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7大伏位2024!(震驚真相)

意味着本月31日是停車場大廈6至9樓的「最後開放日」,不少市民聞訊,近日把握機會到場拍照,有人更進入大樓內畫下大廈外的風景。 儘管政府想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但發言人表示,為照顧駕駛者需要,政府會採取多項措施增加泊車位供應,其中包括按照「一地多用」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公共休憩用地發展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 政府目前正計劃發展一幅位於佐敦渡華路及連翔道交界處用地作休憩暨地下停車場之用。 他說,為確保拆卸停車場大廈時不會影響到加士居道天橋的結構及行車安全,工程團隊在大廈內安裝臨時支撐,在天橋進出大廈的上方加設鋼製保護簷篷,並在大廈外牆設置棚架、防護網、防護柵等保護設施。

  • 運輸署表示,採取分階段封閉停車場的安排,能盡量減低對使用者的影響。
  • 他提到,工程團隊會先拆卸停車場大廈7樓至12樓及北面大樓,在現有交通改道至新天橋後,就會展開第二階段拆卸工作,包括拆卸餘下的停車場大廈南面大樓和長約300米一段現有加士居道天橋,以及完成天橋的拆卸和重置工作。
  • 中九龍幹線包括甘肅街地底一段長約400米的隧道,挖掘工作會影響一段加士居道天橋的地基,因此須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大廈,以重置該段加士居道天橋。
  • 為提升工程效率和施工安全及準繩度,路政署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技術,在電腦虛擬環境中模擬整個拆卸流程,提早了解和熟習過程中可能面對的挑戰。
  • 政府當年也顧及到噪音問題,但經研究後認為天橋穿過的只是停車場,相信不會帶來噪音困擾。
  • 油麻地停車場目前時租收費為每小時19元,較同區停車場最多平約20%,故不乏捧場客。

【Now新聞台】有五十年歷史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被加士居道天橋貫穿,是市區一個獨特地標,大廈將在明年初拆卸,到時社區的面貌將會有重大改變。 而西九龍走廊西行線的欽州街出口(第二期落成時的北行出口)曾經通往深水埗,服務深水埗碼頭和南昌邨一帶,於1998年封閉以興建富昌邨,但富昌邨興建後出口天橋被廢棄,東行線(第二期落成時的南行入口)則可以經通州街進入西九龍走廊前往旺角。 第一期建於1977年,是1.3公里的雙線雙程行車天橋(加士居道天橋),穿越油麻地停車場大廈,連接加士居道和渡船街,中間只以反光柱分隔,為香港最擠塞的公路之一,往往從早上至晚上時間都出現擠塞。 ),是連接香港九龍油麻地至荔枝角的主幹道,屬香港5號幹線的一部份。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油麻地東 – 建築信息模擬與實際情況對比模型

然而,為進一步提高施工安全,工程團隊引入了嶄新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旨在減少需要人手的工序、減少工程人員高空工作的時間,以及能更快捷及自動接駁支撐管。 由於隧道將在加士居道天橋甘肅街段的地基下建造,並途經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大廈地底,因此需要將現有天橋向北移,並拆卸停車場大廈。 該署表示,待中九龍幹線工程完成後,政府會按照地盡其用的原則,研究原址合適的長遠用途。 早前路政署宣布,因應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在今年11月起分期封閉,並擬定於明年拆卸,即是那個車子穿越建築的都市奇景將會消失。

位於

記者到現場所見,新橋的橋躉已經建好,正正座落在停車場對面,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旁邉。 油麻地多層停車場興建之時,正值香港第一條過海隧道興建當中,當年本身是建築師的立法局議員司徒惠,關注紅隧通車後香港註冊車輛數目會不斷增加,要求在油麻地興建停車場解決車位問題。 政府亦從善如流,決定興建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停車場在1970年10月,即紅隧通車前一年多啟用,一用就是50年。 陳帆指,由於附近高樓林立,地底又佈滿地下公共設施管線,建造空間非常狹窄,加上施工期間附近一帶路面將如常開放,工程難度極具挑戰。 為提升工程效率和施工安全及準繩度,路政署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技術,在電腦虛擬環境中模擬整個拆卸流程,提早了解和熟習過程中可能面對的挑戰。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設計

在現有交通改道至新天橋後,第二階段拆卸工作隨即展開,以及完成加士居道天橋的拆卸和重置工作。 耗資逾四百億元興建的中九龍幹線預計二○二五年啟用,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因應幹線走線,明年初分兩階段拆卸。 路政署表示,穿越大廈的加士居道天橋現時行車安排將會繼續維持,不受拆卸工程影響。

