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鄉河背村2024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於不能旅遊的日子,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到了河背水塘迷你版嵐山竹林,影相打卡,止一下旅行癮。 河背水塘是香港面積最細的灌溉水塘,亦是香港少有的 S形堤壩水塘。 圍繞河背水塘走一圈只需1小時路程,而且環塘的路況平坦,十分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新界北總區特別職務隊、反黑組及重案組探員經過個多月的調查,昨日傍晚采取聯合行動,突擊搜查元朗八鄉河背村一間村屋。 行山好處多,包括認識香港八個灌溉水塘,最新到訪的係清潭水塘。 全程行石屎路,伴隨遼濶的雞公嶺、八鄉盆地風光,極怡神。

  • 八鄉面積約有15.5平方哩,共有30條圍頭與客家村落,人口約3萬人。
  • 太平清醮是合山圍牛徑村的傳統活動,每五年舉辨一次,為期三日四夜,祈求國泰民安,百業茂盛,降福迎祥,風調雨順。
  • 原路折返回剛剛下車的位置便是小巴總站,村公所外有椅子可坐下排隊,大約20分鐘一班。
  • 往雷公田的主要是石屎路,大約需行1.5小時;而往荃錦公路即是越野單車徑,大約需行2.5小時。
  • 到有機農莊一遊,少不了暢遊田園、體驗農耕、做手作仔、嘗農家菜等,如果你想玩得開心,食得更有特色,不妨入元朗八鄉河貝村的迷你有機農莊。
  • 香港以「莆」為地名的還有大埔南華莆、粉嶺高莆,林村放馬莆等地。
  • 此外,步行1分鐘亦有巴士及小巴來往元朗(西)及大埔墟站、元朗及上村等。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證實發現宋代瓷器殘片 、明朝墓葬群及一個陶罐, 但在原址保護原則下不會主動進行挖掘,而路政署亦向元朗區議會要求改動原來的設計以免影響古蹟。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主席梁炳華認為宋朝市集的發現有助了解香港在宋朝貿易的角色, 評估本地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鄉村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新界原居民居住。

八鄉河背村: 路線資訊

四季豪園位於八鄉南錦上路(中原樓市片區:八鄉南)。 此站附近有已荒廢的育英學校及馬鞍崗幼稚園,沿村路可前往河背灌溉水塘;另與大欖隧道轉車站亦相距約15分鐘的步程。 河背村(Ho Pui Tsuen)小巴總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八鄉南部,河背村村公所外,鄰近籃球場及河背村遊樂場,為一小巴總站,村路出入口位於錦河路。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元朗區八鄉的河背村專綫小巴總站:關於位於荃灣區大窩口北部的河背村巴士站,詳見「國瑞路河背村」。 元朗:河背水塘家樂徑 影相發燒友都私藏一本河背水塘專輯。

八鄉河背村

看見村屋便應離開水泥路進村,再走至停車場的小巴站畢。 靠右(左方為麥理浩徑,可通往田夫仔)行走自然教育徑,遇分岔路棄教育徑往甲龍古道。 不久左轉(沿古道往下走可達雷公田)踏上甲龍林徑。 八鄉河背村 下一個分支路口捨甲龍林徑左走河背越野單車徑。

八鄉河背村: 路線資料

石湖塘位於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八鄉路以南,鄰近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 71線途經石湖塘,並以河背村近村公所為小巴總站。 此樓盤是位於錦田下輋村的新樓上車盤,景觀開陽緊路邊村屋,700呎三樓3房1浴間隔+700呎天台,共中層+露台+地下入車花園,只需不到600萬。 又鄰近大欖隧道,佔盡地利優勢,未來發展潛力可見強勁,實屬置業筍盤。 河背水塘家樂徑是初級行山路線,可以看到竹林和壯觀水壩之餘,而且2小時來回,輕輕鬆鬆就行完!

