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2024懶人包!(震驚真相)

在施政報告中有關退休保障的論述,行政長官已扼要地點出處理這個議題的幾個重要的信息。 1978年10月1日,香港政府再将领取高龄津贴年龄下调至70岁。 1988年,高龄津贴分为两级,70岁以上称之为高额高龄津贴,70岁以下为普通高龄津贴。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普通高龄津贴之领取年龄,由1988年的68岁,逐年减至1991年的65岁,并需要入息与资产审查。

第二,在處理這個複雜議題時,政府有責任說明相關的施政理念。 首先,現屆政府沿用的福利政策理念是鼓勵青壯年人士自力更生,而社會保障及福利則用於一些不能自助的人身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去年初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發表了報告,指出隨着人口老化,即使我們以現有的福利及醫療服務為基礎而不作任何改善,單是因為人口老化及通脹,我們在十多年後亦可能會出現結構性財赤。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懶人包

2013年3月份我是成員之一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發表了一份經過多位專家長時間論證的推算。 就算完全不考慮退休保障,單是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醫療及原有的長者福利等等的新增開支,已足夠使政府用光儲備,欠債纍纍。 主席,我們完全認同為應對人口高齡化和讓長者安享晚年,社會整體須為退休保障作進一步投資。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根據強積金管理局的調查,現時強積金的基金開支平均比率為1.85%,高於外國的管理費用,如澳洲的1.26%及美國的0.75%。 較長壽的長者需要面對儲蓄金額不足渡過餘生的風險,而壽命較短的長者則可能沒有善用儲款的情況下便離世。 而由於一般長者缺乏理財觀念,一筆過的支付形式容易受他人挪用及因個人投資失利等原因而減弱保障力度。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扣稅例子:年金扣稅 5 年

他們認為全民制度行政簡易,成本可較低,並可減輕年輕人供養父母的經濟負擔。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榮休教授、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榮譽總監、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畢業。 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等管理職務、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大連工學院工業科技管理全國培訓中心美方教學團成員。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梁振英当选,在就任行政长官的第一次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2012年7月16日),便提出成立长者生活津贴(即政纲中的特惠生果金)。 同年年底,政府成立扶贫委员会,其中一项主要工作,便是探讨如何改善退休保障制度。 兩部分,現時主要是後者出現問題,出問題的基本原因是支付水平過高,市民領取的退休金甚至比退休前工資還要,年期不夠的市民則一分錢也拿不到,結果是把財富從工齡短的市民轉移向工齡長的市民,並不公平。 在人口老化下,如長者貧窮率持續高於社會整體水平,隨著長者年齡組群佔香港整體人口比例的增加,將會提升香港整體的貧窮率。 即使長者貧窮問題沒有進一步惡化,長者貧窮率保持於現時水平(約30%),單是長者人口的增加,已使長者的貧窮人口由2009年的26萬上升到2039年的71萬 (圖四) 。 老年撫養比率不斷上升,意謂能夠為長者提供入息支援的成年人比例越來越小。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Tags: 全民退休保障 公共開支 周永新 安全網 政府 林鄭月娥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社會援助 社會福利 老年金 諮詢 退休保障 養老金 香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如果政府讓服務質素如過去般一直改善,到了2041/42年度,政府欠債還會高達11萬億元! 事實上,從2010/11至2014/15這四個年度間,與長者有關的開支便增加了158.4%,人口老化帶來的巨大財政壓力已經開始殺到,但社會似仍未足夠認識這個危機。 無論你對退保方案有何具體意見,我們也應對準槍頭,反對政府的垃圾假諮詢。 如果對民間既有數個方案不滿,不妨提出更佳的老人保障方案,並策動學者與聯席回應,促成良性討論,而非跌進世代假對立的民粹陷阱,更絕非污名化「全民退保」的理念。

  • 故此,全民退休保障為解決人口老化的方案之一,以利用稅收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其基本原則。
  • 從另一個較個人化的角度看,長者退休保障亦是一個在感情和理智間掙扎的議題。
  • 社聯因此提供相關資訊,期望社會大眾對退休保障制度的改革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
  • 以下支持及反對全民退休保障的政黨列表是根據張超雄議員2012年10月的議案投票結果及政黨網頁上的政治立場。
  • 根据此安排,雇主与雇员每月就退休计划供款的总金额将维持不变。
  • 而老年撫養比率(即成年人口與長者人口的比例)亦將急劇上升至 454(每1,000名15至64歲人口需要供養老年人的數目),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就要供養一個老人。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則是以稅收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解決人口老化的方案,但工作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例和社會的經濟增長率將影響制度的可行性。 有「不論貧富」及「按經濟需要」兩種建議,政府傾向不接納「不論貧富」,理據是支出龐大。 在四十多萬的長者當中,現時仍有三十多萬沒有領取任何津貼的長者。 他們仍然生活在自力更生,和不依賴別人/政府的傳統思想中。 他們這種自食其力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世事無常,一旦遇上疾病、意外等事情,他們的生活便會大受影響。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發展

政府既然作為退休保障的最後守門人,亦有道義上的考量和職責,為退休長者提供一個適切的退休生活保障。 1966年至今,本港就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的爭論不斷,但隨着人口老年化和家庭結構改變,退休安老的擔子亦會相對提高。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政府必須認真、慎重地考慮,給予全港65歲及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一種定期發放、不設審查的退休金,以確保踏入暮年的退休長者即使面對命運的刁難,亦能靠着社會提供的基礎保障,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因此,我們要處理的不單是改善長者退休保障和社會保障措施帶來的額外財政承擔,亦要同時為現行制度籌集資金。 無論融資的方案是僱主及僱員的多方供款、加稅或開徵新稅項,社會有必要充分理解各個方案的利弊,包括計劃的可持續性、可承擔性及穩定性,及對香港長遠發展的影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鄭治祖)立法會在昨晨會議上繼續討論反對派於日前提出、要求特區政府在短期內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議案,並將取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建議的資產審查與有關議題綑綁討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回應時強調,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十分複雜,故香港社會對此未有共識,並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已得到香港社會的廣泛支持,呼籲議員求同存異,先支持通過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的撥款申請,再討論有關「全民退保」的問題。 1970年獲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及社會工作文憑,1973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學位,1978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 1977年至1983年間於中大社會工作學系任教,曾受社會福利署委託研究檢討當時的公共援助(即今綜援)制度,協助制定貧窮線。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扶貧資訊網

無論從融資的規模或保障範圍等均意見紛云,當中更有不少對醫療融資的反對聲音,所以即使經過多次諮詢,醫療融資仍未推出。 A:整體而言,多國政府均面對人口上升及老化,再加上醫療成本上升的問題,政府難以維持完全負擔醫療開支的做法。 過去的金融危機亦揭示政府公共支出過於龐大的問題,不少發達國家,如英國及美國亦已推出醫療融資方案,對公眾醫療開支採取自付盈虧的方針,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從而維持長遠而穩定的醫療服務。 然而,這種做法並不理想,為了「全民」的權益,令有需要的人並不能特別受到幫助。 因此,筆者認為,整個有關全民退保的討論應該建基於現有福利不變的情況下。 相反,坊間「三方供款」計劃為了更有持續性,把現有的福利都加進退保的金額中,結果就是領取綜援的人士,在計劃中並不會有實際的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