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放射治療7大優點2024!專家建議咁做…

有可能由乳頭狀癌演變而成,所以建議乳頭狀癌患者及時進行適當治療。 對於甲狀腺髓樣癌 和退行發育甲狀腺癌 甲狀腺放射治療 的病人,使用體外放射治療的效果較放射性碘理想。 另外,手術無法移除癌腫或甲狀腺癌復發也會採用體外放射方式。 以手術方法直接將癌腫切除,患者需全身麻醉,若連帶副甲狀腺亦切除,患者術後或將缺鈣及缺維他命D,更可能會傷及聲帶,影響患者日後的說話能力。 現時,微創甲狀腺手術已面世,使用內窺鏡及特別儀器將甲狀腺切除,以免令頸部留有疤痕,影響外觀,惟此療法只適用於良性腫瘤或癌腫範圍極小的患者。 甲狀腺放射治療 若治療成功,患者終其一生仍需持續照護,並且醫師會追蹤患者有無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甲狀腺機能亢進腹發的後遺症(手術後約有10~15%的人會復發)。

  • 手術後,應盡早下床走動,如果仍需臥床,應跟隨治療師的指導,定時作足部移動及深呼吸。
  • 放射性核素檢查:目前常用於甲狀腺掃描的核素有 131I、99mTcO4 等,通過判斷甲狀腺對核素的吸收程度來大致判斷腫瘤的性質。
  • 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未開始擴散至其他器官,都會被歸類為晚期。
  • 患有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者除外。
  • 若在甲狀腺位置以外有吸收,則建議依據病灶位置安排進一步檢查以及治療。

乳突癌與第二常見的濾泡癌屬於所謂的分化性甲狀腺癌,濾泡癌約佔10~15%。 另有分化不良癌雖與前者同屬於濾泡上皮細胞病變衍生但預後較差,其他還有較少見的未分化型甲狀腺癌,其預後更差。 非濾泡上皮細胞病變的有髓質癌與淋巴癌或他處轉移來的癌(如乳癌)等。 由於甲狀腺素有助人體吸收鈣及平衡骨骼鈣含量的作用,因此切除甲狀腺後,有機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患者可按醫生建議,透過服用鈣片或維他命D補充劑,以補充鈣質。 放射同位素碘治療多用於手術後用來清除殘餘的癌細胞,包括仍存在於甲狀腺內以及擴散至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癌病人的療後護理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17年共有884宗甲狀腺癌新症,其中男性有181人,女性703人,而死亡人數有61人。 甲狀腺癌的患者一般為中老年人,惟其中的乳頭狀甲狀腺癌可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兒童則很少患上。 放射碘131的物理半衰期為8天,且身上的放射性物質多經由尿液排出,故治療後須配合醫師指示,依照衛教單張進行個人衛生管理。 一般建議治療後一周內盡量單獨一張床睡覺,避免口對口親吻及性接觸,與他人(包括小孩和孕婦)保持1~2公尺以上的距離。 治療後1~3周間則減少前述活動的頻率,於治療三周後即可恢復正常作息,這些建議都是希望病患家屬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曝露。

由於

因此,甲狀腺癌病患在手術切除甲狀腺組織後,碘-131(I-131) 就成了治療癌細胞的最佳選擇。 通常,病患在常規追蹤治療下,多可以終身保有正常的生活品質。 甲狀腺癌一般指原發於甲狀腺的癌症,相較於大多數惡性腫瘤,分化性甲狀腺癌容易控制,經適當治療後存活率遠高於其它癌症,以乳突癌為例,十年存活率可超過90%。 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目前確認的包括遺傳因素和幼兒時期頸部輻射暴露,其他包括飲食營養不均衡(例如碘過多及不足)與環境汙染或身心壓力也可能有關係。 多數早期甲狀腺癌不會有異常的症狀,通常會因為腫瘤長大經檢查看得到或觸摸得到才會被發現,未確認惡性前稱作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乳頭狀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調整好位置後,就好像照X光一樣,患者只須耐心靜臥,自然呼吸即可。 每次照射由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治療過程毫無痛楚。 碘經由細胞膜的鈉碘共載分子通道進入甲狀腺細胞,合成甲狀腺素。 甲狀腺並非唯一攝取碘的組織,還有唾液腺、胃黏膜、乳腺等也會吸收少量碘。 如病人不幸身故,視乎當時病人體內的輻射水平,衛生部門有機會不批准火葬,或要求將火葬延遲一段特定時間。

使用

此外,在治療前約兩星期,患者需開始停止進食碘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海鮮、加碘的食鹽、咳嗽藥等,也要避免吃蛋、芝士或飲用牛奶等,以免影響療效。 細針活組織檢驗:利用細針插入頸部的腫塊,抽取細胞,然後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癌細胞,醫生可能會借助超聲波掃描來確定細針插入的位置。 任何大小的腫瘤,並已蔓延至甲狀腺以外的組織,包括聲帶、氣管、食道,有可能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並未出現遠端擴散。 目前放射碘治療仍無最高累積劑量之建議值,臨床應用上放射性碘 131使用方式,劑量及是否隔離治療,乃依病例之不同而有治療方式之差異。 為了進行大劑量碘-131 (I-131) 治療,病人必須住院。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癌 「碘131放射治療」保一命

