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邨樓盤2024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業主要自費委託管理公司及船隊營辦往來長洲的航線,而航線只得數十戶居民乘搭,難以回本,導致屋苑管理費一向偏貴,更不時加價,每呎近 $3,一個 1,000 呎的單位每月要付 $3,000 管理費。 翻查土地註冊處的資料,過去五年「澄碧邨」就錄得36宗買賣。 今年初一個600多呎的單位,成交價只值235萬元,呎價大約3,529元;800多呎及1,200多呎的單位,分别288萬及555萬元,但呎價分別是3,504及4,476元,遠遠跑輸大市。 但當然對比市區的住宅,才令這裡顯得份外便宜,也因此吸引不介意住得較隔涉的上車客入市。 「澄碧邨」本身是由於和黃在七十年代尾所發展,由於半島上有各式各樣的設施,例如私人碼頭,燒烤埸、會所及酒吧等等,故當年開售時吸引不少大型企業購入作員工渡假之用。

尖沙咀

正正因為這扇窗夠大,無論身在客廳或飯廳,也可以望到這道開揚的景觀。 聽業主說,他們十多年前購入單位後,都租了一艘船把他們的中式傢具也搬過來,所以單位也充滿一點中國風的味道。 澄碧邨樓盤 例如梳化背的對聯及掛畫,木茶几、木製裝飾櫃,加上牆上的掛畫,都看得出業主有把單位悉心粉飾,營造出自己的渡假屋。 澄碧邨樓盤 當然如果希望外賣、送貨服務就不用考慮了,而修搬屋等等也需要自己跟船公司配合。

澄碧邨樓盤: 物業名稱

而爬上木梯則別有洞天,閣樓置有雙人大牀,鏡面牆身增加空間感,多組木櫃提供足夠貯物空間。 連同是次出售單位,他現時持有3項澄碧邨物業,當初由居住在大嶼山的前同事介紹下,於2009年以122萬購入目前居住的2座6樓A室,再以幾乎與樓價一樣約120萬裝修,因為實在太喜歡這裏的海灘及寧靜,閒時就去遠足和釣魚,一直都沒打算搬離。 「smartME 智能地產平台」一直以客為本,推出了「地產代理」及「放盤搵盤」程式。

私人

在2002年關閉的會所內,雖然外牆因風雨而變得殘舊剝落,但室內陳設至今仍保持原貌,只是充滿冷清陰森的感覺,書架上放着90年代的舊雜誌,粗略估計也是廿多年前的產物。 其實不止《刑偵III》在澄碧邨取景,1986年陳慧嫻的《跳舞街》MV也在該處拍攝,是香港鮮有的世外桃園,若然不介意交通不便,又不想捱貴租,澄碧邨也是年青人及退休人士的不錯選擇。 據了解,有銀行對上址網上估價達520萬元,成交價低估價約8%。 而原業主則於2010年三月以162萬元購入。 據了解,新買家為白居二客,屬附近分支家庭,一直物色同區單位。 他續稱,同區公屋青衣邨宜業樓一個高層22室,實用面積381方呎,未補價第二市場開價320萬元,買家以綠表302萬元購入,呎價7,927元。

澄碧邨樓盤: 陰宅供應回升 過世者有覺好瞓 香港慢慢轉好啦!

「如你想遠離喧鬧的市區,卻感鄉居生活過於沉悶;那麼,澄碧邨將是你夢寐以求的樂園。」澄碧邨曾被如此介紹。 然而,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2015 年至今,屋苑僅錄得 10 宗成交。 據新聞報道,2014 年更曾有業主為求甩手,願意以 $0 元招租,希望有租客幫手「坐貨」,交每月 $2,500 元的管理費和差餉。 澄碧邨由當年的和記黃埔策劃興建,於 1979 年至 1980 年間分期落成入伙,是發展商的首批地產項目。 離島區的大嶼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1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9,283人。 主要街道包括貝澳老圍村、貝澳新圍村、大嶼山水口村、貝澳羅屋村、梅窩涌口村、大嶼山昂平、大嶼山大浪灣村。

  • 這裡背山面水,自設私人登岸碼頭、及一個私人沙灘,後方就是住宅。
  •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 海濤聲裏,人隨波浪起伏,聊起近況,下船後各自回家。
  • 屋苑多年沒有光纖寬頻,島民須用手機網絡上網。
  • 張先生剛搬來,就與一位退休的裝修師傅梁先生,因為免費幫他裝修新居而當上朋友。
  •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 雖然位處於大嶼山的芝麻灣半島最南端,不過並沒有任何道路(包括馬路、行人路)通往大嶼山其他地區,僅有一條崎嶇而具備原始生態的郊遊徑連接貝澳,步行至貝澳需2小時以上,這使澄碧邨在港人眼中猶如「與世隔絕」、「世外桃源」的地方。
  • 然而,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2015 年至今,屋苑僅錄得 10 宗成交。