施工

為騰出空間興建一段新天橋接駁至現有的加士居道天橋,局方將會先拆卸停車場大廈7樓至12樓及北面大樓(靠近街市街)。 東方報業集團一直致力向當局出謀獻策,早前就停車場需求,提供藍圖倡建多功能一站式停車大樓。 惟言猶在耳,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於11月起分階段停用,及後拆卸,令當區缺少700多個停車位。 政府未有計劃於原址附近重建停車場,卻計劃於附近邊陲地帶興建地下停車場,只提供舊有泊位的6分之1。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清拆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具挑戰性

陳帆今日於網誌中表示,為解決九龍中部東西行的交通擠塞情況,路政署於2017年年底動工興建中九龍幹線,而現時正處於工程最具挑戰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清拆油麻地停車場大廈。 隨著油麻地停車場大廈自3月底開始拆卸,「汽車捐山窿」獨有景象將會成為大家的回憶。 油麻地停車場目前時租收費為每小時19元,較同區停車場最多平約20%,故不乏捧場客。 以全場770個車位計算,日、夜間停泊車數目為616及308架,故預計11月起停車場局部封閉之後,將會經常出現爆滿情況;明年一月停車場全面停用後,區內交通問題將日趨嚴重。

油麻地、佐敦以至旺角一帶的公共交通服務十分完善,運輸署會繼續鼓勵公眾多選用公共交通服務前往上述地點。 按照「中九龍幹線—油麻地東工程」的通告,停車場第6至第8層今年11月1日起停用;第5層將於12月1日停用;而停車場則安排於2021年1月1日起完全停用。 運輸署表示,採取分階段封閉停車場的安排,能盡量減低對使用者的影響。 大廈表面看似是一幢整體建築,其實卻是由兩座大樓結合而成,故此現時政府亦打算先拆去北面部分,先保留天橋,再在原地興建新橋,讓天橋繞道而行後,才拆卸南面部分,完成整個拆卸計劃。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極具挑戰 工程期間加士居道天橋維持行車

在施工期間,加士居道天橋、甘肅街、廟街、上海街一帶路面將如常開放,工程難度極具挑戰。 為提升工程效率和施工安全及準繩度,路政署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技術,在電腦虛擬環境中模擬整個拆卸流程,提早了解和熟習過程中可能面對的挑戰。 逾六十年歷史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因興建中九龍幹線而於明年初拆卸。 此停車場因中間樓層被加士居道行車天橋「貫穿」而聞名,是為油麻地區地標,更是全港第一代公眾停車場之一。 拆卸過後,除此獨特的現代主義建築物消失外,保育團體直斥會引發連鎖效應,批評政府令停車場一帶的著名旅遊景點「算命街」文化或成絕唱,既影響旅遊配套,又令當區塞車情況惡化,發展欠缺周全計劃。 而政府前年物色一幅位於佐敦道及連翔道交界的地方為臨時停車場,預料提供約七百個私家車泊車位。

泊車

位於油麻地上海街250號的停車場大廈建於1970年,在2樓至5樓開了一個洞,被加士居道行車天橋通貫穿。 因應路政署的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停車場本月起現分階段停用,明年全面封閉並終止營運。 位於九龍的加士居道天橋從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的中間穿過,是該區的奇景之一。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不過,因應政府興建中九龍幹線,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正進行拆卸工程,與此同時天橋仍然維持行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形容工程極具挑戰性。 據了解,工程於本周將會開始進行爆破,何富榮亦擔心位於停車場大廈附近的平安大樓、駿發大廈會否有沉降問題,「平安大樓近到咁,入面嘅住戶亦需要長期忍受工程產生嘅噪音」。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清拆

運輸署指一直關注油麻地、佐敦及旺角的泊車位需求情況,並留意到油麻地及佐敦一帶的私營停車場仍有約500多個剩餘泊車位可供公眾使用。 政府一向奉行公共交通為本、鐵路為骨幹的運輸政策,署方會繼續鼓勵公眾多選用公共交通服務前往上述地點。 運輸署又建議在渡華路、佐敦道以及連翔道交界一幅用地興建休憩設施暨停車場,地面設置花園、健體設施、遊樂場等,地底的停車場則可提供約130個泊車位。 「政府呢度加啲,嗰度加啲,但點都數唔番700幾個車位出嚟。」她認為長遠需要在油麻地、旺角一帶覓地興建多層停車場,以彌補區內車位缺失。 他預計,中九龍幹線連接油麻地和啟德可於2025年通車,屆時可節省約25分鐘行車時間。 另外,中九龍幹線連同T2主幹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組成六號幹線,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預計於2026年全面通車,屆時由油麻地交匯處前往將軍澳市中心只需約12分鐘,較現時大幅節省接近1小時。

