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2024詳細資料!內含筲箕灣絕密資料

第一個傳說指於南宋末年,有一個叫張進的人隨海軍船艦到九龍半島一帶,經過現時的筲箕灣時,他不小心將他祖先給他的家傳之寶筲箕跌到海中,所以這個海灣就稱為筲箕灣。 東至香港海防博物館、筲箕灣官立中學,西至筲箕灣道與愛秩序灣道交界的地區。 東區走廊以北的筲箕灣北部填海區,一般被稱為愛秩序灣,名稱源於愛秩序將軍及原筲箕灣避風塘所在地的愛秩序灣;阿公岩道一帶的筲箕灣東部,一般被稱為阿公岩,而該處亦為東區走廊噪音重災區。 東至香港海防博物館、鯉魚門度假村及大潭道,西面普遍以英皇道結束及筲箕灣道開始之處作為分界線。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鯉魚門度假村及鯉魚門炮台位於筲箕灣,但香港人一般指的鯉魚門是位於觀塘區油塘。 近月有位於E座中層3室,實用面積約439方呎,2房設計,外區客鍾情屋苑交通配套完善,加上有感租金吸引,以每月1.65萬租入,實用呎租約38元,屬市價。

筲箕

18世紀中葉漁民發現筲箕灣為避風良港,所以陸續吸引漁船停泊於筲箕灣,19世紀中葉,尤其是西元一八四一年英國管治香港島後,本地區逐漸發展成小商埠,並成為香港島、九龍和惠州、潮州等地的漁穫集散地。 同時亦有一些來自惠州的客家人於筲箕灣山頭開採花崗岩,並在岸邊建簡陋房屋。 據1841年的人口普查,筲箕灣人口約1,200人,佔香港島人口 筲箕灣 (4,350人) 約28%,大部份居於艇中。 其後海盜問題嚴重,1860年,香港總督麥當奴決定整頓該區,拆毀凌亂蓋搭的房屋,重新建屋辟路,是為筲箕灣東大街,並設立派出所方便警察打擊海盜。 18世紀中葉,有漁民發現筲箕灣為避風良港,所以陸續吸引漁船停泊於筲箕灣。 據1841年人口普查,筲箕灣人口約1200人,佔香港島人口(4350人)約28%,大部份居於艇中。

筲箕灣: 總站路線資料

巴士公司藉著全新過海路線613於2017年4月進駐此站的契機,調整站內部分路線的車坑;其中9號線由沿用多年的南面獨立車坑,調往西面路旁,以提供更多空間讓乘客排隊候車。 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新巴389線提供接駁歌連臣角(柴灣墳場)及筲箕灣的服務,並於9號線的K月台上客。 巴士總站啟用對區內巴士服務裨益甚大,加上接駁地鐵港島綫,令筲箕灣巴士總站逐漸發展成區內交通樞紐,服務範圍遍及整個筲箕灣。 巴士總站啟用後仍有一段時間於金華街泊街的過海隧道巴士102線,亦於1993年10月3日遷至此站。

時間

1994年11月28日投入服務,現由城巴營辦,是一條來往南區的大型私人屋苑海怡半島和北角、筲箕灣的路線,是鴨脷洲居民來往東區上班下班的路線。 筲箕灣 2018年9月17日投入服務,只於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由筲箕灣單向開出一班往田灣,不經耀東邨、鯉景灣及銅鑼灣。 「團結香港基金團體」指團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及其作為成員的法團組織(包括但不限於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文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華學社有限公司)。 在筲箕灣愛秩序村4227號地段,有一座廟宇群,齊集了劉備廟、關帝廟和張飛廟,其中劉備廟和張飛廟更是全港唯一。

筲箕灣: 筲箕灣區內成交紀錄

隨着筲箕灣不斷發展,車流逐漸增多,引致路面非常擠塞。 於1982年首季興建地鐵港島綫時尤為惡劣。 這個情況直至1985至1989年港島綫及東區走廊相繼建成後,才得以大大改善。 可是,《 粵大記》和後來的《新安縣志》沒有關於本區更詳細的記載. 早期香港原居民中的漁民主要集中於柴灣一帶。