最後黎到河背水塘,水壩是影靚相既好地方,人煙稀少對影相黎講最好不過。 到了第二個分叉口,便是河背水塘的所在了,特色在於S型的水壩,好壯觀宏偉。 水塘中央的行人步道,很好拍有如置身台灣祕境。 屬圓形步道的河背水塘家樂徑(Ho Pui Reservoir Family Walk)全長 2.1 公里。

八鄉河背村: 元朗日落行山路線 元朗站 ➔ 山貝路 ➔ 橫水渡 ➔ 婚紗橋 ➔ 南生圍路 ➔ 博愛醫院

為此香港政府需要修訂《村代表選舉條例》,為每條現有鄉村設立居民代表職位,並為每條原居鄉村或共有代表鄉村設立原居民代表職位,即俗稱的「雙村長制」。 1959年八鄉鄉事委員會獲香港政府按《社團條例》豁免註冊。 1983年上村會址落成,1992年正式遷入上村會址。 1997年自資建成回歸紀念柱紀念香港主權移交中國。

相對鄰近鐵路交通及元朗市中心的十八鄉及錦田,八鄉及石崗的私人屋苑較少,保留較多鄉村。 現時區內設有八鄉北及八鄉南選區;而在1991至1998年間,區內只有一個區議會議席以八鄉為名;而1982至1990年,全區劃入元朗東郊選區。 1999年石湖塘村選舉村代表,居於村內的謝群生被拒參選。 律政司司長提出上訴,2000年12月22日終審法院宣判維持原判。

八鄉河背村: 元朗 地利黃金閣●下複式

胡氏祖藉於甘肅省固原縣,為胡公滿後裔,早於明代由福建遷移至潮州廣東等地,其後由惠州落檐於八鄉馬鞍崗這個地方,亦有分支移居至屯門大欖涌。 胡氏客家堂號安定堂,所以馬鞍崗有「安定世居」,而大欖涌村亦有一幢胡氏家祠「安定家塾」。 曾經跑遊過元朗十八鄉木橋頭村,也是由惠州胡氏客家人建成,木橋頭的後人分支到在鄰的鳳降村及田寮村。

八鄉河背村

村中育英學校亦為典型上世紀五十年代村校,當然已停辦多年,空置情況如一般其他新界村校,尚幸河背村校有一段時間被用作青年活動中心。 登山起步處為小片墳地,而左面小崗屹立,即為著名蠔殼山。 八鄉河背村 過墳地小坳處右上,路面地勢漸高,回望相對元朗墟大廈林立,西北方為錦田河出口河貝地帶南生圍,水鄉感覺初現,當上達二百二十米高崗時,視野更為廣闊,何妨放下背囊來個小休。 急急腳山野狂奔再不是現代旅行者形態,多點注意你走過地方,多點認識大自然一景一物,才是旅人廣闊天地,才不枉珍惜難得假日。 跑山式的舉動還是回運動場較為合適,別把戰火燃燒到大自然中。 元朗墟為著名新界鄉鎮,目前的元朗再不是昔日圓塱時代,車水馬龍好不熱鬧,久未涉足元朗墟者,重臨時如走進內地鄉鎮般,親切而又感陌生。

八鄉河背村: 交通貼士:

由河背村小巴站出發,行一段斜路到河背露營場後,跟路牌指示行左路往終點雷公田(Lui Kung Tin),途中會經過清潭水塘。 提步後沿山徑南上接近二百三十五米山崗處,那已連接上大欖涌郊遊徑路段。 大欖涌郊遊徑西南往大欖涌水塘,本路綫依此郊遊徑回走,即向東北行,經公益植樹林坡下達大欖隧道八鄉公路交接處。 到有機農莊一遊,少不了暢遊田園、體驗農耕、做手作仔、嘗農家菜等,如果你想玩得開心,食得更有特色,不妨入元朗八鄉河貝村的迷你有機農莊。 農莊環境清幽宜人,印尼華僑園主除了在園內種植有機時蔬,更會用樹上熟蔬果,為你炮製印尼家鄉菜,風味正宗,值得一試。 週未打算跑遊到八鄉金錢圍「江夏圍」,不過在錦上路西鐵站附近繞錯路,最後跑到錦莆路沿西鐵路軌直入長莆村,不過這條路也蠻好跑的。

八鄉河背村

攜著背包遠行,聽著那共鳴聲,步行石砌古道幻想自己是古人,經竹林和到藤王兩大景點後,往馬鞍山大水坑站。 「阿姐」汪明荃曾留下足印,難度不比河背水塘高。 河背水塘的S型水壩和「港版嵐山竹林」成為打卡熱點有充份理由,這條香港初級、短程、親子行山路線,因樹木茂盛更為夏天之選。 由於河背水塘與清潭水塘的歷史相連繫,因此今次推介三塘連走,既不困難又有靚景。 樓盤︰卓薈居 地址︰元朗錦田公路 樓層︰三樓連天台 面積︰700呎 (建築面積) 天台︰700呎 間隔︰3房 售價︰$698 … 河背水塘塘中有一個的小島被一片樹林圍著,十分特別。

