳將空間打造成當地food court般,分為眾多個檔口,充滿新加坡道地特色菜,像喇沙、瓦煲飯、海南雞、咖央多士等。

  • 所以這裏又有日本工藝設計大師柳宗理的產品、型格露營用具、歐美日本生活精品等。
  • 他們透過為各技藝師傅傳承及本土寄賣,以回應近年因市區重建、租金上升等因素,而令傳統老店結業的命運。
  • 原本在新蒲崗開設第一間店舖的無用生活,第二間店選址在「618上海街」──一幢建在旺角的文創新地標。
  • 若想到赤橙色隧道打卡的話,建議選擇平日下午,因為人流較稀疏,可以輕鬆影到無人之境的打卡相。
  • 除了建築外觀,「618上海街」內部裝潢也充滿故事和藝術。
  • 其外牆原本亦為紅磚,但在過去多年,各幢外牆已被當時的居民重複翻新及髹上不同顏色,所以在保育外牆時,亦刻意保留了外牆不一致的顏色,以呈現這種非統一和偶然性的特色。

廚尊的90%餐廳收益更會回饋社會,例如舉辦老人免費午餐活動、設立獎學金、慈善基金等,極具意義。 這裏的賣點還有一系列的打卡牆,展示大牌檔、士多、港產片明星壁畫,以及新春舞獅等,熱鬧繽紛,這一碗喇沙相信歎得極為滿足。 美華氏本是一家二手衣服進出口貿易公司,90年代,香港流行古著起來,店家亦開始轉營特色古著。 上海街618號 衣服類型多是牛仔服、軍裝、Polo 恤衫等等,採購自美國,經過嚴謹的檢驗,保證原裝正貨。 另外,近年美華氏亦會拆解古著,重新設計及組合成新的服裝,頗有賣點,深受年輕人歡迎。 在地下街道旁已經有數間不同特色的店面,主要以售物為主。

【Now新聞台】市局重建局保育活化項目「618上海街」,保留了建築物的歷史特色,並引入社企餐廳以大排檔形式經營,突顯油麻地和旺角的文化。 面對經營環境困難,市建局決定免收三月至六月的租金。 說回「618上海街」,它是市區重建局其中一個保育活化項目,201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戰前建築物)。 上海街保育及活化項目十年前經已展開,範圍涵蓋14個街號,當中最早期10幢屬於1920年代的騎樓式唐樓建築,已有近百年歷史,為香港市區其中一排碩果僅存的戰前舊樓,可謂見證了百年來香港民生百態變遷。 上海街618號 忙於購物shopping及打卡行到累,都會想吃點東西及休息一會。 大樓內有六間餐廳選擇,其中位於二樓經營的新加坡風情美食市集「廚尊廣場」,以大排檔的形式提供餐飲服務,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照顧香港弱勢群體工作的需要,讓他們在餐廳工作,自力更生。

店內的小木屋裝潢是利用拆出來的舊有木材重新製作而成的,將舊有之物以全新方式演繹,如活化後的「618上海街」一樣注入新生命。 在五、六十年代,上海街曾是九龍最繁忙的街道,整條街道開滿了百貨店、金舖、茶樓、當舖等,堪稱為當時的九龍黃金地段,而1974年上海街寶生銀行更發生了一宗轟動全港的械劫案件。 在後期,由於避風塘遷移和海上交通陸續被陸路交通取替,上海街的地位逐漸被彌敦道取代,這裡多間老店也隨着時代變遷接連結業。 然而,來到今天上海街一帶,由昔日民生舖變成了建材商戶集中地,正好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除此之外,Joel認為文具教育不應該被遺忘,這是生活及文化質素的一部分。 就以日本為例,日本重視文具的製造及發展,即使街上行人每人手持一部電話,但背包行囊中總有文具、書、書籤等物品,令文具的文化在疾速的世界洪流中也不會被淘汰,因此Joel想將這些文具文化帶給日常生活的所有人。

本公司提供各種獨特的體驗,從烹飪課程,團隊建設到食品交付和零售,從美食中脫穎而出。 公司的核心使命是通過技能培訓,安排工作等等,使能力較差的弱勢社群回復尊嚴並勇敢,堅強地生活。 與其母公司一樣,廚尊是通過一個新加坡美食概念,提供一個積極的多角度平台,讓一些身體殘障人士, 上海街618號 可以自力更生,貢獻社會。 位於一樓的「REstore 個體小店文化保育」是家有來頭的傢伙,最初從油麻地起家,以售買香港及台灣的原創產品為主,藉此為保育文化盡一點綿力。 REStore 個體小店還有各式各樣的手藝課程,也有不定時的導賞及展覽。

另外,走上頂樓或搭電梯便可直接到天台咖啡店「蟲二Poach」,這裡環境寬敞雅致,有室內及露天茶座,供應日式美食及特色飲品,也是吸引遊人閒坐聊天及打卡的熱點。 618上海街大堂一部分用作馬來菜餐廳,一部分則是展覽室,講述唐樓建築體的活化故事,也有復古鐵皮郵箱,間中播放昔日上海街的生活場景,舊時光之旅正可從此開展。 零售店則主要集中於地下及一樓,全為古着舊物、花藝、男士美容、家居雜貨、陶藝等小店;地下、2樓、3樓及天台為食肆,也有露天花園讓人閒hea;地下大堂及牆身亦設有不少打卡牆,花半天遊逛正可感受昔日的唐樓歲月。 繼由南豐紗廠改造而成的 The Mills 後,另一矚目活化項目618上海街終於出台了。 上海街 號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唐樓群的13條富韻味的麻石柱如故,柱上的浮雕書法絲毫不損。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想知文青蒲點,請留意香港最佳街頭塗鴉藝術和香港最型格的隱蔽小巷。