提供

在它拆卸之前,不妨當大廈作「瞭望台」,下臨榕樹頭公園這「區肺」及天后廟的布局,把握最後的攝獵機會。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另外,工程團隊會先拆卸停車場大廈7樓至12樓及北面大樓,騰出空間興建一段新天橋,在現有交通改道至新天橋後,隨即展開第二階段工作,拆卸餘下的停車場大廈南面大樓和長約300米的一段現有加士居道天橋,完成天橋重置工作。 運輸署表示已初步物色了一幅位於佐敦道及連翔道交界的土地作為臨時停車場,即原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舊址。。 )為香港一座已經關閉的公眾停車場,位於九龍油麻地上海街250號,於1970年10月13日啟用,1972年9月宣布擴建,分兩階段完成,停車場曾設有770個公眾停車位;但配合政府進行中九龍幹線工程,於2021年拆卸。 2020年11月開始,到訪油尖旺區的車主可能要另覓地點泊車 —— 為了配合中九龍幹線發展項目,油麻地停車場將於今年尾逐步停用,並於2021年開始拆卸。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油麻地停車場月底分階段封閉 拆卸後車位供不應求料區內違泊嚴重

該路段為救護車往廣華醫院必經之路,有地區人士擔心違泊會阻礙救援工作。 此外,海庭道的違泊現象蔚然成風,馬路兩旁泊滿私家車,大部分屬於公屋居民或上班一族,不少更「由朝泊到晚」。 紅磚屋有鑄鐵雨水管、鑄鐵收水斗、拱形遊廊及花崗石構件以及木製的百葉窗等,目前為油麻地戲院的辦公室,可惜因疫情關係目前也暫停開放。 康佑大廈是一座統一業權的商業大廈,用作出租,放租的寫字樓面積由855至2523平方呎(建築),每呎租金約為港幣31 至 32元。 康佑大廈是一座13層高商業大廈坐落於彌敦道528號距地鐵油麻地站D出口僅2分鐘步程。 圍繞停車場的,是天后古廟、廟街的小販檔攤、榕樹頭等街道風景,大廈不只能作市政用途,更儼如一個觀景台。

九龍

油麻地停車場建築富現代主義風格,一層一層疊高般工整,沒有多餘裝飾,取而代之是簡約設計,着重實用功能。 黎雋維指,彷如圍欄的橫向線條,奠定整個停車場建築結構,整齊簡單的美學,和60、70年代政府工務局的建築物同出一轍。 從外面瞧看,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就是一幢會吞吐車輛的米白色方形大廈,這個低調的巨形盒子因明年即將拆卸引來關注。 記者曾到上址了解情況,發現海泓道停車場使用率已經十分高,其實多年來該處都是「爛地」停車場,至少有十多年歷史。 該地皮曾經因高鐵工程展開後被「徵用」作地盤,工程完成後地皮部分範圍回復作停車場,但面積大縮水,原因是2015年該處要興建西九龍政府合署,至2019年初落成啟用。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油麻地「穿窿」停車場將拆卸 現代主義建築意外成為地標

高速公路在建築物間「破肚而出」,位於上海街250號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確是市內奇觀之一。 其實類似交通樞紐與建築結合的構造方式,最過癮的例子是大阪區的Gate Tower大樓,此大樓共16層高,但在5至7樓間的圓形平面中穿過一條高速公路,是「共存」的城市規劃。 他續指,中九龍幹線連同T2主幹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組成六號幹線,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預計於2026年全面開通,屆時由油麻地交匯處前往將軍澳市中心只需約12分鐘,較現時大幅節省接近1小時。 他指,由於施工期間,加士居道天橋、甘肅街、廟街、上海街一帶路面將如常開放,工程難度極具挑戰。 最近有測量師從地政署的航拍照片找到答案,原來1970年第一期停車場北翼先建好,旁邊的加士居道天橋才興建,最後再有第二期停車場將行車天橋覆蓋,正正是香港「地少人多」的寫照。 大廈中層外觀呈闊橫線條,牆與牆間讓人瞥見裏面停泊車輛,頂層辦公室則是幼細直條設計,他續指,將內裏功能含蓄地表現於外牆設計在現代主義建築常見。