八鄉河背村: 馬鞍崗村口 – 范氏宗祠及胡氏宗祠

藍田與油塘相隔一個港鐵站距離,用雙腳行風景又會如何? 繞過照鏡環山,登魔鬼山既近距離接觸軍事遺蹟,於視野開闊的魔鬼山看維港日落,於油塘離開。 交通方便為這條行山路線賣點,預留3小時時間充足。 樓盤編號︰FB 樓盤:錦上路全幢分層 地點:錦上路上村 八鄉河背村 交通 ︰️️️️ (5個️為最方便) 八鄉河背村 環境 ︰??

  • 石湖塘位於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八鄉路以南,鄰近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
  • 大欖隧道八鄉路段青朗公路下穿入,八鄉新路把你引入錦八平原。
  • 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 位於馬鞍崗村, 鳥語花香環境極美, 門口綠VAN往返錦上路西鐵站5分鐘, 步行大欖隊道口又得.

新界專綫小巴路線71,由棉記汽車轄下富和小巴(客運營業證編號12403C)營辦,來往元朗泰衡街及河背村,途經錦上路站及大欖隧道轉車站。 八鄉下輋村位於粉錦公路旁邊,橫台山的北面,是一個有百多年歷史的村落,靠山而建,下輋村後面便是雞公嶺。 風水學說角度而言,「住宅有靠山,宅主在現實生活易遇貴人,為難之時可逢凶化吉,順意之時可錦上添花」,實屬風水寶地。 下輋村有一個風水池,四個祠堂,一間書室,及一間士多,附近亦有蘭義桂堂、現代的村公所及佔地數十萬呎的野戰中心。 民生及休閒配套方面十分全面,想遠離煩囂城市,體驗與世隔絕的寧靜生活的買家,可以考慮一下八鄉下輋村屋~交通方面,有小巴接駁大欖隧道轉車站及西鐵錦上路站。 行過水壩後,可以沿車路離開,先經過青年協會有機農莊、郊野公園既閘口,最後行到河背村,經過秀溯軒後去到河背村村口可以坐小巴去錦上路港鐵站同元朗港鐵路。

八鄉河背村: 元朗村名一覽 2022更新

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於河背水塘家樂徑的中段有個小竹林,種在河背水塘家樂徑兩邊的竹子形成一條竹林隧道。 於早上較少人時到達,配合陽光照射下來反映在竹葉上,真的很美。

八鄉河背村

近年提到馬灣,第一時間想起青馬大橋,本文會介紹三個角度觀賞青馬大橋的打卡位,再推介馬灣最高點大嶺頭和馬灣最南端大排咀,馬灣一日遊行程豐富。 除了拍拖,亦是親子樂和初級郊遊路線,中途有多個廁所和多間食肆,路牌指示清晰。 姻緣石位處寶雲道,相傳誠心祈求姻緣就會成真,背後埋藏著一段民間傳說。

八鄉河背村: 交通 : ( GPS定位導航請下載 “好地方HK” APP )

前行約十分鐘來到了一個分叉口,旁邊就是河背營地,直行是往雷公田,右轉上山就是往河背水塘。 前行不久,左面便可看到港鐵八鄉維修中心;再行前少少,就是青年有機農莊。 只要繼續沿馬路直上至盡頭,很快便會到達河背水塘。 前往元朗八鄉河背村,可在西鐵錦上路站外的巴士站乘搭綠色小巴 71 號往河背村總站;或者在大欖隧道口的巴士站 八鄉河背村 ( 往元朗或九龍方向 ) 轉乘綠色小巴 71 號或新界的士往河背村。

八鄉河背村: 服務時間及班次

元朗河背村沏背水塘下的一涸營地,在錦上路站乘小巴至河背村,再步行20分鐘左右到達。 此處劃定營位兩個,所有設施均要依靠烤場提供,水源要在燒烤場旁的水潭取用,取水時請不要帶小朋友前往,以免發生意外,旱廁則在燒烤楊的另一喘。 個人認為尚算適台親子露營,附近河背水塘風景秀麗,是拍攝的好地方,而途中的有機縷莊亦可作親子教育,只是此處是越野單車熱門路線,不時有越野單車在高速行駛,帶著小朋友來往河背村及水塘時請務必留意。 行完後原路折返回河背村是最近的落山方法,意猶未盡的可往雷公田或荃錦公路方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