  • 雖然家下有唔少傳筲箕灣舊稱餓人灣,之但係1865年香港政府統計,係將兩者分開。
  • 東至香港海防博物館、筲箕灣官立中學,西至筲箕灣道與愛秩序灣道交界的地區。
  • 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新巴389線提供接駁歌連臣角(柴灣墳場)及筲箕灣的服務,並於9號線的K月台上客。
  • 福德祠及洪聖廟是舊寮屋村居民信仰的延續,加上「劉關張」廟宇群是全港獨有,實屬難得。
  • 但比較有根據的說法是香港開埠初年,筲箕灣一帶對外交通十分落後,只靠班次極疏的舢舨聯繫中環。
  • 為了修建地下鐵路港島綫及東區走廊第二期,政府於1984年在筲箕灣對開海面進行填海工程,以及收回嘉諾撒修院學校位於筲箕灣道383號的校舍,其後該校遷往海澤街現址,並正名為香港嘉諾撒學校。
  • 東區的筲箕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50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8,526人。

2017年4月18日投入服務,現由九巴營運,途經寶達、秀茂坪、藍田碧雲道、油塘、北角、鰂魚涌及西灣河。 本線為首條服務安達臣道發展區的專營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亦為九巴首條服務西灣河和筲箕灣的獨營過海隧道路線。 2002年4月29日投入服務,為一條港島晨早特別過海路線,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途經東區走廊,不停炮台山至銅鑼灣一段。 於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務,行走筲箕灣及寶馬山之間。

筲箕灣: 筲箕灣廣場 位置地圖

筲箕灣區的租盤戶型選擇多,不論是1房還是4房大單位均有選擇,設有港鐵筲箕灣站及電車等,出入十分方便,吸引不少外區客前來洽租。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 「私隱政策聲明」 筲箕灣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鄭小姐(左)希望能按部就班,爭取將「三國廟宇群」作整體評級。 作為年輕一輩,鄭小姐發現區內不少社團均面對老化及青黃不接問題,令廟宇文化開始沒落。

  • 當電車駛至筲箕灣,如果有另一架車由銅鑼灣駛來,筲箕灣那一面的電車便“被困筲箕灣”,要等另一架車到達才可駛出,所以便“不知何日到中環”。
  • 於1982年首季興建地鐵港島綫時尤為惡劣。
  • 結果他們在離開前都無法充飢,因此而戲謔這個海灣為餓人灣。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蝶灣,東旭苑,東濤苑,峻峰花園,筲箕灣中心。
  • 隨著筲箕灣不斷髮展,車流逐漸增多,引致路面非常擠塞。

由於舊時港島道路網絡並不發達,加上筲箕灣距離中環、灣仔等地甚遠,故交通非常不便。 區內一直都靠英皇道連接對外,同時位於柴灣的居民亦依靠柴灣道經筲箕灣前往港島心臟地段(即中環、灣仔和銅鑼灣)。 直到1904年,香港電車才將筲箕灣與當時港英政府行政中心維多利亞城連繫起來。

筲箕灣: 交通

結果他們在離開前都無法充飢,因此而戲謔這個海灣為餓人灣。 但比較有根據的説法是香港開埠初年,筲箕灣一帶對外交通十分落後,只靠班次極疏的舢板聯繫中環。 當時有一句俗語:“英雄被困筲箕灣,問君何日到中環”,就是形容筲箕灣交通落後的情況。 筲箕灣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東,是中國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 ;灣舊讀環,今讀彎,所以有時誤寫筲箕環;明音記稍箕灣)位於香港島嘅中心北岸嘅東便,係香港最早開發嘅地區之一。 1972年8月5日隨紅磡海底隧道通車而開辦,原由中巴及九巴聯營,屬於首批過海巴士路線,現由九巴及城巴聯營,是來往港島東區及九龍西部的重要路線,也是紅隧過海線王。