  • 儘管政府想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但發言人表示,為照顧駕駛者需要,政府會採取多項措施增加泊車位供應,其中包括按照「一地多用」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公共休憩用地發展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
  • 對於拆卸油麻地多層停車場會影響區內交通和民生,令不少駕駛者卻步,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政府一向奉行以公共交通為本、鐵路為骨幹的運輸政策。
  • 他解釋,「汽車捐山窿」景象的由來要追溯至1972年,當時政府決定擴建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於原有大樓(即現在的北面大樓)加建兩層及建造新的南面大樓,並興建加士居道天橋。
  • 李直言對此持觀望態度,他憶述政府亦曾揚言在西九龍政府合署開放公眾泊車位,惟大樓落成1年多,至8月才展開招標,泊位數目比原先承諾的90個少近40%,並只會在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5日)於網誌表示,清拆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為興建中九龍幹線中最具挑戰部分,預計工程完成後,中九龍幹線可連接油麻地和啟德,料2025年可通車,屆時將節省約25分鐘行車時間。
  • 事實上,這類建築構思在20世紀初就曾前冒起過,如未來派(Futurism)始祖意大利的建築師 Sant ‘ Elia 的草圖中就出現這種建築物,當年來說極具前瞻性。

有業界人士認為政府未有長遠規劃增加泊車位供應,相信違泊和塞車情況將會加劇。 逾60年歷史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為配合路政署建造中九龍幹線工程,於今年開始進行拆卸。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5日)於網誌表示,清拆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為興建中九龍幹線中最具挑戰部分,預計工程完成後,中九龍幹線可連接油麻地和啟德,料2025年可通車,屆時將節省約25分鐘行車時間。 時至今日,在規劃中九龍幹線時,路政署再次面對走線受油麻地停車場大廈、附近私人物業和社區設施限制的挑戰。 為訂定走線和安排重置受工程影響的公共設施,路政署舉辦了多場公眾參與活動,並就項目的影響、當區文化和附近設施的保育進行研究。 最終現時的走線無需收回或遷拆任何私人物業,而受工程影響的油麻地分科診所(新翼)(包括母嬰健康院和美沙酮診所)、玉器小販市場及油麻地公共圖書館已原區重置,並開放予市民使用。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市區地標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明年拆卸 社區面貌將重大改變

實屬「一雞幾味的」停車場大廈,底層是油麻地公共圖書館,頂層則用作政府部門辦公室。 原本設計只為加強成本效益,最後竟意外收穫一份未來感,成為油尖旺區一個重要地標。 第二期建於1982年,其特色為分兩條行車天橋,主要部分位於通州街之上,另有架空於大角咀道(包括西九龍走廊西)的北行線及塘尾道之上的南行線,接駁渡船街與欽州街。 油尖旺區議員李偉峰認為兩者的人流不同,要車主將車泊在海庭道再步行15分鐘去油尖旺市區是不切實際。 他認為政府無意欲填補缺少的泊車位,質疑運輸署只統計分區泊車位數目濫竽充數,未有考慮地區特色和需要。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服務及設施

何富榮笑言,10個路旁泊車位如同杯水車薪,「兩年前已決定拆卸停車場大廈,咁耐都唔諗點解決車位不足問題,依家先嚟諮詢路旁泊車位建議,係臨急抱佛腳」。 何富榮指,粗略估計現時油麻地停車場租戶中,約有100架是「搵食車」,料車位不足問題將影響他們生計,並增加區內違例泊車問題。 他近月發現運輸署在廣東道路旁加裝鏡頭,「佢哋都應該諗到將會有好多違例泊車,所以安裝鏡頭監測」。 何富榮又指,工程進行期間,甘肅街三線行車將會封閉兩線,但有區議員及地區人士向當局反映交通承載量問題,正研究是否有其他方案。 另外,路政署宣布興建中九龍幹線時建議同步將加士居道天橋擴闊至四線雙程改善擠塞情況。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先北後南 無礙繼續行車

同時,在1923年落成並已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前油麻地警署亦會原址保留。 他表示,中九龍幹線包括甘肅街地底一段長約400米的隧道,挖掘工作會影響一段加士居道天橋的地基,因此須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大廈,以重置該段加士居道天橋。 由於平均每日有5萬多架次的車輛駛過天橋,為了減少對市民造成不便,大廈拆卸期間,天橋會維持開放行車,他形容工作極具挑戰性。 運輸署其後建議分別於吳松街近北海街、以及北海街近香港逸東酒店設置6個及4個路旁泊車位,並就建議向當區區議員諮詢。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都市奇觀】 油麻地停車場明年拆卸 天橋「穿肚過」將不復見