基於嚴格的輻射防護要求,病人不可擅自離開隔離病房,並必須遵從醫護人員對輻射防護的指示。 工作人員會安排輻射檢查,輻射降至安全水平便可以出院。 進行治療前,醫院須要為病人製造適合頭頸的透明膠面具,這面具與治療床連接,以確保放射治療時病人的頭部處於正確位置。 曾接觸大量輻射:例如年幼時曾接受頭頸X光照射、放射治療的病人或生活在有高密度放射線的環境。 過往外國核電廠發生輻射洩漏事件後,該地區的人患甲狀腺癌的比率也特別高。 至於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沒有擴散情況,都會被歸類為晚期,退行發育癌的預後發展亦會較差。

對於甲狀腺腺瘤而言,因為具有引起甲亢和惡變的可能,目前的治療提倡儘早手術切除,可行甲狀腺患側次全切除術和腺葉全部切除術。 採用可容納各項電療固定模具的超闊口徑3T磁力共振造影掃描系統 (3T Large Bore MRI),病人在檢查期間可依靠固定模具而穩定維持同一動作,同時減輕所產生的肌肉疲勞感。 此外,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 (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 可以量度病人呼吸時的肺部活動,度身訂造精準射線。 治療過程中,只要按照放射治療師指示躺在治療床上並擺放正確的治療位置。

甲狀腺放射治療: 曾做放療 甲狀腺癌婦 試管嬰產2子

依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規定,口服劑量大於30mCi以上,必須住院治療。 :利用X光局部照射眼球後方的發炎組織,處理炎症,特別對重影有幫助。 使用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包括:短暫性的結膜炎及眼瞼紅腫。

由於正常的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以外部位的癌細胞能夠吸收碘物質,因此放射性物質可以快速消滅殘餘的癌細胞。 進行放射線治療時,醫師可能會用放射性碘破壞甲狀腺。 甲狀腺放射治療 此療法適合21歲以上的患者,或21歲以下,但症狀無法受藥物控制的人。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腫瘤的原因

內分泌治療:甲狀腺癌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者應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片,以預防甲狀腺功能減退及抑制促甲狀腺激素(TSH)。 對於甲狀腺癌來說,除未分化癌外,手術切除是各型甲狀腺癌治療的基本方法,並輔助放射性核素、甲狀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療。 甲狀腺 B 超檢查:可確定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數量、位置、囊實性、形狀、邊界、鈣化、血供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同時評估頸部有無異常淋巴結及其部位、大小、形態、血流和結構特點等。 而儘量減少接觸放射線,及時治療甲狀腺良性疾病,定期體檢、合理飲食等,可能有助於甲狀腺癌的預防和早期發現。 甲狀腺腫瘤早期常無明顯症狀,頸部甲狀腺區可觸及無痛性腫塊。 隨著腫塊的增大,患者通常感到頸部不適、脹滿感,當腫瘤侵犯到周圍組織結構時,也會引起相應的症狀如聲嘶、呼吸困難、咳血等。

放射治療

在手術期間,醫生會檢查甲狀腺附近的淋巴結有沒有受癌細胞影響;如果癌細胞已開始擴散到甲狀腺以外的地方,醫生會把甲狀腺附近的組織一併切除。 若有肺臟或是骨頭的遠端轉移,則應進行大劑量碘-131治療。 碘-131全身掃描在施行前4-6週必須停止補充甲狀腺素,以及避免食用含碘食物,以提高殘餘甲狀腺組織、以及甲狀腺癌細胞對碘-131 (I-131) 的攝取能力。 少部分病患在停用甲狀腺素期間可能會產生身體不適,症狀包括:疲倦,便秘,憂鬱…等等。 對於無法忍受這些不適的病患,現在已有人工合成的甲狀腺激素可以在不停用甲狀腺素下,輔助提高殘餘甲狀腺組織攝取碘-131 (I-131) 的能力。 即使甲狀腺被切除,也有復發的機會,因此病人需定期覆診及檢查有否復發。

甲狀腺放射治療: 切除甲狀腺後會不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一般而言,男性建議治療後三個月,女性為六個月後再考慮進行受孕行為。 在病房內易污染處會覆上抗污吸水紙,用具可以用塑膠膜包裹,以方便下一病患入住時進行更換。 醫院的照護團隊,包括輻射防護師,護理師、醫師,以及護理人員,在病患入、出院時,除衛教病患日常起居照護的注意事項外,也會對病房的環境作徹底的檢查、以及維護。 上述作業都是以合理抑制 為考量,作為保障病患以及醫療人員的安全措施。