香港置業首席聯席董事朱永健指,香島目前有約14個單位放租,2房主導,1房及2房戶月租叫價分別由2.18萬及2.6萬起,而3房戶叫租由3.5萬起步,4房入場租金4萬起。 形薈新近有位於1A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457方呎,2房間隔,連露台及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坐向西南,外區客鍾情屋苑樓齡新且備有會所,加上交通便捷,遂斥2.28萬承租,實用呎租約50元。 香島2房議價2.5萬承租至於同為半新盤的香島,備有大戶供應,周邊多為山巒,環境清幽,屋苑於8月錄約3宗租務,平均實用呎租約37元,而9月則有約5宗,平均實用呎租約41元,而10月則暫未有租務。 1975年12月17日投入服務,現由九巴及新巴聯營,途經彌敦道、加士居道、紅磡海底隧道、英皇道、筲箕灣道。 1951年4月16日投入服務,由新巴營運,來往筲箕灣及石澳。 每逢假日,不少市民會前往石澳一帶郊遊,因此此線假日班次比平日頻密。

筲箕灣: 筲箕灣東大街

N122線是由新巴經營,理應設於南翼,但由於N122線是城巴102線的通宵班次,因此總站設於北翼。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有關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物料或促銷資訊。 您只須填妥姓名及電郵,便可取得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香港地方志中心」)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有限公司

直到1904年,電車才將筲箕灣與當時香港政府的行政中心維多利亞城連繫起來。 筲箕灣 因此昔日有一句俗語說,「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來形容當時的交通不便;但亦有傳此乃當時黑社會分子的「背語」,自嘲落泊此地,未能一朝飛黃騰達;在舊日此語不能公開隨便亂說,有會被警方拘捕之嫌。 而位於港鐵筲箕灣站上蓋的峻峰花園,近月租賃較為疏落,美聯物業營業經理鍾庭鋒表示,10月至今9月未有錄得租務,而8月錄約3宗,平均實用呎租約36元。 現時放租盤不足10個,議價空間約有3%至5%,其中2房單位入場租金約1.8萬,而3房戶月租最平約2.45萬。

筲箕灣: 個人架生

而另一個傳說則是於清朝初期,有一個叫朱蒂的漁民,結婚後不久丈夫就去世,並誕下一個遺腹子,取名作阿蝦。 筲箕灣 後來有一日天氣異常惡劣,阿蝦被海浪沖走,只留下筲箕於岸邊。 為紀念阿蝦的事跡,當地居民將這個海灣改名為筲箕灣。

然而由於稍箕灣這個地名,早於明朝萬曆年間編寫的地方志《粵大記》中出現,故第二個傳說的可信性有限。 筲箕灣 今日(18日)上午9時55分,一輛新巴沿筲箕灣愛勤道行駛,途至東旭苑東景閣對開,疑失控撞毀路邊3個鐵欄及一棵大樹。 57歲姓鄧巴士司機報稱腰痛,由救護車送往東區醫院治理。 一直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規模整頓開發筲箕灣,興建大量公共房屋(如1964年落成的明華大廈等),並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

筲箕灣: 物業編號: R1011 (代理提供)

而於1967年起,政府開始清拆山上的簡陋房屋,但進度一直緩慢。 直至1983年,筲箕灣山邊的聖十字徑發生大火,燒燬不少居民的家園,亦使政府決心整頓,開始全面清拆所有木屋及石屋,並在原址開山,興建耀東邨、興東邨等公共屋苑。 而海晏街以西的筲箕灣西部,一般被稱為西灣河區,但太安樓以北的新填海區,一般稱之為鯉景灣;東區走廊以北的筲箕灣北部,一般被稱為愛秩序灣;阿公巖道一帶的筲箕灣東部,一般被稱為阿公巖。 雖然家下有唔少傳筲箕灣舊稱餓人灣,之但係1865年香港政府統計,係將兩者分開。 況且大明時已有記有筲箕灣,呢個傳說係唔係咁對路。 筲箕灣 因為呢處啱避風舶船,有好多水上人住響艇度。

北角

當電車駛至筲箕灣,如果有另一架車由銅鑼灣駛來,筲箕灣那一面的電車便“被困筲箕灣”,要等另一架車到達才可駛出,所以便“不知何日到中環”。 筲箕灣本來是一個海灣,因為水域很圓,像一個大筲箕,因而為名。 不過,坊間亦有兩個傳説是與筲箕灣的地名起源有關。