要入市區,島民須先乘船至長洲,再從長洲乘渡輪到中環,需時約 2 小時,來回兩程便耗時 4 小時,島民生活,似乎不太適合工時長的上班族。 居屋按揭在預備文件、可獲批按揭成數、按揭年期及息率等方面,也跟私樓按揭完全不同。 不同的居屋類型,如一手居屋、二手居屋等,在審批程序及要求也有出入。 《胡.說樓市》希望透過本文解釋居屋市場按揭,並羅列各銀行的現金回贈及息率。 當今日一個中小型單位上車盤賣730多萬元,這裡一個822呎單位,開價才是368萬元,平均呎價才是4,480元,仿如活於平行時空,但實情礙於交通關係,「澄碧邨」樓價一直低水,而且成交並不算特別活躍。

澄碧邨樓盤: 一手樓盤

至於最貴的14座低層A室,面積653方呎,開放式間隔,上方有約100方呎閣樓,連裝修,開拍價480萬,呎價7351元。 忠誠拍賣行發言人表示,兩者均為細單位,因此每月管理費為1800元,至於中型單位則需2500元,大單位3200元。 數到最後,余香凝飾演的咩姐就最無奈,她居住在被譽為隱世弧島的澄碧邨。

以嶄新模式為業主配對全港十八區合資格地產代理,亦為買家及租客提供多個有質素的堅盤源;我們明白地產代理於整個樓宇買賣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期望透過科技遙距協助代理連繫買賣雙方,藉此提升地產代理於業界競爭力,成為代理們最強的成交伙伴。 現時只剩下來往長洲的每日常規航班,但班次極為疏落,大約1至3小時才有一班渡輪。 澄碧邨樓盤 澄碧邨樓盤 據澄碧邨居民透露,若要前往中環需時最少2小時,而前往長洲的渡輪亦最少需要20分鐘。

澄碧邨樓盤: 地產博客

在「澄碧邨」二期小山坡之上,以前也設有直升機場,但後來停用。 因此現時小島上只有登岸碼頭設施、以及私人沙灘。 其中登岸碼頭因之前颱風吹襲破壞嚴重,管理處仍在進行修葺工程。

  • 島上並無商場等生活設施,就連屋苑會所也已荒廢多時,住戶要採購生活用品,必須坐船到長洲。
  • 在「澄碧邨」二期小山坡之上,以前也設有直升機場,但後來停用。
  • 他記得去年有晚風暴襲港,當他趕到長洲的時候,尾班船已經開出。
  • 其中,青衣交投回升,中原梁岳宏表示,該區本月暫錄15宗二手買賣,集中在月中後錄得。

屋苑一個實用面積 666 澄碧邨樓盤 澄碧邨樓盤 呎的單位,原業主於 1998 年以 88 萬元購入,持貨22年,於2020 年 澄碧邨樓盤 2 月以時光倒流的價格 95 萬元成交,挑戰全港最平私樓新低,賬面僅賺 7 萬元。 正正因為會所沒有繼續營運,令小島上缺乏生活配套。 這裡沒有餐廳士多及超市,令「澄碧邨」一度成為孤島,也導致開始有業主把物業沽售、丟空、甚至斷供。 有一段時間,在銀主拍賣會上經常會見到「澄碧邨」單位的蹤影。

澄碧邨樓盤: 大廈資料:澄碧邨 13座

與其他屋苑比較,現時的澄碧邨與早期開發的愉景灣較為相似,當時愉景灣同樣沒有道路對外連接香港市區只能依靠渡輪,可是澄碧邨比當年的愉景灣更為偏僻(因為愉景灣渡輪能直達中環)。 對於潛在本地買家而言,澄碧邨與市區極昂貴但狹窄的單位相比,擁有面積大、無敵海景、環境清幽而且租金低廉甚至免租的優勢,亦因此吸引一些追求寧靜居住環境、慢活及希望盡快置業的香港人參觀。 不過始終礙於交通和日常配套極差的因素,鮮有人願意購買或者租住澄碧邨的單位。 在2015年至2017年間,澄碧邨只有約10宗成交。 翻查資料,單位原業主姓陳,2002年以38萬元買入,同年由滙豐銀行提供按揭,2008年贖回物業。 惟在2012至2017年間,業主先後六度加按,由最初50萬元逐步提高到100萬元。

地產

久居市區,他自覺在這裏找到一種有價值的生活。 「這裏給我的最深刻印象是,我住進一個明明位於香港,卻又極之不似香港的地方。」張先生說。 樓價持續高企,統計指香港連續七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城市,唔食唔飲18年才能置業。 不過,香港有個平房式豪宅澄碧邨,位於大嶼山芝麻灣半島南邊的二浪灣,坐擁無敵海景,價格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