  • 放射碘經由尿液和排泄物排出去,透過核子影像或儀器檢測沒有殘存放射碘便可出院。
  • 有學者報告使用碘-131 (I-131) 的活性若大於90 mCi ,疾病復發的比率顯著降低。
  • 一般來說,乳頭狀癌或濾泡癌的患者,第一至第三期的十年存活率約90%至95%,第四期的十年存活率約50%。
  • 此外,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 (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 可以量度病人呼吸時的肺部活動,度身訂造精準射線。

手術活組織檢驗: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 醫生會在甲狀腺附近的皮膚先切一個小口,然後切取一小塊甲狀腺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組織是否有癌細胞。 甲狀腺放射治療 並不是所有甲狀腺癌都可以做碘放射治療,只有乳突癌和濾泡癌保有鈉碘共載分子通道才能攝取碘。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掃描與放射碘治療

甲狀腺癌的死亡率不及肺癌、腸癌般高,因此一直較少人關注,但2018年升幅最高的癌症正是甲狀腺癌,新症首次超過1,000宗,加上「中招」人群明顯較其他癌症年輕,情況其實不容忽視。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甲狀腺狀似蝴蝶,近乎對稱的左右兩葉剛好猶如翅膀,各葉長約4公分,重約15-20公克。 兩葉的交界部位又稱峽部,像是蝴蝶的身體恰好位在氣管前,另外位於甲狀腺後面,兩對如同米粒大小的組織即為副甲狀腺,其分泌的副甲狀腺素與抑鈣素相互抗衡調節血中鈣磷離子平衡有關。 治療時亦可能出現無法預料、不能防範及不同程度的不良後果。

甲狀腺放射治療: 手術治療

放射碘治療多應用於甲狀腺癌手術後和遠端轉移之治療。 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 由於進行同位素碘放射治療時,患者會受到少量輻射影響,所以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留在醫院隔離,確保他人不會受到放射性物質影響,並直到體內的放射物質完全排出體外為止。 體外放射治療不會有放射物質殘留在病人身上,治療期間不用隔離,可與家人安全接觸。 如果病人是女性,在接受放射性碘或體外放射治療後,建議一年內不要懷孕。

甲狀腺放射治療: 白飯、糙米熱量一樣?高敏敏揭真相 建議吃4種米取代白米,降低代謝疾病與癌症機率

當腫瘤長大到壓迫臨近組織,可能發生聲音沙啞(壓迫到喉返神經)、呼吸困難(壓迫到氣管)、吞嚥困難(壓迫到食道)等等。 甲狀腺放射治療 若甲狀腺癌轉移到骨頭及肺部,可能會影起疼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 完成手術後,如果癌細胞未能完全清除、出現轉移或擴散的情況,患者或需接受放射性碘治療。

甲狀腺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

醫師也有可能為患者進行甲狀腺掃描或超音波照射,以觀察甲狀腺的影像。 放射性碘不會為病人帶來長遠影響,女性患者將來也可以正常懷孕,不過在接受治療後首年內則不建議懷孕及餵哺母乳。 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前約四星期,患者需停止服用甲狀腺荷爾蒙,因為甲狀腺荷爾蒙會阻礙吸收放射性碘而令其失去療效。 患者或可改用注射人體甲狀腺刺激荷爾蒙(rhTSH),以避免因停服甲狀腺荷爾蒙而引起的問題。

甲狀腺放射治療: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若出現心悸、體重大幅下降、腹瀉、顫抖、焦慮、坐立不安、或情緒搖擺不定的現象,請諮詢醫師。 主要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物包括狀腺制劑,如僕樂彼(Propylthiouracil,PTU) ,和甲巰咪唑。 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最常見原因為格雷氏病,約有80~90%的案例都是因此而起。 其他較不常見的病因包括甲狀腺炎、毒性腺瘤(Toxic adenoma,一種會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腫瘤),以及使用過多甲狀腺藥物。 有時會發生無法查明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因的狀況,這可能是因為遺傳,但無論原因為何,都不具傳染力。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且女性罹患的機率比男性還藥高3倍。

若是在甲狀腺位置還有殘餘的碘-131吸收,則在6-12個月後追蹤。 若在甲狀腺位置以外有吸收,則建議依據病灶位置安排進一步檢查以及治療。 通常大劑量碘-131 (I-131) 治療沒什麼副作用,極少數病患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唾液腺炎、疲倦或頭疼。 除非轉移之腫瘤極大,否則不會出現轉移部位腫漲或疼痛的現象,對於骨髓的影響則通常是短暫性的。 碘-131 (I-131) 治療引發白血病的可能性很低。

甲狀腺切除

即使癌細胞分化變差,也有葡萄糖正子掃描可以進行追蹤檢查。 文獻上顯示碘-131在預防甲狀腺癌症再發與轉移上都相當不錯的效果,病患存活率都可以藉此有效延長。 這是因為清除治療可以破壞剩餘的正常組織、使得後續的碘-131 (I-131) 全身掃描的敏感度增加、也可以提高甲狀腺球蛋白偵測癌細胞復發的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