不過由於當時加士居道天橋的走線設計受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和附近私人物業限制,政府決定在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南面大樓3樓和4樓騰出部分空間,用作道路連接加士居道天橋南北兩段,並出現一幢有行車天橋貫穿的大廈。 為了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政府決定明年清拆停車場大樓 ,到時這個獨特的都市面貌將會消失,亦為社區的交通帶來一定壓力。 他提到,工程團隊會先拆卸停車場大廈7樓至12樓及北面大樓,在現有交通改道至新天橋後,就會展開第二階段拆卸工作,包括拆卸餘下的停車場大廈南面大樓和長約300米一段現有加士居道天橋,以及完成天橋的拆卸和重置工作。 剛啟用的海庭道臨時停車場其實是擬建海庭道綜合大樓的用地,政府建議在該地加設120至180個公眾泊車位,不過工程仍未有時間表,落實遙遙無期。 李直言對此持觀望態度,他憶述政府亦曾揚言在西九龍政府合署開放公眾泊車位,惟大樓落成1年多,至8月才展開招標,泊位數目比原先承諾的90個少近40%,並只會在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

鬧市之中,一道紅光像黑暗中的一道光,燃亮油麻地,為廟街這個傳統市集,周而復始的帶來生氣。 與此同時,油麻地停車場大廈6至8樓率先於2020年11月1日停用,5樓緊接於2020年12月1日停用,而整座大樓最後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永久封閉,然後拆卸。 而區議員何富榮指新增車位只有460個,擔心會造成區內車位嚴重不足和違例泊車問題。 陳帆稱,停車場大廈自3月底開始拆卸,其中津津樂道的獨有景象—「汽車捐山窿」將成回憶。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他解釋,「汽車捐山窿」景象的由來要追溯至1972年,當時政府決定擴建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於原有大樓(即現在的北面大樓)加建兩層及建造新的南面大樓,並興建加士居道天橋。

其中海庭道短期租約停車場9月起已開始營運,提供約200多個車位;而位於海泓道的短期租約停車場則提供約160個車位。 至於貫穿油麻地多層停車場的加士居道天橋,亦是在同期興建,1977年通車。 據悉當時政府有考慮天橋是否繞道而行,抑或放棄興建停車場擴建部分,最後拍板的方案,是大膽地將兩者二合為一,留出新大樓兩層空間(3樓及4樓)讓天橋穿過。 所以說,今天「天橋穿大廈」的景觀並非甚麼獨特設計,只是凸顯了香港人的變通能力有多高而已。 政府當年也顧及到噪音問題,但經研究後認為天橋穿過的只是停車場,相信不會帶來噪音困擾。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於今年11月起分期封閉,並於明年拆卸以配合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就記者所見,近來已有不少人把握機會拍攝這都市奇觀。

他形容,要在鬧市中進行大型拆卸及設施重置工程,同時在地底建造隧道,並且盡量不影響油麻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維持原有的社區生活配套,對工程團隊來說是個極為艱巨的任務。 陳又預計,中九龍幹線連接油麻地和啟德於2025年通車,屆時可節省約25分鐘行車時間。 「汽車捐山窿」這個景象的由來要追溯至1972年,當時政府決定擴建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於原有大樓(即現在的北面大樓)加建兩層及建造新的南面大樓,與此同時亦需要興建加士居道天橋。 服務香港50年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因為興建九龍中幹線要在明年(2021年)拆卸。

要在鬧市中進行大型拆卸及設施重置工程,同時在地底建造隧道,並且盡量不影響油麻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維持原有的社區生活配套,對工程團隊來說是個極為艱巨的任務。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拆卸 然而,展望將來,中九龍幹線的落成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機遇,除了可解決九龍中部現有東西行道路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情況之外,還可以聯繫各區,建立更完善的交通網絡,配合香港的發展,工程團隊迎難而上,全力以赴。 逾60年歷史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為配合路政署建造中九龍幹線工程,將於明年初拆卸,運輸署指停車場將於明日(11月1日)起實施首階段封閉,停車場6至8層今日(31日)最後一日開放,不少位置都有車輛停泊。 海底隧道未建成時,駕駛人士過海前習慣在維港兩旁停泊車輛,回來才取車,很少等候汽車渡海小輪班次。

建築也有不少設計細節可供玩味,如弧線尖拱型的開洞入口、充滿雕塑美感的十架等,教堂背後的混凝土結構亦相當獨特。 而其外牆加上一層層的橫間,建築師黎雋維在FB更認為「Mies van der Rohe 1923年的辦公樓設計就是這個模樣」。 事實上,這類建築構思在20世紀初就曾前冒起過,如未來派(Futurism)始祖意大利的建築師 Sant ‘ Elia 的草圖中就出現這種建築物,當年來說極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