由社企形式經營的新加坡風情美食市集——廚尊廣場,更邀請一群社會上有特別需要的人士來從事,鼓勵共融文化。 無用生活的主理人希望人們走進來可以放鬆心情、放慢腳步, 上海街618號 因此提供空間讓他們一邊閱讀有關陶瓷的書籍一邊品茶。 主理人認為在香港大眾心目中,陶瓷是很古老傳統的東西,Manho 解釋其實陶瓷亦 可以存在很多變化。

上海街618號: 上海街618號

而隨着時代的轉變,一些舊有的工藝,亦因為沒有後繼人的傳承續漸失傳。 這次市集希望能匯聚新、舊的手作工藝師結合香港故事及回憶,展現不一樣的工藝作品。 天台是家名為「蟲二」的餐廳,有室內,也有戶外園景位置,設有吊椅等可供打卡的座位。 除了文化藝術及服飾小店外,618上海街更有不人氣食肆進駐。 上海街618號 當中最為注目必定是知名馬來西亞餐室蘇媽蘇媽(詳情按此),新店有逾1,000呎,目前門口已經起圍板,但就暫時未知開幕日期。 據資料記載,現址在50至60年代設有電器行、皮具舖、茶煙莊等商舖,直至80年代步轉型以售賣建材用品為主。

雖然近年本港不少老店黯然結業,但舊建築保育上亦有進步。 如旺角鬧市上海街 號的14幢唐樓,舊物舖、花藝墟、古着店及文青食肆紛紛進駐,樓層店面亦繪有懷舊壁畫讓人打卡,周末與其行商場,不如踏上這舊貨時光之旅,更有格調。 「廚尊」位於市建局保育及活化項目「618 上海街」,以大排檔的形式提供餐飲服務,是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其社會使命是幫助香港弱勢群體在職的需要,給予他們能自力更生的「尊嚴」。 當市區租金上升、大商場林立、舊區更新,小店被迫結業、居民被迫搬離市區,原有的歷史、文化、技藝、鄰里網絡也因而失傳和瓦解。 我們相信主動接觸和建立結連、促進社區經濟、推動公眾參與、減低對弱勢的隔膜排斥,大家才能擁有更多樣化的都市生活空間。 【旺角好去處】 618上海街是由14棟騎樓式建築組成的保育活化項目,當中10棟更是二級歴史建築物。

2014年香港的貧窮人口在政府政策介入後仍然有96萬人,其中有18萬為18歲以下兒童及青年。 要解決本地貧窮狀況,生命工場相信不單是向清貧人士提供日常所需,而是透過多樣化的手法,創造更公平的環境。 另外,常常集品更會定期舉辦不同展覽及工作坊,讓一眾同好之人互相分享及交流。

餐具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設計別致,具有個人風格的餐具,可為日常生活中每一頓飯增添風味。 工作坊導師會介紹和示範陶瓷餐具的基本製作技巧,指導學員製作湯匙,小碟等。 上海街618號 韋志成又說,市建局曾邀請港大建築學院學生協助,透過訪問歷史學者、街坊口述歷史等方式,蒐集有關上海街故事。

多條連結九龍半島的南北的主要街道陸續被擴建,其中包括佐敦道、窩打老道、加士居道等。 1885年,新填地街填海工作完成後,差館街得以延伸至奶路臣街,街道變的熱鬧非常。 另一間發揚本土文化的REstore,「Re」有重新的意思,「Store」則是小店,它本是社企,創立源於生命工場自2005年起推行之「小店支援及倡導計劃」。 上海街618號 他們透過為各技藝師傅傳承及本土寄賣,以回應近年因市區重建、租金上升等因素,而令傳統老店結業的命運。 走入店內,最眼熟的就是印有港人常用俚語的小巴牌,以及各式膠片廣告牌,別具庶民味道。 除了建築外觀,「618上海街」內部裝潢也充滿故事和藝術。

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原址為油麻地,現已搬遷至618上海街1樓。 REstore旨力於文化保育及推廣傳統技藝,店內匯聚香港社區小店的產品,保留產品原有特性,並注入新元素,讓產品重新發揮其用途。 此外,店內更有技藝承傳課程可供大家報讀,特別邀來老店師傅講解,以培養新一代學徒,從而令該技藝得以承傳下去。 同時,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更會不定時舉行文化活動企劃:當中包括籌劃市集、導賞、展覽、企業合作等各方面的活動。

鄰近正門有間大名鼎鼎,來自馬來西亞的過江龍「蘇媽蘇媽」,餐廳外永遠都排著長長的人龍。 另一邊廂是 Lucky Ristorante,以日本菜及薄餅為主,裝潢走現代風,與另一邊的懷舊風構成強列的對比, 上海街618號 而遊人都不約而同地堆滿右邊的「空光隧道」裡。 請使用滑鼠將座標放置在此餐廳的正確位置,然後按”提交”。 您亦可以用”+”或”-”將地圖調校至最合適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